楚虽三户指的是哪三户代表什么(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史记·项羽本纪》载有: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大概 就是这句话的由来,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楚虽三户指的是哪三户代表什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楚虽三户指的是哪三户代表什么(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虽三户指的是哪三户代表什么

《史记·项羽本纪》载有: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大概 就是这句话的由来。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对这句话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多的说法是三种:其一是三个氏族,就是当时楚国三大姓屈、景、昭。没错,名垂千古的屈原,就是当年楚国的三大显赫的姓氏之一;

其二是指地名,其三,《左氏》云:“以畀楚师于三户”,杜预注:“丹水县北三户亭”,这里的“三户”指的是地名。也有其他地方的说法,张守节《正义》:“三户,漳水津也”。说是项羽在三户津破章邯军,章邯投降,秦遂亡;

其三是指比喻三户人家,楚国南公的意思可能是,就算秦国灭了楚国,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也会一直反抗到底。

我们都知道,古文中的数字多是虚数,虚指,除非意义很明显,或者作者特意指出,否则,要想精确地判断它的意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我的理解,三户,其实是指楚国人民。且听我分析。

首先从疆域来说。齐、楚、秦、燕、赵、韩、魏等战国七雄来说,楚国的疆域最大。现在我们看到“楚”字,可能会想到是湖南湖北,古荆楚之地也。湖南岳麓书院的对联“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名闻天下。其中的“楚”,更是将一部分望文生义的人,将“楚”的理解局限于湖南一地。其实不然,战国时期的楚国,疆域是非常辽阔的。据史料记载,楚国的疆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如何,有点出乎意料吧,相对于一些其他诸侯国。有了宽广的地盘,就能生产更多粮食,养活更多的人,也就有人才。在那个年代,人口才是硬实力,有了人,才能保家卫国耕田种地。当时的秦国就是一个土地狂魔,不断地吞噬其他诸侯国的领土,最终天下一统。

其次,楚地辽阔,相对于处在黄河中下游的赵齐魏韩等诸侯国来说,楚地算是南蛮之地,教化落后。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读过书的人多有书卷气,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能用嘴巴解决的问题绝不动手。反之,没进过书房门、或者肚子里墨水少的人大多粗言粗语,言行少了很多约定的束缚,而且大多脾气火爆,敢作敢为,能用拳脚解决的问题,绝不瞎哔哔。我估计,战国七雄中,楚人性格最刚烈,是当时的平头哥,不服就干,战斗值爆表。带头大哥项羽就是其中的代表,垓下之围,宁愿自刎而死,也不愿过江东。

再次,知识少的人可能也比较恋旧,比较忠心,不愿接受新的统治,又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加上当时的楚怀王客死秦国,这对当时的楚国国民来说,也算是一种耻辱,故“楚人怜之至今”。

综上所述,“楚虽三户”中的三户,其实就是指楚地人民,只要有几个楚国贵族或者几个胆大的楚国平民敢于揭竿而起,登高振臂一呼,楚地百姓“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从而亡秦必楚。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