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之白城)

白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之白城)(1)

土地改革篇

土地制度改革,是民主革命中心内容,更是建设巩固根据地的主要任务。白城地区土地改革自1946年3月开始,至1948年6月结束。

一、清分土地

1946年3月20日,中共东北局发出《关于处理日伪土地的指示》,要求将“所有东北境内一切日伪地产开拓地,满拓地以及日本人和大汉奸所有地产,应无代价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贫民所有”。据此,白城各县组织干部到农村去,发动群众反奸清算,分配敌伪土地。清算斗争重点对象是日伪时期欺压群众、为非作歹、民愤极大的官吏、汉奸、警宪特务、恶霸地主。斗争方式先确定清算对象;后召开群众大会,彰其罪恶,没收土地财物分成贫苦农民;终其公审处理。洮南县平分大汉奸军阀张海鹏逆产;清算陈福、孙连发两个恶霸地主;召开5个屯、1400多人清算汉奸伊风鸣斗争大会,创造“拔大旗、轰开全面”的经验。镇东县和赉北县集中清算张明三、刘钦、王明运、肖惠丰等6名县内最大的恶霸,没收其全部财产和土地。赉北县莫莫格蒙民自治区公审处决蒙古贵族满印军。结合反奸清算,各地普遍开展平分敌伪土地。一般以村屯为单位,按劳动力和人口平均分配。不管原是地主、富农、中农、贫农的土地,只要是曾为敌伪所强占收买作为开拓地的,一律交出,公开分配。镇东县是日本占领东北实施“以战养战”政策的重点“开拓区”,日本侵略者低价强行购买大量土地,一部分称为日拓地,由日本“开拓团”经营耕种;一部分称满拓地,由伪满政府委托地主经营耕种。全县开拓地30000多垧,占耕地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该县以村为单位清查登记地数,统计人数,再按人口平均分配,好地优先照顾贫雇农。一个月内平分日伪开拓地51万亩。辽吉省委《胜利报》报导了镇东县分地经验。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反奸清算与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把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中共辽吉省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发动群众的指示》,要求各地、县“切实研究中央关于解决土地问题的指示,在党员干部中进行阶级教育,纠正一切右的思想,全力以赴地进行分地,通过分地把群众发动起来”。斗争的对象“只限定为地主阶级”。对地主中的大军阀、大官僚及勾结胡匪公开反对人民民主政权的(包括中小地主),要将其土地没收;对较安分的中小地主,原则上不采取没收的方针,应以减租减息、倒租、借粮、增资及加重负担的办法,逼其将“多余的土地交出来”;对富农则“不应过多侵犯”,应吸收其“参加减租减息斗争”;对中农“不能丝毫侵犯其利益”。1946年7月7日东北局《关于东北形势和任务》决议号召共产党员走出城市,换上农民衣服,下乡发动群众。1946年7月28日,辽吉省委在洮南召开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会议,听取西满分局书记李富春传达东北局扩大会议决议和关于土地改革的指示精神;辽吉省委书记陶铸在会上向辽吉广大党员干部发出走出城市、下乡发动群众的号召。会议做出从党政军机关抽调3000余干部下乡的决定。7月下旬,省委除留一名负责人及少数病弱的老同志外全部下乡;行署各处、军区各部均抽调大批干部,合计800人,组成4个工作团,由省委书记陶铸、省委组织部长曾固、省委秘书长张维祯、省委委员喻屏带队,分赴全区农村。各地、县抽调2200名干部组成工作队,由县委书记、县长带队,深入村屯发动群众。在清算、减租、分开拓地基础上,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各县罪大恶极的汉奸、恶霸、敌伪残余大部分被清算镇压。洮南、赉北、开通、瞻榆4县清算恶霸地主644户。开通、乾安、镇东、赉北、洮南、洮安6县分土地168万亩。并从地主手中夺回大量牲畜、房屋、粮食和其它财物分给农民。同时,初步改造村屯政权,农会和民兵武装得以建立。开通、瞻榆两县建立农会137个,发展会员5761人、民兵1297人;培养农会干部387人,提拔新区干部20人,发展基干队员457人。

二、煮“夹生饭”

