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向级战列舰(全面解析日向级驱逐舰)

日向级战列舰(全面解析日向级驱逐舰)(1)

“日向”级

基本参数:

“日向”级拥有完全不同于第一代直升机驱逐舰的舰型和设计,吨位和尺度有了极大增加,舰长197米,宽33米,吃水7米,标准排水量13950吨,满载排水量19000吨,最高航速不低于30节,续航力为6000海里/20节或9000海里/15节,舰员347人。“日向”级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其类似航母的直通飞行甲板,全长195米,最宽处33米,最窄处24米(舰岛处)。一体化的舰岛设在右侧,整个舰岛十分紧凑,长70米,宽9米,航空/航海舰桥、航空控制室、各种雷达、通信、导航以及海上补给装置全都布置在舰岛上。

日向级战列舰(全面解析日向级驱逐舰)(2)

SH-60

直通式甲板上设有4个直升机起降点(比最初设计时的C方案增加了一个),可以满足4架10吨级反潜直升机(如SH-60K)同时起降的要求。飞行甲板下方设有一长95米(包括舰尾一个长20米的专用维修车间)、宽19米、高7米的机库,最多可以容纳下11架主旋翼折叠的SH-60K反潜直升机,比一支“八八舰队”全部8艘舰的直升机载机量还要多,可见“日向”级在直升机搭载和运作能力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日向”级的动力装置采用的是4台美国授权在日生产的LM-2500改进型燃气轮机,相对于此前日本海自水面舰艇大量采用的型号,LM-2500拥有了更可靠的动力输出,采用了更先进的综合发动机控制技术,最大输出功率超过10万马力,最高航速超过30节,20节航速时续航距离为6000海里,15节巡航速度时续航距离可以增加到9000海里。

火力配置:

为提高动力装置的整体生存能力,两个机组纵列交错布置在2个独立的机舱内,机舱铺设有装甲防护层,增强了抗毁伤能力,整套动力装置采用了隔音降噪技术,高速航行时的噪声与一艘万吨级驱逐舰相当。“日向”级的舰载武器以基本的自卫防空和反潜为主,舰首、舰尾各安装了一座MK15 Block1B型“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

日向级战列舰(全面解析日向级驱逐舰)(3)

MK15 型“密集阵”

为了适应新时期作战对象的变化及需要,MK15 Block1B型“密集阵”增加了红外搜索跟踪装置,改进了雷达系统的跟踪性能,优化了炮管,射速由4000发/分增加到了4500发/分,提高了火力密集度和拦截反舰导弹的成功率。为了应对新时期反恐作战的需要,其功能上还增加了对海拦截能力,可对近距离小型水面目标进行打击。“日向”级在舰尾平台上安装了一具16单元的MK41垂直发射装置(还设有一套再装填设备,可以在海上进行弹药补充),其中12个单元用于垂直发射型“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另4个单元用于“改进型海麻雀”(ESSM)舰空导弹。垂直发射型“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换装了发动机和性能先进的MK46 Mod5型反潜鱼雷战斗部,可对距离20千米以内、潜深20-1000米的潜艇进行打击。“改进型海麻雀”用于取代老式的“海麻雀”,外形和结构上都进行了重新设计,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射程增加到了5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超过4马赫,可以拦截超过10g的高机动目标,特别是对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拦截能力大为提高。

火力拓展:

同时,导弹的弹体重量更轻,尺寸更小,可以在一个发射单元内装备4枚,极大地提高了MK41垂直发射装置的通用性和携弹能力。虽然“日向”级只装备了2座八单元MK41垂直发射装置,但除去12个单元的反潜导弹外,舰上仍然可以装填16枚舰空导弹。实际上,“阿斯洛克”和“改进型海麻雀”的数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着任务功能以及作战威胁程度的不同进行灵活选择,但后者的数量原则上最多不超过32枚。此外,舰体后部两侧内还布置了2具三联装HOS-303型鱼雷发射装置,用于发射97式轻型反潜鱼雷,是舰上的近程反潜武器。为了进行反恐以及对付近距自杀小艇的威胁,舰上还布置了4挺12.7毫米机枪,可以进行全方位近距离拦截。从舰上武器系统的配置种类和数量上看,“日向”级虽然采用了全新设计,但主要任务仍然是以反潜为主,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日本海自发展“日向”级的初衷确实是为了取代功能欠缺、性能不足的“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只是将直升机驱逐舰升级到了功能更强的、以反潜为主的护航航母(CVE) 罢了。

日向级战列舰(全面解析日向级驱逐舰)(4)

MK41垂直发射装置

雷达配置:

除了在舰体设计上的改变外,“日向”级另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舰上的雷达和电子设备。首先,舰上的雷达系统使用了日本最新研制的FCS-3型有源相控阵雷达,4组天线(由一大一小2个阵面组成)分别布置在舰岛4面,可以360度全方位探测、跟踪目标。其中面积较大的天线用于对空探测和目标跟踪,作用距离超过200千米,可以同时跟踪300个海空目标,特别是对于超音速反舰导弹具有较高的探测、跟踪和识别能力。面积较小的天线则用于“改进型海麻雀”舰空导弹的照射和引导,不仅省去了布置独立火控雷达所带来的结构复杂问题,还极大地增强了多日标拦截能力“日向”级在舰首装备了一部全新的0QQ-21综合声呐系统,整个声呐罩长达40米,内部安装了低频主/被动柱型声呐和侧向平台阵列,对潜艇的探测能力较此前驱逐舰大量装备的OQS-102型舰首声呐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无论在浅水还是深海环境,对不同深度、不同距离的潜艇都具有极强的探测、跟踪、识别能力,理想条件下对潜艇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超过100千米。也正由于这个原因,“日向”级上没有装备用于远距离警戒并对平台航速有较高要求的拖曳式线列阵声呐。

