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宽容自己的正能量句子(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

宽容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古人将宽容融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做人,做事,为官等。宽容也是一种处世哲学,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有时候,宽容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领导者也必须懂得处罚的艺术,切忌“以过弃功”,为什么这么说呢?

学会宽容自己的正能量句子(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1)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一个比鬼谷子还要神奇的人物)所作,全文1360字,包含了作者修身正己,为人处世,领导谋略,治国安邦的四大思想体系。被民间视为奇书,天书,也有人说素书是天下谋略第一奇书,谋略秘籍。素书的第一授予者是张良,张良在得到素书后,运用其中的智慧辅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于是后人称读《素书》“可为帝王者师”,那么究竟有多神奇呢?

都说小谋谋事,中谋谋局,大谋谋人。这本书讲的正是经营人心,以人为本,素书通篇精简,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哲学指导性非常接地气,与其说是天书,不如说是生活中的一些大道理,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也常需要自省的修为。素书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地方就是,它指出了世人应该避免的一些行事雷区,以及应对策略。今天,我们就开始逐一来学习素书的精髓,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深谋远虑。能学到一二,将终身受益!

学会宽容自己的正能量句子(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2)

经典语录十五: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属下微小的过失就忽略其功劳的,必将大失人心,最后损害自身利益;上下离心,内外异志,必定沦亡;任用属下却不加以信任,必将导致上下关系疏远;对己宽容,对别人求全责备的人,什么事也办不好;对己宽厚,对别人刻薄的人,必将被人唾弃。

学会宽容自己的正能量句子(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3)

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明朝人心惶惶。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当机立断,建议太后立郕王祁玉为皇帝,是为明景帝。后于谦辅佐景帝出去了宦奸王振,奋励士气,屡次打败瓦剌军队,赎回了明英宗。然后,景泰七年,明英宗为复位而以谋逆为由杀死于谦。于谦赴死之日,人人为之惋惜。

这便是“以过弃功”。于谦是难得的忠臣贤良,尤其是在土木堡之变后,在维持国家安定上更是居功至伟。他拥立郕王为帝实在是非常时期非常之举,虽有过,但英宗以这一过错为理由处死于谦,却失去民心。历史上记载于谦之死“天下冤之”。

学会宽容自己的正能量句子(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4)

在管理中,上下级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下级触犯上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遇到这种情况,管理者应以豁达的态度泰然处之,不能耿耿于怀。面对原先有过错的人,“念旧而弃新功”也是领导者的大忌。人才难得,因某个人以往的不是而否定了他的才华,是愚蠢的小人气量。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责人以宽,责己以严。具体来说,就是如果我们想要别人服从我们的管理,首先要把自己的标准提得比别人高一些,才会形成影响力,而在具体实行时,适当灵活运用这些原则,对待别人宽厚一些,反而会让别人打心底里服气并主动向更高的标准靠拢。

学会宽容自己的正能量句子(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5)

汉文帝时,袁盎曾经做过吴王刘濞的丞相,他的从使与他的侍妾私通,那个从使怕袁盎降罪于他,就畏罪逃跑了。袁盎知道后亲自带人将他追回,将侍妾赐给他,对他仍像过去一样倚重。

汉景帝时,袁盎入朝担任太常,奉命出使吴国,吴王当时正在谋划反叛朝廷,想将袁盎杀掉,他派五百人包围了袁盎的住所,袁盎对此事毫无察觉,恰好那个使从在围守袁盎的军队中担任校尉司马,他就买来两百石好酒请这五百个兵卒开怀畅饮。围兵们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瘫倒在地。当晚,从使悄悄溜进了袁盎的卧室,将他唤醒,对他说:“你赶快逃走吧,天一亮吴王就会将你斩首。”袁盎问:“你为什么要救我呢?”从使对他说:“我就是以前那个偷了你侍妾的从使呀!”袁盎大惊,赶快逃离了吴国,脱了险。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若袁盎不能顾以德报怨、宽以待下,恐怕早在吴王叛乱时就命丧黄泉了。

学会宽容自己的正能量句子(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6)

以身作则时,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一切按照原则办事。但是,待人则相反,应该宽厚为本,与人之间相互往来,不可避免地出现或大或小的错误,这个时候不要动不动就横加指责,大声呵斥,而应该心平气和地予以宽容。很多时候,别人对我们产生仇恨心理并不是因为我们得罪了他们,而是我们对他人的小过缺乏宽容之心。

《素书》可以解决人在社会中行走所遇到的几乎所有尺度问题。它能教你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