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孤篇盖全唐)
《春江花月夜》欣赏 在人才倍出的唐代诗坛,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朵清丽动人的奇葩,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先生称赞:“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春江花月夜》欣赏
在人才倍出的唐代诗坛,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朵清丽动人的奇葩,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先生称赞:“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虽然也用的是乐府旧题,写的也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旷夫怨女离别相思之类题材,然而却能跳出前人窠臼,摆脱宫体诗的束缚,予旧题以新意,化腐朽为神奇,以高超的表现手法,独特的风格,写成为一首长达三十六句、共计二百五十二字的抒情长篇,大大超出了多如牛毛的同类诗作,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创新精神和超人的艺术才华。
这首诗落笔扣题,开头就写得精采诱人,别出心裁: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一江春水,由于春潮猛涨而显得水势浩大,江面宽阔,几乎与海面相平;海上一轮明月,似同海潮一起涌升。月光伴随着万里江波动荡闪烁,没有哪一处不荡漾着春水,没有哪一处不映照着明月的光华!开头仅仅用了四句,就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春江水涨,冮海难分,明月东升,光照万里的幽美壮阔画面,把读者带近了诗的意境。
紧接着诗人的彩笔又在画面上略加点染,把春江月夜的自然景色描画得更加瑰丽动人: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芳甸”是长满花草的原野。“霰”就是雪珠,这里形容月色映照中的花朵;“流霜”在这里不是实写,而是“月色如霜”之意,稍后的大诗人李白也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写法。这四句紧承上文,先用“江流宛转”引出“芳甸”、“花林”再由“霰”字生出“霜”字,“流霜”带出“白沙”。随着一江春水的宛转流淌,诗中的画面急速转换,读者的视野也不断扩大,眼前顿时出现了:花草飘香的原野,月色普照的花林,雪珠一般的繁花以及天空中铺天盖地晈洁如霜的月色,江滩上似霜非霜难以辩识的“白沙”。种种月夜美景,一齐扑入眼帘,令人应接不暇!行文至此,题中“春”“江”“花”“月”四字,已经一一托出,而“夜”字也已包含其中了。
开头这段精彩的景物描写,组成了整个乐章的动人序曲,同时又为下文的即景抒情,勾出了一个诗意盎然的特定背景图。从下开始,诗歌出现了第一次大转折,全诗也由写景转入抒情:
江天一色无纤尘,
晈晈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前二句可看作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总写月色的皎洁,玉宇的眀净。用一“孤”字,显出天宇之广阔;继出“空中”二字,点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月已到月升中天、明月当空之时。
后六句写作者的“奇想”、“奇问”。面对这辽阔江天一色的一轮孤月,诗人不禁浮想联翩,神思飞越。他首先想到:自从开天辟地,就有此江此月,然而究竟是谁第一个见到这皎皎明月?这皎洁的月光又在何年何月第一次辉照人世?今天的这轮孤月又是为照何人?其中的种种奥秘,又有谁能弄清?于是仿照屈原《天问》笔法,对天连发“奇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通过这样“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唔谈”表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深思遐想!
