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他人故事阅自己人生(读他人故事与自己对话)

大年初二,朋友们一起约着玩了剧本杀。据说人多局少,时间非常难约,朋友提前很久才抢到了门票。

没想到生意这么火爆。

通常来说剧本杀一局7个人,4小时,人均400元。古装剧需要换衣服、化妆做头发。

拿到剧本仔细研读,实景勘察之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剧情,查找真凶。各自分析后提交真凶,工作人员对答案。

读他人故事阅自己人生(读他人故事与自己对话)(1)

我们那次8个人,除了扮演凶手的知情者外,其余7个人一个都没有找到真凶。

虽然结束后大家对剧本内容进行了各种吐槽,但是,就剧本及作者来说,就是一次彻底的胜利。

剧本中错综复杂的角色互换,以及还魂穿越的内容设定,让我们一众自认为还算聪明的中年人折戟。

也许,这就是剧本杀的乐趣所在吧。

自那时起,对剧本的作者就产生了好奇,没想到很快就有机会去了解这一行业。

剧本杀作者是《about关于·啊!原来我是这样的自己!》书中介绍的11种职业之一。

读他人故事阅自己人生(读他人故事与自己对话)(2)

拿到《about关于·啊!原来我是这样的自己!》这本书,第一反应是好大啊。

很久没看这种大尺寸书籍了,够大够厚。

书中大幅照片,全彩印刷,还有内置拉页。

这是一本精心制作的杂志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

读他人故事阅自己人生(读他人故事与自己对话)(3)

编者小红书,是年轻人吃喝玩乐资讯分享的app平台。

这次,小红书通过杂志书的形式,与11种新兴行业的代表展开对话,带给读者更多的信息和资讯。

这本书适合在校大学生,以及那些纠结于兴趣爱好还是就业选择的读者,相信读过书中的内容,一定会有所启发。

01

不同的职业,相同的人生态度

万分之一种生活是这本杂志书的核心栏目,书中介绍了11位新兴行业的代表,从行业认知、收入规划、生活方式、情绪管理等方面展开对话,让读者一窥这些新职业代表的人生观,进而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了解。

有的职业,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比如,剧本杀作者、电竞职业选手。他们是如何进入这一行业,又是如何成为头部作者,占据风口,名利双收的?

无论是脱口秀演员呼兰、书展策展人赵梦莎、音乐剧演员俊,还是街舞ACE叶音,从这些年轻人的身上,发现了一些共性,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读他人故事阅自己人生(读他人故事与自己对话)(4)

1、自律

书中给我触动最深的是关于手机的使用时间。

林小鱼专门规划了使用手机的时间,每天只有半小时到一小时,午睡后的一点半左右,集中回复微信小红书信息。

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这么点时间够用吗?再看看她打扫得空无一物、干净整洁的家,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泛心理品牌创始人钱庄:玩手机不多,把手机当邮箱用,消息集中时间处理。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能够如此清醒,如此坚定地控制自己的手机时间,佩服!

你呢?你每天用手机的时间是多长?( )

A、<=1小时,

B、2-4小时

C、5-8小时

D、8小时以上

如果每天只能用1小时手机,你( )。

A、可以做到。

B、做不到,肯定在2小时以上。

人家年薪七位数的行业代表每天用手机都控制在两小时以内,咱们先把没事刷手机的坏习惯改了,把时间用到更有价值的地方去,提高自身实力再谈其他的。

2、爱好驱动

书中的11种职业代表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很久之前就喜欢自己从事的行业;另一类是偶然相遇,从此后一直喜欢。街舞ACE叶青、电竞职业选手梦泪属于前者,脱口秀演员呼兰、电影/游戏概念设计原辰属于后者。

梦泪17岁就暂停了学业,成为职业选手。“当时没有想太多,也没想到,电竞会发展的这么好,就是单纯的喜欢玩这个游戏。”

读他人故事阅自己人生(读他人故事与自己对话)(5)

你能做到吗?像他一样做出选择?17岁就放弃学业,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你能做到,你的家人能做到吗?父母之所以支持梦泪,是因为梦泪已经挣钱,能够养活自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想要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先让自己独立起来。创业者钱庄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真理。