日向级战列舰(全面解析日向级驱逐舰)(5)

FCS-3型有源相控阵雷达

生存能力:

此外,“日向”级上还装备了一套NOLQ-3型全频段综合电子战设备和4组MK-36干扰弹发射装置,另有2套反鱼雷诱饵对抗设备。“日向”级上最核心的系统就是全新的多功能作战指挥系统。第一代直升机驱逐舰由于受到空间和技术的限制,只具备极为有限的联合作战及指挥能力。而“日向”级上的先进技术战斗系统(ATECS) 则具备了C4ISR功能,不仅可以整合全舰的雷达、武器、电子战、数据处理、储存、显示、传输、卫星通信等功能,而且还具备强大的编队海空作战指挥能力,可作为编队防空、反潜、反舰、两栖作战的指挥舰使用。舰上的航空指挥和管制能力大为提高,通过强化的直升机数据链和卫星通信系统,“日向”级可以指挥包括本舰及整个“八八舰队”的所有反潜直升机进行作战,同时还可指挥岸基P-3C、P-1等固定翼反潜巡逻机进行联合反潜作战,这是以前直升机驱逐舰不具备的,对日本海自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网络化”“数字化”作战环境的需要。此外,由于整个舰体平台性能大幅度提升,“日向”级的用途和功能已不仅仅局限在单一的反潜方面,舰上首次设置了“司令部作战室”,通过卫星通信系统、11号和16号数据链以及强大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可以在战时将各种作战信息与海自各水面作战舰艇、岸上的海上幕僚监部以及美国海军进行作战信息的实时交换,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及联合作战的要求。

日向级战列舰(全面解析日向级驱逐舰)(6)

P-3C

另外,由于大量先进技术的采用以及电子设备自动化程度的大幅提高,“日向”级虽然尺寸、吨位以及功能都比此前的直升机驱逐舰多出很多,但舰员却只需347人,比第一代直升机驱逐舰少了近20多人。在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和较大的内部机库后,“日向”的直升机携带能力了质的提升。机库最多可以容纳11架直升机,如果算上飞行上4个起降点停放的4架,总携带数量可达15架。根据日本海自“八八舰队”航空反潜的作战模式,最低标准是要保证在一个方向同时投入3架SH-60K反潜直升机执行任务,另外5架处于待命状态,随时进行支援和轮换。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原先“八八舰队”的8架直升机不可能随时处于可出动状态,在进行舰机协同反潜时能出动的数量不会多于6架,只能保证在一个威胁方向进行反潜警戒,这与“八八舰队”最初组建时希望获得的航空反潜能力(同时保证6架反潜直升机执行作战任务)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而在“日向”级进入“八八舰队”后,其11架的载机数量,加上其他舰艇上不少于5架的直升机数量可以使“八八舰队”拥有16架反潜直升机,最多可达20架。即使考虑到出勤率问题,也能保证在整个编队的3个方向各维持一支标准的航空机动反潜力量,这将使日本海自“八八舰队”的综合反潜能力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日向级战列舰(全面解析日向级驱逐舰)(7)

MH-53E重型扫雷直升机

由于飞行甲板强度的增加,“日向”级除携带反潜直升机外,还可携带MH-53E、MCH-101两种起飞重量更大的扫雷/运输直升机,其中前者日本海自装备有4架,后者则装备了10架,舰上的机库和升降机也完全可以满足这两种直升机入库、维修的要求。当然,日本陆自装备的CH-47J运输直升机在“日向”级上使用也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只是无法进入机库,但充当一个远海机动平台还是合适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2013年6月美日进行的联合夺岛演习中,一架MV-22B倾转旋翼机首次在“日向”级首舰“日向”号上进行了起降训练,并通过升降机进行了一系列展开、收放等操作,证明“日向”级的航空设施也具备使用这种新型固定翼舰载机的能力,这也为争论已久的日本引进MV-22B后使用哪种平台的问题划上了一个句号。整体上看,日本海自发展“日向”级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完善现有“八八舰队”在航空机动反潜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欠缺,同时拥有较强的直升机运作能力,在执行诸如大规模抢险救灾、海上救援等非军事任务时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具有很强的使用灵活性和通用性。至此,通过半个世纪的不断“尝试”和“试探”,日本海自终于突破了种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在其航母发展计划中迈出了关键一步。“日向”级从设计、性能、武器、电子设备的配置等方面看应该属于一级反潜护航航母,虽然美、英、法等西方海军强国已经不再发展这种航母,但这对于日本海自来说却是一个最适合的突破口。更重要的是,“日向”级的出现除了中国等几个亚洲国家反对声音较为强烈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集体失声,这实际上就是对日本海自发展航母的一种默许,也使日本海自的航母野心进一步膨胀。

日向级战列舰(全面解析日向级驱逐舰)(8)

MCH-101重型运输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