紧接上面的“奇想”、“奇问”,诗人又进一步由“江月”联想到人生,并将江月和人生作出鲜明对比:人有生死,只有代代相传,才无穷无尽;江上明月,却是年年相似,长照万古。而眼前江水的滚滚东流,又使诗人想起青春年华的一去不返,良辰美景的极易消逝,因而流露出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伤情绪,曲折地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时光蹉跎的复杂心理。
以上十六句为第一段:描写春江月夜的自然景色和诗人望月而生的联想、感慨。紧接着进入第二部分: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开始,诗人调转手中的画笔,驰骋丰富的想象,集中抒写游子思妇的客愁闺思,着力表现闺中思妇望月怀人的款款深情。诗中的“青枫浦”,并非实指,而是泛喻遥远荒僻的水边,亦即游子漂泊之地。“扁舟子”泛指孤舟飘零的游子。“明月楼”代指闺楼之中的思妇。这几句的巧妙之处在于:作者由眼前飘然而过的一片白云起兴,用白云的“去悠悠”,暗寓游子的离家远游,从而巧妙地引出了月下的人物;并用“谁家”、“何处”的设问句式,“不胜愁”和“相思”等字,总写游子思妇的两地愁思,然后开始分写: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三国曹植的《七哀》诗中有:“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这里是化用曹植诗意,改从游子着笔,通过游子的设想,写出离人即思妇月下愁思的情状:她孤寂一人,夜不能寐,久立楼头,愁绪满怀,只有那月色徘徊相照,似乎是不忍离去。“卷不去”与“拂还来”,是明写月光普照大地,无处不在,暗喻思妇的愁思之深,无法遣排,犹如那透进玉户帘中、照在捣衣石上的清辉——卷帘无法卷得走,轻轻抹去又重来。这里的原意是说,天涯游子因思念家中亲人而“不胜”其“愁”,可是诗人并不这样直说,偏偏反过来讲家中亲人如何因思念天涯游子而无限烦愁,这样就把游子的客愁衬托得更加突出,意思就更深一层,亦是作者笔法的奇巧之处。以下撇开游子,专写思妇: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古有“月光如水”之说,故诗中称月照为“流照”;又有“鱼雁传书”的故事。诗人结合上述成语、典故的活用,细致刻画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活动:此时此刻,明月可以共望,音讯却不相通。但愿我能跟随这流水似的月光,来到远方亲人的身旁;又愿那空中的大雁、水里的游鱼,捎个信儿送到远方。然而恰恰是难以实现的梦想,因为连善于长飞的大雁,也不能把月光带过去,至于那潜游水中的鱼儿,同样只能在水面上激起微波荡漾。在这里诗人完全避开了对离愁相思的一般化的叙述,而着力于笔下人物细微心里的精心描摹,从而生动别致地写出了闺中思妇望月怀人的痴情痴想。
由于音讯不通,故而思之更切,于是她因思而成梦,由梦倍生“怜”,诗意又出现新的转折: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闲潭梦落花”就是“梦闲潭落花”的倒文,因此这四句可以看作是思妇思极而怀想之词。“梦落花”暗示春将去,“月西斜”说明夜将近。时令快到花飘落、春欲尽的暮春三月,明月已由当空而至西斜,亲人却依旧远游在外,不曾在家,甚至连梦中都不得一见,实在是辜负了这大好的“春江花月”之“夜”!在诗篇临近结束之际,诗人又将“梦落花”、“月西斜”、“春欲尽”、“不还家”等等令人伤神的事物,统统调集笔下,一古脑儿涌向她的心头,实在是高度集中的大家手法。我们不难相见,这一切的一切,必将进一步激起他思亲、惜春的耿耿情怀。
随着以上曲曲折折、虚虚实实、含蓄深沉的渲染、抒写,闺中思妇热烈执着、缠绵悱恻的满腔深情,已经充分盈溢于诗歌的字里行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绝妙刻画,全诗也就自然进入尾声: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明月终于慢慢沉落,双方却仍相隔天涯,相见竟然如此困难,诗人于是满怀同情地发出概叹:不知在这美好的月夜,能有几个游子乘月归家?这个问题谁也无法回答,只有那落月的余辉,带着人间撩乱动荡的离情,洒满了江边的花树。全诗至此,戛然而止,题中五字,全已收起。末句出一“情”字,总括全篇题旨。整个乐章以强烈感叹和拟人手法作结,显得余情袅袅,给人以言虽尽而意无穷之感。
欣赏完全诗,我们感到情浓意远,美不胜收。诗人不仅以清丽动人的生花妙笔,出色地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春花月夜、浩浩长江的巨幅画卷,而且结合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某种探求,集中抒写了民间大量存在的离别相思之情,并把这种使人强烈共呜、具有典型意义的“人之常情”,描写得如此真切深沉,上升到一定的哲理高度,这就大大突破了宫体诗狭窄天地,为传统的闺情题材拓展了新的意境。诗中虽也流露出了人生无常的感伤情绪,但基调健康,情真意切,绝无宫体诗常见的庸俗低级情趣。这首诗的动人之处,还表现在艺术手法的独特高明,对今天的新诗作者不无借鉴意义。
这首诗人们不仅诵之于口,记之于心,而且披之于管弦,形之于歌舞。诗不在多而在精。仅凭这首《春江花月夜》,就使张若虚赢得了“孤篇盖全唐”的永久声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