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kid学两年怎么样(上完VIPKID几十节课后)

先,这是来自一位VIPKID家长真实的懵逼反馈。

vipkid学两年怎么样(上完VIPKID几十节课后)(1)

忽略语音转文字的小瑕疵,这位家长大概的意思是:

VK在搞什么啊?总共就25分钟的课,一会儿学家庭关系,一会儿学水果,一会儿学动物,一会儿学字母,一会儿学数字,完全找不着北啊!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

emmm...有类似感受的家长不在少数,尤其是孩子第一次上课时候。鱼sir前前后后大概看过几百节VK的上课视频(

你问我为啥要看这么多?因为我要为圈里的家长们1对1分析孩子的上课情况呀),我对VK的课程设计有些自己的观察和总结,今天重点分享。无论是正在上VK的还是想了解VK的家长,都值得花几分钟看看(恕我大言不惭了)。

我把VK的课程设计思路,总结为:

vipkid学两年怎么样(上完VIPKID几十节课后)(2)

精:VK课件高度精细化

VK在用高度互联网化可规模化的思路在设计课程。为什么这么讲呢?

在VK,一个主题在确定了知识点后,第二节课在第一节课基础上再增加一点内容,第三节课,在加强练习的同时再拓展一些。

这说明什么?说明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进度和难度,VK课件本身已经设置好了进度,不需要老师再去把控。

vipkid学两年怎么样(上完VIPKID几十节课后)(3)

VK课件的特点是渐进式递增的,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在L2展示的重点单词和句型,Live 、Where do you Live? I live in China, 一个单词,一个对话展示,一个对话练习,这个主题本就结束了;

到了L4,则在原来的重点句型基础上,用对话的形式来展开对话练习,进一步强化;

而在L5 上,则是对这个句型的相似句型的进行了拓展,出现了一个类似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vipkid学两年怎么样(上完VIPKID几十节课后)(4)

我们不难看出来,课件中从句型的展示、练习、再到相似句型拓展,纵跨了4节课,但是这个过程,重点句型的练习量、重点句型以及相似句型的练习形式,都已经在课件中做了精细化的把控。

这是VIPKID 的一个特点,内容的点非常细致,为什么要这么做?我的理解是,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对外教水平的依赖,才能批量大规模招募到合格的外教。但可能造成的问题是,统一的教学进度和难度,可能不适合所有的孩子。

我建议家长在陪伴过程中,如果遇到某一个知识点比较熟悉的,就可以让老师在这个知识点上通过拓展句型、加深话题等形式来提高难度, 如果这个知识点本身不值得拓展,就可以直接让跳过,加快上课的进度。这点是可以通过沟通实现的。

vipkid学两年怎么样(上完VIPKID几十节课后)(5)

分:多线并行带来的割裂感

1.单元主题多线并行

拿Level 2 L1-L6 为例子来说明,分别有数字主题、句型练习、打招呼、字母练习

系列1:主题为1-5数字;

系列2:重点句型:Where do you live ? I live In China/ USA;

系列3:打招呼Good morning, Good evening, Good afternoon;

系列4:ABCDEFGHIJKL 12个字母的大小写,发音,及字母形状的练习.

在前面5次课中,每一节课中都插入了以上4个板块的内容,一节课下来,会造成割裂感比较明显的课堂感受。

vipkid学两年怎么样(上完VIPKID几十节课后)(6)

2.主题之间相互独立

同一节课中,每一个主题的起承转合比较生硬,而且它们之间串联度不高,学习的时候很难从之前的课件中找到共通点,各个主题之间比较独立,比如说:

Warm up 环节:以复习练习ABCD为主;

Engage 环节:转到了另外一个话题,以打招呼为主;

Explore环节:跳到了第三个主题:Where do you live? I live in China;

Explain 环节:又跳到了数字主题, 12345.

vipkid学两年怎么样(上完VIPKID几十节课后)(7)

我们来对比一下DaDa 的朗文课件,DaDa 同等难度的内容,一次课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练习也是层层递进。这样相对比较符合家长一般的认知。

vipkid学两年怎么样(上完VIPKID几十节课后)(8)

究其原因,VK对标的是美国课标,结合中国国情自主研发的教材,所以初级各阶段囊括了机构筛选出来的数学知识、自然拼读内容、基础词汇和句型。

这样的设计理念,好处是孩子在边打英语学习基础的时候,有更大的知识面,也可以用英语来学数学(VK的数学线是个特色),不足之处是,一节课里每个主题的接触时间是不够的,有点蜻蜓点水的意思。但是,可以认为,VK通过上面讲的“精”,就是渐进式递增来解决了这个不足。

那么,这样“精分”的课程设计,需要怎样的老师来实现呢?

流水的老师,固定的剧本

在我看来,VK的老师有这么两个特点:

一:老师教学水平看起来“相似”

老师的拓展基本上都是围绕课堂上的内容去展开,而课件上要教授的内容,其实比较限制老师的发挥,当然这里是有两个原因的。

一方面是,在VK的课件中,内容被拆分的很细致,但反过来也可以说越精细的东西越没有可以咀嚼的空间。

比如下图,老师们都能够把big 和 small 比较形象解释清楚,但是,在拓展层面上, 很多自主探索性稍弱的老师,就会局限于课件,拓展深化的意识逐渐薄弱或者一开始就没有。

vipkid学两年怎么样(上完VIPKID几十节课后)(9)

另一方面是,VK课件多以单词和图片为主,提供的因为内容情境比较弱,导致了老师输出语言比较单薄。因此,老师在进行一些拓展内容的时候,原材料会比较受限。

二:老师们的风格差不多

在听了大量VK老师的授课之后,我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老师们的风格都差不多。

首先是在开场环节互动引导的问题差不多;其次是教学的时候老师的个人风格不是很鲜明,授课风格比较相似,如鼓励形式、互动形式一般都局限于用卡片的教具进行教学,老师风格也都是统一标准偏活泼类型。这似乎说明VK的标准化培训做得很好,本身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vipkid学两年怎么样(上完VIPKID几十节课后)(10)

但是,在这一层面,我还是建议家长可以反向对老师提要求。从我接触到的实际案例来看:

很多老师不是没有能力拓展,而是没有意识到我们孩子需要拓展;

老师不是不会调整风格,而是没有意识到对你家的小朋友需要个性化风格。

家长和老师沟通越多,老师越能够准确把握孩子的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氛围, 也会渐渐放开,弱化自己那受过训练的模式化的一套,逐渐走向开放和创新。

说到这里,鱼sir又不得不说,家长们能不“佛系”,就尽量别“佛系”,跟机构充分表达个性化的诉求,才能为孩子争取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鱼sir,除了做课程测评、正课分析以及调研鸡娃案例,也在不断追踪孩子在一些机构的上课情况。欢迎头条留言置顶找到我或者头条私信和鱼sir分享你的鸡娃心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