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则代表你能否把天赋发挥到极致。

——梦泪

我特别喜欢梦泪的金钱观,这位年入七位数的电竞职业选手成名后,依然保持原来的朴素的消费习惯,并且认为:不管月入三四千还是三四万人,只是享受到的不一样,快乐还是自己的,就算赚再少也有快乐。

读他人故事阅自己人生(读他人故事与自己对话)(6)

隔着页面,都感受到了叶青的快乐:是跳舞带给叶青的快乐。

3、创新是王道

舞者设计师叶音:负伤后,会思考如何用受伤之外的其他部分去跳?会创造一些新的玩法,新的发力方式,这种时候还挺兴奋的,比不受伤的时候还嗨。

叶音对舞蹈是真爱,受伤了还想着继续跳舞,想着如何变劣势为优势,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这样的思考,才会让他在街舞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吧。

剧本杀作者别拿再三强调:我们不会在电影中去研究作案手法,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一定不能去抄袭,或者说,所谓借鉴任何已有的东西,讲究的是创新原创。

坚持不抄袭,坚持创新的原则,这样才能走得远走得稳。

读他人故事阅自己人生(读他人故事与自己对话)(7)

我喜欢一切有创造力的朋友们。

——呼兰

剑桥海归原辰也认为:在工作中画之前的没有画过的东西,帮助会很大。

无论是书中的行业代表,还是我们自己,要想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保持活力,都需要我们持续创新。

4、跨界转行与职业选择

呼兰:哥伦比亚大学精算专业,从事IT,回国后创业,之后成为脱口秀演员;

俊:浙江大学新闻系毕业,10年之后,成为音乐剧主角;

原辰:剑桥大学金融学硕士,投身概念艺术设计行业,成为月入六位数的电影/游戏概念设计师;

别拿:兼职创作剧本杀,借着大火的时候成为全职剧本杀作者;

李浩军:产品经理转型为投资人;

……

书中的行业代表现身说法,展示了跨界转行的职业选择。

关于转行,脱口秀演员呼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从小到大,呼兰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脱口秀演员。从哥大精算专业,到IT,到互联网感受,再到脱口秀,领域跨度很大,都是靠自己摸索、自学。

自学有三个步骤:首先是确立审美,你得知道在这个行业里什么东西是好的;其次就是去模仿;最后就是演化成自己的风格。

——呼兰

生活方式作家安东尼金融专业毕业之后,写博客出书;之后学习酒店管理,辅修法餐和意餐,毕业后做过两年厨师;后来又学了花艺,做了花艺师。

关于兴趣和职业选择,安东尼有自己的看法:事业完全可以是喜欢的东西,两件事并不矛盾。职业和兴趣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事业可以是喜欢的事。

读他人故事阅自己人生(读他人故事与自己对话)(8)

大学时期不清楚自己的职业方向并不可怕,可以尝试,可以选择,人生道路是靠自己摸索出来的。无论是人还是事情,如果是真的喜欢,其实没什么好犹豫的。

——安东尼

所以不要长时间的犹豫,矛盾,患得患失,关键是要去尝试,去选择,靠自己,找到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02

原来我是这样的自己

去年从北京搬到上海,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了孩子上学,我放弃了生活17年的城市,放弃了工作9年的公司,成了一名全职妈妈。

这曾经是我的梦想生活:不用上班,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是,当我真的过上不用打卡上班的生活之后,却感觉很不习惯。

Y先生有时候问我,不上班在家里都做什么?

还问我:之前都看我写文章,现在怎么不写了。

读他人故事阅自己人生(读他人故事与自己对话)(9)

之前上班的时候没时间,总是忙里偷闲,或早起或熬夜抽出时间写;而当我不用上班,有大把时间可以支配的时候,却写不出来也不愿意写。

这是什么情况?可能就是钱庄所说的异化吧。

有时候和妈妈午饭后一起去河边散步锻炼,会想:从现在起就开始退休生活?

不甘心!

于是,重新开始写作。

感谢读到这里的你,可以留言,聊一聊你是怎样的自己?

感谢阅读!

@爱读书,爱写作,爱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