由于在反奸清算和分地斗争中存在急于求成,一哄而起等原因,使土改运动不够深入,发展不平衡,存在三种情况:一是工作做得好的“熟透区”,二是运动半生不熟即“夹生饭”地区,三是运动未开展的空白区。一、三占少数,中间“半生不熟区”占多数。“夹生”地区标志:第一地主阶级威风没有打掉,政治优势未倒,仍用各种方法,程度不同地压迫剥削农民;第二在清算分地斗争中,基本群众没有真正发动起来,群众斗争酝酿不成熟,有些干部采取包办代替办法,致使出现假分地、假斗争、明分暗不分现象;第三积极分子少而弱,有的思想不坚定,作风不正派,农会的领导权操纵在暗藏的汉奸、恶霸、豪绅、地主及其代理人手中。对此,辽吉省委在1947年3月5日给各地、县委《关于目前改造(夹生)工作中存在着几个问题》的信中指出:辽吉的“夹生饭”问题是严重的,要教育干部充分贯彻群众路线,在一些农民不敢要地、“明分暗不分”的地方,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与地主斗,撕破脸,把地主威风打垮”,建立起贫雇农的优势。省委提出“保地、挖根、大生产”的口号,让农民真正挖掉“封建”根,真正获得土地。辽吉省四地委(洮南)书记喻屏在地委扩大会议报告中提出今后三个月工作方针、任务是:再讲大胆放手发动群众,做到挖封建根、挖匪根、挖特务根,地到手、粮到口、人到房、马到圈的“三挖四到”,真正实现土地改革,摧毁封建势力,消灭“夹生”。白城各地按照省、地委指示,组织工作队深入农村,到贫雇农家里调查访问,算细账,用亲身经历事实教育启发群众阶级觉悟,从中选择劳而又苦积极分子,带头斗争地主;同时洗刷坏干部、重建农会。1947年春耕生产开始,四地委发出《关于消灭“夹生”与开展农村大生产运动相结合的指示》,要求各地应“抓住群众的心理,细致研究群众的思想动态”,在春耕中消灭“夹生”,在消灭“夹生”中准备春耕。1947年4月,镇东、赉北在煮“夹生”饭工作中,结合备春耕生产,边组织生产,边发动群众酝酿斗争。在条件比较成熟地方,白天生产劳动,晚上开展斗争;在没有开展斗争村屯,向地主强借粮食、种籽、牲畜和农具,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春耕生产结束,全县展开土改斗争。一是培训斗争骨干,两县各办贫雇农训练班,培训500余名积极分子。通过学习、诉苦、算被剥削账、介绍斗争经验、参加斗争现场会等办法,提高骨干阶级觉悟和斗争热情。积极分子回去后,多数担当村政府和农会干部,积极串联鼓动群众起来斗争。二是瓦解敌对势力。把有些穷苦出身,却甘当地主走狗,为地主说话办事,阻挠土改斗争的地痞流氓,办班进行控制教育,使其不能为地主办事说话;对个别顽固分子、延长受训时间扣留,防止回村屯兴风作浪。有效措施实施,较好解决了土改“夹生饭”问题。地主封建统治势力开始被摧毁,贫雇农阶级优势得以初步确立,分得的土地、房屋、牲口、粮食贫苦农民开始拿到手里。据瞻榆、开通、大赉、乾安、安广、洮北、洮安7县统计,3万户、22.56万人得到或增加土地486万亩,粮食5.3万担,牲口1.9万头(只)。

三、“砍挖”分浮

清分土地和解决“夹生”问题,土改运动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但一些地方仍存在地主留好地、隐瞒黑地、黑马和金银财宝、布匹、衣物、粮食等浮产浮物,地主的经济优势、统治威风,在政治上潜在威胁翻身农民。群众称这样的地主是“大树不倒”。

1947年7月,白城各地结合夏锄生产,普遍开展挖地主财宝,分地主浮财浮物的“砍大树,分浮财”斗争。镇东、赉北等县分别召开几千人参加的“砍挖”斗争大会,公审7名恶霸地主;洮北县富贵区16个村发动939户群众参加“砍挖”斗争,斗争地主、恶霸72人,挖出粮食248石,被服2000余件,布1000余尺,大车39辆及大量金银首饰、器皿,缓解了处于青黄不接时期贫雇农的暂时困难。1947年8月1日,中共辽吉省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关于腹心地区群众工作问题的决议》,确定白城地区改革的方针是:“进一步大胆放手,彻底摧毁地主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统治,充分满足群众要求,务必在年底前实现土地改革,建立一个没有赤贫,没有封建势力的根据地。”提出的口号是:“斗地挖财宝,夺权查翻身!”省委要求抓住两个中心环节:一是对积极分子重新甄别与训练,采取的方法是“查阶级、挖臭根、固本立功”;二是要求领导必须“创造”重点,学会用点面结合,克服粗枝大叶、平均使用力量,宽而不深,广而不透的缺点。9月,全区深入开展“砍挖”斗争,第三次强攻地主阶级。洮安县永安区6个村10天内斗争恶霸地主12人,所得果实5000万元。安广县苗沼区25天斗争地主45人,挖出浮财马280匹,牛246头,羊425只,大车16辆,被服2830件,布997尺,羊毛1500斤,羊皮500张,约值8000万元。洮安县大兴区1500余名贫雇农举行一屯到数屯的联合斗争,集中斗争50余名地主。长岭县贫雇农以挂勾诉苦、查阶级的方法,联合起来抓地主、挖底产、分浮财、分土地,先后斗争116个地主、20个富农、48个狗腿子。经过砍大树、挖财宝、查阶级、查翻身、查化形、捉逃亡等猛烈的冲击,特别是9月到11月的第三次强攻,白城地区地主阶级优势被打倒,暗藏的土匪、逃亡地主、化形地主、地下国民党分子及日伪特务被挖出,地主阶级政治上被斗倒斗臭,经济上被斗光斗净,贫雇农在农村的优势已经确立,贫雇农干部掌握了区、村、屯农会大权。

