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后主李煜(唐后主李煜是个)

作者:姜广富


李唐后主李煜(唐后主李煜是个)(1)


后唐君主李煜,天才加庸才,成功与失败集一身,身为亡国之君,在治国方面是庸才大笨蛋,是个失败者;可是他在诗词创作上,堪称风流才子,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词篇,博得了“千古词帝”的雅号。

(一)风流才子亡国君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他的五个哥哥先后死去,他才被封为吴王,做了太子,成了皇位继承人,因为他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所以世称李后主,一个浅唱低吟的亡国之君。

作为居庙堂之高的一代国君,李煜当的非常不称职。同为国君,他没有秦始皇扫六合,继一统的雄心壮志;缺少汉武帝御匈奴,保边疆的叱咤风云,更没有他老祖宗唐太宗的贞观之谋略,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说一千,道一万,他就不是做皇帝的那块料,在位期间,整日里卿卿我我,儿女情长,作词谱曲,不理朝政。怪就怪他不该生在帝王家。李煜不想当皇帝,阴差阳错,反而成君王。

李煜继位前几年,南唐国势衰落,将江北土地割让给后周,换取暂时的安宁。

李煜25岁继位,正当青春年少,血气方刚之时,本应该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加强武备,收复失地,谁知李煜是个扶不起来的天子,没有一点政治头脑和治国手段,不思进取,对军事不感兴趣,即使文臣武将提出加强武备、保守疆土的建议,他也听不进去,整日不是拜佛念佛,就是和大臣冯延切磋词赋,再就是和大周后填词作曲,过着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


李唐后主李煜(唐后主李煜是个)(2)


(二)李煜词作誉天下

李煜虽然不是一个好君主,可他却是一个才华横溢,佳作连篇的词人,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词作,成了晚唐五代十国时期诗坛影响最大的一位词人。

总结一下李煜的词作,有一个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词,大多是描写宫廷之中豪华奢侈以及风花雪月之类的内容;第二阶段描写极度忧愁的心情;第三阶段是亡国之后,为臣俘、被软禁时写出的反映亡国之情的词,这也是李煜诗词成就最辉煌的阶段,但时间不长便服毒身亡。

假如李煜不出身于帝王之家,不做这个窝囊废的皇帝,而一心攻读词作,凭他的才华,会和李白、杜甫、白居易齐名诗坛,成为唐朝诗词界四大名家,或者超越他人,为后人留下数不尽的诗篇。


李唐后主李煜(唐后主李煜是个)(3)


多少年来,尽管李煜是亡国之君,但人们没有对他国破家亡的过失横加指责,而是看重他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他的词作语言明快,用情真挚,风格鲜明,他的诗词天赋,被人们津津乐道,称赞不已。

“四十年的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身为一国之君,亡国之后,却要给宋朝皇帝称臣叩拜,变成任人宰割的“臣虏”,他无法接受这残酷的事实,他的“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鬃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房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表达了李煜内心的痛苦。

他不像蜀后主刘禅,亡国后被囚禁在晋国洛阳,封为“安乐公”,面对晋国的歌舞升平,当司马昭问他思蜀吗?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愚昧昏庸至极。同为亡国之君,刘禅“乐不思蜀”,李煜却念念不忘自己的家国、山河、皇位,并多次写词用以发泄心中的苦闷。


李唐后主李煜(唐后主李煜是个)(4)


(三)爱情催生出佳作

然而,李煜又是幸运的,他虽然失去了江山,却赢得了美人,拥有纯真的爱情,和大周后情意深厚,琴瑟和鸣。

李煜曾为大周后创作多首诗词,这些诗词记述的都是香闺韵事,儿女柔情,表达了他对大周后的迷恋之情。大周后时常弹奏起夫君李煜新作的词调,二人在深宫内自娱自乐,相互倾慕。李煜的词,大周后的曲,两者都充满了旖旎绮丽的风流韵味。被后人称作才子佳人,琴瑟和鸣的天作之合。

李煜存世的诸多作品,无论是香艳、柔情或哀伤,都与他迷恋大周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像这样重儿女情长的风流皇帝,他的家国焉有不亡之理。

大周后的多情多艺,为李煜提供了无穷的创作动力和创作源泉。就像何庆魁和高秀敏,一个创作小品剧本,一个演小品,谁都离不了谁,没有他二人的配合默契,哪有春晚令人捧腹的小品佳作。

