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里的紫荆关(跨越千年的时光掠影之)

小序:不知从何时起,河洛这个伟大的名词,便在我生命中烙下深深的印痕,从此寻觅文化的踪迹,又多了一份原始的美好与期许。于是,秉承这样的信念,紧随前人的步伐,从古都洛阳向着巍峨嵩岳,一步一步走下去,直抵生命最初的温暖与感动。


明长城里的紫荆关(跨越千年的时光掠影之)(1)

这是一条王子晋赴嵩山修仙的道路,这是一条曹子建越雄关游历感怀的道路,这也是一条女皇武则天登嵩岳封禅的道路,这更是一条我追随师者脚步触摸千载历史的道路。而今,就在2013年9月22日的早晨,河洛之旅-走进嵩岳正式踏上了征程。

沿着207国道徐徐前行,起初还算平坦的道路突然地势起伏起来,不大一会距地面落差就攀至数百米,问及旁人才知已处在轘辕山上了,我向外望去山下沟深谷幽颇有险峻之感,而后随车轻松地跨越山路险阻,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完了古时将近复回的十二曲道。


明长城里的紫荆关(跨越千年的时光掠影之)(2)

入关小道

追寻前人的足迹,走访亘古不变的往事,我缓步来到了轘辕关下。此时此刻,我并不知晓眼前的这所风景,在数千年悠悠岁月中,究竟意味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我更不知晓古道轘辕,自它建成的那刻,在漫长的历史旅程中,又尘封了多少记忆!于是,探寻的兴趣愈深,追忆的情怀就愈加强烈,带着这样心情我踏上了入关的小道。

沿着那条碎石铺就的小路徐徐前行,清新的山风拂过脸庞,一块块如磐巨石在山体上无惧的裸露,凌乱的草木之间偶有不知名的草药,伸展着的枝条上结满了红艳艳的果实。我弯下身去,轻触这千年的历史脉络,只消刹那,指间早已是厚重万钧愁绪万千,我默默在站在那里,踏在这条斑驳坑洼的古道上,感觉脚下有股厚重的岁月沧桑,是那种历经千年风雨湮灭依然向世人昭示远古铮铮铁骨的沧桑。就这样静静地前行着,不大一会便到了关口,我抬起头,只见正前方一处雄关巍然挺立,石灰岩垒砌而就的关隘与两边山石浑然一体,毫无人工凿刻的痕迹。而古关正中是一个弧形门洞,其上赫然书写着“古轘辕关”四个楷书大字,笔法古朴遒劲,给人直抵心灵的震撼。据洛阳地方史志记载,这块关额系乾隆十五年九月重修时,由乾隆皇帝亲笔手书的。或许就在那个时候,喜欢游山玩水的大清国乾隆皇帝,几乎游遍了河洛大地的名山秀水,也留下了数之不尽的闲文趣事,而彼时的轘辕关,想必也曾亲眼见证了一代帝王风雅赋颂的引吭高歌吧!


明长城里的紫荆关(跨越千年的时光掠影之)(3)

古轘辕关

收回遐想的思绪,我抬起了头,可以看到在关口的两旁,是坚硬锐利的峭壁,很明显是在山体之间强力凿开的,虽时隔几千年悠远时光,至今依然可现当年刀斧挥舞的痕迹。这时候,空中突然飘起了小雨,零星散落而又氤氲四起,而四周的雾气竟也跟着升腾起来,它们合在一起,重重包裹着高耸的山峦和远近的景物,周遭的一切也开始变得朦胧迷茫起来了。而十余米宽的进关古道顿时有凌风袭来,犹如千军万马挟着肃杀之气,夹杂着悲壮低沉的辕鸣虎啸,瞬间就让人对着雄关漫道心生敬畏起来。遥想二千多年前,死心已决的齐国贵族田横经过此关时的那种苍凉悲壮,是多么的让人扼腕又多么的让人叹息!如今,田横走过的身影,早随历史消散,只是那份信义,却镌刻在古关的每一块岩石里。

当凌冽的凉风四起,我怀着无限悲壮的心情走进了古轘辕关,看着门洞里那些层叠垒摞的厚重条石,我伸出手轻触它时光的脉搏,而这个传说中为远古大禹所凿,自周朝起载入史册,历经春秋战国战火纷飞,两汉魏晋、隋唐王朝造就它经世辉煌,为历代兵家必争和控守要地的古轘辕关,就像复活了一般,数千年悠悠岁月,挟着纷飞的战火气息一股脑涌来,只抵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人禁不住对这雄关感慨万千。于是,我穿过历史的云烟,看到了,曾几何时,当一路颠簸的司马迁从长安赶赴洛阳于父亲的病榻前临危受命接下撰写史记的遗嘱后,他穿轘辕关而过时,可曾留下一声惊世的叹息;当那位历经艰辛韬光养晦从宛城起事南征北战定洛阳灭赤眉建不朽功业的汉光武帝刘秀,他从轘辕关走过时,可曾留下一道刹那的凝望;当那个英武非凡冠盖天下破王世充攻下轘辕关激战洛口追杀单雄信占领东都洛阳的秦王李世民,他在轘辕关鏖战时,可曾留下一抹霸道的柔情;项羽、张良与轘辕关的故事自不必说、吕布、曹操与轘辕关的往事也不再言,光是女皇武则天从轘辕关走过时的历历场景已经佐证了彼时一切的繁荣和壮丽。只是,我不知道,在数千年漫长的岁月中,古轘辕关尘封的又岂是一段悲欢的记忆。


明长城里的紫荆关(跨越千年的时光掠影之)(4)

轘辕关内景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轘辕山,山路险阻,十二曲道,将近复回,故曰:轘辕。 "在历史上,由洛阳通往豫东、豫南及荆楚、江浙一带,都须走轘辕古道穿‘轘辕关’而过。或许,正因轘辕关的地理位置重要,是衔接万安山与嵩岳的重要关隘,且西有鄂岭、北眺古道、东看太室、南望少室,是洛、偃通往汝、颖、襄的捷径,所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内,它都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价值,直到近代新修的国道纵穿此山,才结束了古轘辕坂山高道险的历史。

回望洛阳,当曹魏宫廷争斗的残酷对向历史的罅隙,就注定会有那个惆怅失意的曹子健,在忧伤满怀的写完‘七步诗’后,就被无情的遣返陈留,是以在曹植只能按朝廷规定的路线曲折往复的赶赴封地的途中,就有了他满含心酸和苦楚的在千古名篇《洛神赋》中写下了"背伊阙,越轘辕"那样单调萧瑟的诗句!此刻,站在轘辕关前,我不禁感叹,曹植咏叹轘辕关的文赋还听的到吗!苏辙歌唱轘辕关的诗篇还剩下些什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