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不吃马肉(古语说马肉臭驴肉香)

人生美味恋炊烟,驴肉开锅快向前。老酒飞壶刚下肚,佳肴入口若千年。——《驴肉(七绝)》

在岁月沉积的历史长河中,“吃”这个字似乎已经成为国人日常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了,不仅日常问候语离不开一句:“你吃饭了吗?”,连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餐桌上的话题不外乎便是“吃什么?”、“怎么吃?”。

古人为什么不吃马肉(古语说马肉臭驴肉香)(1)

图1

撇开吃的话题不谈,我国的一些成语都已经从“年年有余”变为了“年年有鱼”,从“平平安安”变成了“苹苹安安”等等,不外乎都带上了跟食物有关系的字眼,借吃来寓意吉利。

中国餐桌上的吃食,从陆地上的鸡鸭鹅肉,到天上海里的飞鸟大鱼,食谱在日渐地变化、完善、丰富起来,在网络中有这么一句玩笑话来形容中国古今的吃客们,就叫做“世间万物皆可食”。

可与之相对的,古语中却有另外一句话叫做“马肉臭,驴肉香,饿死不吃骡子肉”,那么为什么对于“世间万物皆可食”的吃客们而言, 为什么会针对马、驴和骡子下出这样的定论呢?

古人为什么不吃马肉(古语说马肉臭驴肉香)(2)

图2

臭马难食

在《科学》杂志的介绍中,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万年以前,而马的始祖仅有狐狸那般大小,经过不断的进化才成长为如今高壮、俊逸的样子,而人最早训马的记载则是在五千多年前,其目的是为了将马当作鸡鸭鹅那般的肉食来源,可史料上记载的训马故事,却与这最初的训马目的迥然不同。

在《史记》中,马是被帝王圈养起来的“奇物”,也就是珍稀之物,仅能够被帝王收藏、把玩以及欣赏。

换而言之,马在古时便是身份的象征,除了作帝王赏玩和充作御用坐骑之外,其他只有皇亲国戚以及那些权高位重的贵族、官员们才可以饲养和骑乘,寻常百姓家根本没有条件去接触到这样的“奇物”,更不要说去承担养马的费用了。

古人为什么不吃马肉(古语说马肉臭驴肉香)(3)

图3

综上所述,古人们并不是不愿意吃马肉,而是吃不起马肉,就算是那些王室贵族有吃马肉的机会,也会因为马太过珍贵而舍不得吃掉。

另外马肉如果不经过特殊的烹饪手法来处理,那么做出来的马肉不仅味道腥臭让人难以下咽,而且还肉质柴硬难以咀嚼,所以那些偶尔吃上一回马肉的古人们由于偏差的认知,便传出了“马肉臭”的说法。

驴肉鲜香

驴和马看似是近亲,但是它们在古时可有天差地别的待遇,若说马是圈养在皇室贵族里“娇宠”,那么驴就是平民百姓屋中的“奴工”,因为驴对生长的环境还有吃食要求都不高,不仅抗病耐劳,而且价格低廉,非常好养活,所以它在民间家家户户的的地位,用上“普遍”二字也不为过。

古人为什么不吃马肉(古语说马肉臭驴肉香)(4)

图4

驴不仅可以当作代步工具,而且还能够驼载重物,帮助商人、平民们运输一些货物和一些生活用品,甚至可以辅助农耕,然而就是这样优点极多的驴,却难逃被宰杀的厄运,因为相比起杀马的杀不起、舍不得,那杀驴可就是如杀鸡鸭鹅那般简单了。

且驴肉烹饪之后没有膻味,肥瘦分布均匀,每一口吃下去都是享受,故而人们才会觉得“驴肉香”,且非常享受食用驴肉。

骡不可食

骡是马与驴结合的产物,根据马与驴的雌雄区别,骡又分为驴骡与马骡,从外观看来,骡与马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它高大俊逸、抗病耐劳,且奔跑起来爆发力还极强,几乎是综合了马与驴的所有优点。

古人为什么不吃马肉(古语说马肉臭驴肉香)(5)

图5

按理来说这样的骡,也该中和马与驴的味道,不会太难吃才是,那么古人们为什么要说出“饿死不吃骡子肉”这种话呢?

原来这跟古人们的迷信逃不开关系,他们认为骡不能够繁衍后代,所以一旦使用骡子肉,那么人也有可能会无法生育,这跟现代的怀孕不能吃羊肉,吃了体毛会增多等等言论一样,都是没有任何科学能够印证说明的。

结语:

虽然现在科学已经证明了,骡子肉的味道与口感都不好,但它却富含大量的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等,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有效增补气血,抗病防癌等等,但是还是有很多老一辈的人依旧秉持着“饿死不吃骡子肉”的观念。

古人为什么不吃马肉(古语说马肉臭驴肉香)(6)

图6

不论怎么说,大家还是要相信科学,不要听信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如果一种食物吃了对人体有益的话,就算难以下咽,大家也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毕竟“良药苦口”这个词用在食物上可能不太恰当,但道理还是一个道理,不好吃的东西,它不一定对人体也不好,大家觉得小编说得对不对?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一下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