后来,大周后患病在身,且一天天沉重,她的妹妹小周后,时常进宫看望病中的姐姐,小周后的容貌,比姐姐还要美丽,美貌娇艳,倾国倾城,十六岁的芳龄,在李煜的眼里,是一枝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而小周后也爱慕李煜的才华,两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常常私自约会,后被大周后发现,看在眼里,气在心上,心情更加忧闷,病情一天天恶化,不久将撒手人寰。


李唐后主李煜(唐后主李煜是个)(5)


大周后死后,李煜把她的妹妹晋为小周后,从此,小周后对李煜傾心相爱,生死相随。为臣俘后,为了保护李煜,小周后随时遭受宋太宗的宠幸,忍受着内心的痛苦,遭受着肉体的蹂躏,和不爱的人睡在一起,还不能和任何人哭诉,只是在心灵深处爱着李煜,用自己的肉体保护着李煜。李煜虽然失去了江山,却赢得了美人的真爱,应了那句老话,“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说李煜,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少帅张学良为兵谏蒋介石抗日,被羁押软禁几十年,赵四小姐生死相随,不离不弃,长相厮守,其传奇一生,可谓多姿多彩,没名没份地陪伴着一个失意男人,共同度过几十年寂寞幽徒生涯,又有谁人能做到,世间只有赵一荻。

作为叱咤风云的少帅,囚禁犹如猛虎困铁笼,他的痛苦又有几人知。他如果和李煜一样有诗词天赋,几十年的光阴,该有多少爱情的佳作问世。


李唐后主李煜(唐后主李煜是个)(6)


(四)大敌当前难忘词

在北宋灭掉南汉后,李煜异常恐惧,不知哪天北宋会灭掉后唐。他上表给宋太祖,改南唐主为江南国主,甘当北宋的儿皇帝,苟延残喘,让北宋怜悯南唐,不灭其国。

作为一国之君,在强敌面前,不思进取,积极备战迎敌,而是借酒浇愁,听任国家灭亡。后来北宋发兵进攻时,南唐能够抵抗一年多,充分说明了南唐还是有一定实力的。如果李煜朝野上下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南唐不至于只抵抗一年就落了个国亡君被俘的下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勾,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酒可以把人的大脑浇迷糊,没有了愁肠,然而,北宋如狼似虎的军队是几壺酒不可能浇走的,噩运该来的还是来了。


李唐后主李煜(唐后主李煜是个)(7)


974年的秋天,宋太祖派使者来请李煜去开封,李煜非常明白,去了就回不来了,他推脱有病在身,没有去开封,暂时逃过一劫。

到了这年的冬天,北宋军队渡过了长江,将金陵包围了,当前线将士拼死抵抗的时候,李煜不能够御驾亲征,鼓舞士气,而且躲在深宫中填了一首《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据说这首词还没有填完,宋军就攻破了金陵,最后的三句还是后来补上的。当年腊月,李煜做了北宋的俘虏,被押送到北宋首都开封,因为李煜曾经对宋称臣,所以赵匡胤没有杀他,封了他一个违命侯,一个名副其实、享受高级待遇的亡国奴。


李唐后主李煜(唐后主李煜是个)(8)


(五)真情实感融于词

李煜当上了囚徒,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座上宾变为阶下囚,身份不同了,也不能随心所欲了,再加上亡国之痛,所有的心灵感受,都融进了李煜的词中,由此诞生了词史上最为感人,成就最高的作品。

假如李煜不是亡国之君,没有那种仰人鼻息,亡国受辱的感受,那种悲切凄惨的氛围,那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即使富有才气,或许写不出让人为之动容的词作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虞美人》,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也是一曲千古绝唱,他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的尖锐矛盾,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李唐后主李煜(唐后主李煜是个)(9)


可就是这首千古传唱的《虞美人》,也将他送上了西天之路。李煜在七夕的晚上,因为心情郁闷,就让歌妓奏乐,声音很大,外面都能听到,宋太宗知道后非常恼怒,又听说词中有“小楼昨夜又东风”和“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生气,当晚就派人给李煜送去了毒酒,令其喝下。在七夕明月如水的夜晚,他满含悲愤饮下了结束生命的毒酒,他生于七夕,死于七夕,是天意,是巧合,还是命里注定,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李煜的词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这样,很容易让人取得心灵上的共鸣,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己类似的情感。

是也罢,非也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只是李煜留下的不朽佳作,被人们代代传颂着,为我国的诗坛增添了耀眼的光芒。


李唐后主李煜(唐后主李煜是个)(10)


【作者简介】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是活跃在文学创作圈内的老兵。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红楼梦》里宝琴与宝玉般配不呢?

克林顿来华时盛赞徐继畬,他到底是个什么人?

逼走乐毅的燕惠王竟然被臣下和儿子联合谋杀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