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泡沫多就会是肾有问题吗(尿液泡沫多就是肾脏受损蛋白尿)

很多朋友喜欢观察自己的尿液,希望通过尿液来判断和排查某些疾病问题,这是很好的习惯,但网上的一些谣言,有时候却也会让人误解,比如说最常见的一个谣传就是:“如果尿尿时发现泡沫特别丰富,出现泡沫尿,就是出现蛋白尿了,肾脏功能已经受损了。”,对于这样的一种说法,经常出现在某些“网红医生”的“科普视频”中,之所以加了两个引号,正是因为,医生不一定是正儿八经的医生,而他们科普的内容,到底是为了博眼球,还是针对为了科普健康知识,也要画个问号。

尿泡沫多就会是肾有问题吗(尿液泡沫多就是肾脏受损蛋白尿)(1)

在这里首先要澄清的一点就是:“泡沫尿≠蛋白尿。”,虽然当肾脏功能受损时,高过滤过状态的肾脏会有蛋白渗漏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而当蛋白质进入尿液时,会改变尿液的表面张力,导致尿液出现泡沫尿的现象,但产生泡沫尿,并不能简单粗暴的与蛋白尿,肾功能受损划等号,还有很多原因,同样也会引起泡沫尿的问题。

泡沫尿产生的根本原因

尿液会出现泡沫,其原因与蛋白质进入尿液没有必然联系。我们尿液中97%为水,其余的成分都是一些身体的一些排泄废物,比如尿素、无机盐、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溶于水中,不会改变水的表面张力,因此,通常正常的尿液是不会产生丰富泡沫的。

尿泡沫多就会是肾有问题吗(尿液泡沫多就是肾脏受损蛋白尿)(2)

用过洗衣粉,餐洗净的朋友都知道,当我们在水中加入洗衣粉或餐洗净时,水中就会出现大量的泡沫,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我们洗衣粉、餐洗净等洗涤产品中加入的去污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所谓表面活性剂,就是能够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这种表面张力的变化,就会到最后水中出现泡沫。尿液出现丰富的泡沫,从根本原理说上,也是这样的一个原理,如果我们的尿液中,存在改变降低尿液表面张力的物质,比如一些氨基酸、有机盐、蛋白质等物质时,尿液的表面张力发生改变,就会出现泡沫尿的现象。因此,蛋白质进入尿液,确实会产生泡沫尿,但其他物质进入尿液或影响尿液,同样也会引起泡沫尿的现象。

尿泡沫多就会是肾有问题吗(尿液泡沫多就是肾脏受损蛋白尿)(3)

引起泡沫尿的其他原因汇总

对于尿液中出现泡沫是不是蛋白尿的问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比如本身就已经了解自身是有慢性肾脏损伤问题的朋友,或者本身就是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可能会出现肾脏健康功能损伤风险因素的朋友,如果出泡沫尿的问题,应该积极的就医去检查尿液以及其他肾脏功能指标,看是否有肾脏功能受损的情况出现,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地进行调理控制,而如果本身肾脏功能健康,没问题的情况下,出现泡沫尿,还有可能是以下7个方面的原因。

尿泡沫多就会是肾有问题吗(尿液泡沫多就是肾脏受损蛋白尿)(4)

1、肝脏疾病问题,有些朋友肝脏出现疾病问题,导致胆红素进入尿液,同样也会改变尿液的表面张力,出现泡沫尿的现象,通常胆红素进入尿液,会使尿液呈豆油状,振摇后会出现丰富的泡沫,而且不易消失。

2、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血糖值超过肾糖阈,就会有葡萄糖进入尿液,还会产生酮体,尿糖和尿酮体的升高,同样也会改变尿液的酸碱度和表面张力,导致出现泡沫尿的情况发生。

3、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以及其他的尿路感染发生时,同样也会改变尿液的成分,导致尿液的表面张力发生变化,导致出现泡沫尿的问题,而在出现泡沫尿的同时,一般还会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尿泡沫多就会是肾有问题吗(尿液泡沫多就是肾脏受损蛋白尿)(5)

4、性兴奋时,尿路中产生黏液物质增多,如果此时排尿,也会使得尿液的表面张力发生变化,产生丰富的泡沫。

5、饮水过少时,或大量出汗、腹泻时,会使体内失水,尿液浓缩,使得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增加,尿液的表面张力改变,同样也会产生泡沫。

6、憋尿时间长,排尿过急,速度快,由于较大的冲击力使得空气进入尿液,同样也会产生泡沫,但这种泡沫通常都会很快消散。

尿泡沫多就会是肾有问题吗(尿液泡沫多就是肾脏受损蛋白尿)(6)

7、便池中用洗涤剂、消毒剂处理后,排尿时冲击便池,消毒剂、洗涤剂成分进入尿液,同样也会形成丰富的泡沫。

通过上述原因介绍大家可以知道,之所以会出现泡沫尿的问题,除了肾脏功能受损出现蛋白尿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内在的原因,也包括外在的原因,包括一些生理性的原因,也包含了其他的病理性原因,因此,如果仅凭泡沫尿就判断自己出现了蛋白尿,认为一定是肾脏出现了问题的想法是完全不靠谱的。

多数情况下,通过症状很难准确判断相关的疾病问题,症状的出现,只能作为我们初步结合自身情况,初步判断风险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如果一出现某种症状,就一定要与某种疾病问题或健康问题建立关系,就认为一定是得了某种病,或出现了某种健康问题,这样的想法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失偏颇,不够科学的。

尿泡沫多就会是肾有问题吗(尿液泡沫多就是肾脏受损蛋白尿)(7)

在这里也奉劝大家,在网上看科普信息的时候,不管是何种内容输出形式,视频也好,图文也罢,大家一定要带着一个判断的态度,甚至是批判的态度去看,合理的,有科学道理的,就好好看看,为自己增长知识,那些只以博眼球,增加阅读量,吸粉为目的的内容,甚至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不择手段,不讲科学性的“伪科普”,看看就好,千万不要轻信。#谣零零计划# @头条辟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