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十二篇(论语新得里仁为美)

论语里仁第十二篇(论语新得里仁为美)(1)

从前人们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吃上,很多人习惯说“病从口入”,如今经济发达了,心理问题却凸显出来,很多人喜欢说“病由心生”。难怪于丹要把《论语》熬制成心灵鸡汤,于丹是研究新闻传播学的,自然深谙传媒的优势和受众的心理。而实际上,《论语》当中确实有一些十分有利于心理调适和心理健康的句子。

例如“里仁为美”。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居处在仁爱的邻居乡里中才是美。居处不选择仁,怎谈得上聪明智慧呢?这话说得太有道理了。我们中国人买房子选住址喜欢讲“风水”,而孔子认为最好的“风水”莫过于“仁”了。试想一下,一个没有“里仁”不能“处仁”的环境,即使再怎么豪华阔绰艳美,能算得上好“风水”吗?住在那样的环境里能有好心情吗?孔子不愧为智慧先师,他选择居住环境,首要的一条就是“仁”,要“里仁”、“处仁”,而不是像如今社会上的某些人,迷信某些所谓的“风水大师”,看重某些莫名其妙、稀奇古怪的东西。在孔子看来,只有选择与好人为邻,才能身处好环境,才能有好心情,才能促进身心健康,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聪明智慧的人。

实际上,孔子本人一生都很注重“里仁为美”,他一直在尽心尽力地选择与“仁”为邻。和名师交流,向先贤学习;创办私学诲人不倦;出仕官场出谋划策;甚至为了与好人为邻而不惜放弃高官厚禄,背井离乡周游列国十几载,而后又回归故里。由于孔子深谙“里仁为美”的道理,每当身处恶劣环境时,他都能够及时超脱和摆脱,从而保证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保证了自己能以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修齐治平”的理想和事业中。这里的“邻”已然推而广之,不仅仅是居住上的邻居,也可泛指其它方面需要在一起相处的人。历史上最著名的“里仁为美”的例子,莫过于“孟母三迁”和“孔母迁曲阜”了,试想一下,假如没有两位深明大义的母亲的搬迁,能不能成就如此这般的历史文化巨人孔子和孟子呢?

“里仁”、“处仁”,是为了我们的心理平衡和身心健康。医学专家洪昭光在书中指出:“只要你掌握了心理平衡就是掌握了自己健康的金钥匙。我们平常讲动脉硬化,要化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把血管堵死,但是只要生气着急,就有可能在一分钟之内就堵住,当场死亡。情绪的作用就有这么厉害!文化大革命中,一位女书记被斗了一百多次,剃光头坐“喷气式飞机”,每天回家照常吃饭睡觉,一切如常;而另一位护士长听说第二天要被揪出来批斗,恐惧异常,精神崩溃,当天晚上就跳楼自杀了。这就是心理状态不同而导致的截然不同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疾病其实不是单纯的身体疾病,而是复杂的心身疾病,是因心理上的问题带来自身免疫力下降,再由免疫力的破坏引起身体方面的疾病。医学科学证明,负面情绪、心理失衡可以导致内分泌失调,促使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导致疾病发生。反之,良好的心态、健康的精神对人的免疫力则有促进和增强作用,例如乐观开朗、轻松快乐、平静安宁、知足感恩等。科学家与医学专家经过实验已经证实,有正义感、有爱心、为人坦荡、行为正直、乐于助人的人,他们的美好行为可以激发出美好的情感,使大脑分泌出具有镇静作用的物质,可以强化身心的免疫功能,促进健康长寿,而且这种良性情绪及其效果还可以传递和影响周围的人。

所以,为了我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选择好邻居比邻而居吧。与此同时,按照《论语》所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我们不仅要选择好邻居,我们也要做别人的好邻居,我们还要祈祷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成为别人的好邻居。

《论语》说“仁者爱人”,《圣经》说“爱是最大的诫命”,要“爱人如己”,要“爱你的邻舍”,让我们记住这些经典名著的经典教诲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