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的十大陷阱(马太效应和PE逻辑)

数据分析的十大陷阱(马太效应和PE逻辑)(1)

46号文的核心要义,是点燃了外部对于体育产业的热情。之后两年间,浩浩荡荡近千亿的资本快速涌入,成为了体育产业暴力商业化的最核心动力。

大约整整两年前,46号文件颁布不久,我认识了懒熊体育的两位创始人韩牧和黎双富。

那个时候,我还是一名纸媒的财经记者,因为看到政策利好出台,产业自身商业化的潜力以及原本对体育的喜爱,让我开始搜寻以财经内容在体育领域里创业的机会。

第一次和他们两位见面,是在中关村西北角的一个小店里。记得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我在报社里赶完稿,坐了快15站的地铁,匆忙赶去赴约。

见面出乎意料地顺利,我们畅聊了三多个小时,表达了各自对体育的热爱以及潜在的创业机遇。随后,我决定加入懒熊的团队,正式进入体育产业,成为一名行业中的媒体观察者。

  • 短期内,行业的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意思就是当体育行业的投资大潮热度下降时候,留在市场里的资本会更为谨慎,他们会选择已有的存量市场落子和布局,资金向相对优质和安全的标的集中。所以,我们看到过去三个月里,懂球帝、Keep、咕咚等已经跑出一定规模,进入B、C轮次的成熟性体育公司均完成融资;而他们最新轮次的投资方基本是苏宁、腾讯和分众这样的大平台。选择进入大平台的体系,也是这些体育公司意在逐步实现商业化的过程。

  • 资本向产业的核心资产移动和布局。因为此前高成长性和高回报的VC逻辑在体育投资领域里遇阻,剩余在产业的资本开始升级和重构,他们开始聚焦产业内的真正拥有核心商业价值的资产布局,这是在2016年年中之后,行业内发生的最新细微变化。所以,在年底前到明年初,或许体育行业还会迎来一波投资的小高潮,投资方会聚焦在一级市场里产业链上下游和国内外最核心的体育资产展开。被布局的标的可能会集中在场馆运营、赛事IP、营销经纪或是青少年培训等领域,核心是资产要拥有一定稀缺性的价值,同时商业模式相对清晰,估值合理。

  • 体育资产证券化道路仍需时日。从长远角度看,在产业资本完成行业的布局之后,大致又会进入到和资本市场进行整合的阶段。能够拥有盈利性和清晰商业收入规模的公司会在这一轮行业资本化的过程中慢慢脱颖而出,而一旦有优质标的出现,届时二级市场的窗口打开,体育资产证券化的通道就会明朗。只不过,这个过程会相对漫长,是两三年还是三五年,或许谁都没有答案。

  • 最后,分享两张图片。我想说的是,纵观整个纳斯达克过去60多年的走势,每一次市场的低点,都是伟大公司冒尖、上市和脱颖而出的时机。

    数据分析的十大陷阱(马太效应和PE逻辑)(2)

    数据分析的十大陷阱(马太效应和PE逻辑)(3)

    (图片来源36氪)

    比如,上世纪80年代末股票市场低点之后,市场孕育出了微软和亚马逊这样的巨头;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又出现了谷歌这样千亿市值的公司;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Facebook和推特开始崛起,2014年后类似阿里巴巴这样巨无霸的互联网公司成功上市等。

    这个意义上,体育行业希望也不会例外。

    向《创投观》投稿,请加编辑微信timsarah1229,或直接发送邮箱lanxiong2014@sina.com。

    数据分析的十大陷阱(马太效应和PE逻辑)(4)

    刘溪若,懒熊体育合伙人。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前新京报财经记者,目前专注体育创业投资和产业趋势的研究和报道。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lanxiongsports.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