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卢纶的塞下曲其三(多读点唐诗卢纶的塞下曲)

我们读唐诗时,边塞诗是绝不可以错过的,它的领军人物应该是岑参、高适、王昌龄;读这类作品,当然和山水田园诗派的艺术风格大不相同啦…

我们读边塞诗,更能够体会到西北地区的气候之恶劣,生活条件的艰苦程度,这类作品给我们后世那些致力研究地质等自然科学的工作者们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唐诗卢纶的塞下曲其三(多读点唐诗卢纶的塞下曲)(1)

深夜,拿起那本《唐诗三百首》,翻到卢纶的《塞下曲》,要知道,卢纶这个人在边塞派诗人里,同王昌龄、高适、岑参那些大伽们比起来,名气似乎很小,但你读到这首《塞下曲》后,你会感受到官兵同仇敌忾的豪气,嘹亮的号角声足能够让你热血沸腾。

唐诗卢纶的塞下曲其三(多读点唐诗卢纶的塞下曲)(2)

特别你读《塞下曲》的第三首,你定会与诗人共同分享雪中胜利的生擒单于的喜悦之情。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胜利者是让人羡慕的,可你是否知道,他们为此做出的巨大的付出吗?看到了吗,我们那些勇敢的战士,在“月黑雁飞高”猜况下,甚至于冒着丢掉生命的危险,他们多么不容易啊!

正因为我们的战士忠勇神速,那个单于的如意算盘一步一步的落空,最后成了我们手里的阶下囚。

唐诗卢纶的塞下曲其三(多读点唐诗卢纶的塞下曲)(3)

我们在读该诗的第二首诗时,你可能记起太史公的《李将军列传》,其中有这段文字: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诗人借李广这个典故,来写作为主帅,不仅仅只靠他的忠勇才能够震慑三军,而且必须有超强的技能,这样才能够在疆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这组诗最值得称道的仍然是用字很洗练,堪称唐诗的名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