四、平分土地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决定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实行彻底平分土地。11月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北满书记联席会议,明确规定北满地区平分土地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布《关于实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补充办法》和《东北局告农民书》,提出在平分土地运动中,首先充分满足贫雇农的经济政治要求;其次一切权力交给贫雇农。会后,辽吉省委向核心地区各县发出《重要通知》,“要将所有地主的土地、牲畜、房屋、粮食(包括场上未打的)、衣物及其它浮财(包括地下财宝),全部没收归农会管理”,富农土地亦没收,牲畜、农具、房屋、粮食、衣物等其它浮物由农会根据一般群众水准征收(或“匀”出)一部或大部,由农会保管,对中农原则不动。1947年底,陶铸在辽吉省委召开的地委与直属县委书记会上作《新形势新任务下的群众运动》报告中指出:“由抗日联蒋到内战打倒蒋,由减租减息团结地主到平分土地消灭地主(阶级),这是一个革命阶段的转变,要有‘新的革命精神’,彻底平分土地,把贫雇农路线真正贯彻到平分土地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以县为单位的全面大发动”。1948年1月,平分土地全面展开。2月中旬,辽吉省委在《关于发动平分土地运动几个问题的补充指示》指出:“任何算术的和平分地,都应坚决反对”,“要把政策与民主权力完全交给贫雇农阶级,完全放心大胆地依靠贫雇农大会七手八脚、七嘴八舌的民主讨论来解决平分土地的一切问题与纠纷”。一场由贫雇农左右的平分土地运动在白城地区达到高潮。

平分土地是将土地打烂平分,一般先由贫雇农、烈军属挑选好地,中农挑二等地、富农先于地主挑坏地、边远地、零散地。相同成分比穷比苦比勤;看剥削程度、斗争表现、人格、阶级立场。运动中,全区72.45万人分得土地1390万亩(不包括扶余县),平均每人分地19.2亩。使全区真正实现土地制度的根本变化。

五、纠偏反“左”

平分土地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但在运动后期也发生一些“左”的偏差,表现为打击面过宽,伤敌过重,不该斗的斗了,不该打的打了,不该杀的杀了,打击面达到人口的25%,个别地方达到30%,超出中央关于打击面不超过人口15%的要求。一是侵犯中农利益,仅开通、瞻榆两县,被斗中农2192户。贫雇农大会不让中农参加,致使中农恐慌。二是对地主、富农不分,一般全部打光,很多“完全失掉了生活资料”,“更无再生产条件”。开通县曾极端化提出:“大小地主一扫光,富农再挤点浆,贫雇农吃饱饭,中农喝汤”的口号。三是打人普遍,杀人过多,每斗必打、严刑拷打,随便打死人。1948年3月,辽吉省委指示,坚决纠正运动中“左”的错误,缩小打击面。3月下旬,全区开始纠偏反“左”,补偿中农。办法:一是把搞错的中农纠正过来,侵犯的利益补偿,斗争中冤死的予以抚恤。二是重新划正阶级,认真掌握划分阶级标准,对斗错、划错的重新划回来;对地主、富农打得太重的,给予生活出路,设法解决其一些生产困难。各地分别召开贫雇农全体成员大会或贫雇农代表会议,重点审查被斗对象,斗错的补偿。长岭县纠偏后划回中农1856户。开通、瞻榆两县划回中农1561户,补偿49户,打击面缩至户数的5.8%,人口的10.1%。纠偏划补,中农一般达到“能进行生产的水平,一部分赶上翻身后贫雇农的水平;地主富农的生产困难也基本得到解决”。到1948年6月,全区土地改革胜利完成。广大贫苦农民几千年来祈求渴望的平分土地的愿望得以实现。

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使全区的生产力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翻身后的广大农民政治思想觉悟明显提高,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劳动生产力极大提高。正如陈云所说,由于进行土地改革,贫苦农民翻了身,我们党才能在东北站住脚,扎了根,我们部队才能有那么充足的兵源,充足的粮草来和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较量并取得了胜利。

来源:关爱在白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