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古墓里的宝剑(秦俑挖出穿越神剑)

在一部分人眼中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是跟商鞅变法有关。不管怎样,秦王朝的横空出世,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无疑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墓中的兵马俑堪称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目前秦始皇兵马俑中还发现了19把剑,最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这种剑的材料竟然不是来自地球,难道是有外星人专门为秦始皇铸造的,是真的吗?

考古发现古墓里的宝剑(秦俑挖出穿越神剑)(1)

  秦始皇兵马俑发现19把剑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有考古专家在发掘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中,意外发现了19把青铜剑,这些青铜剑虽然被压弯了,但在一瞬间也发生了反弹平直,恢复了本来的样子。这些青铜剑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么?

  在详细研究中,考古专家发现这19把青铜剑的长度均为86厘米,这些青铜剑出土以后依旧是十分锋利,考古队员拿出18层厚度的纸张,这些青铜剑可以直接划破。

考古发现古墓里的宝剑(秦俑挖出穿越神剑)(2)

  在剑身上还有一些大小规格不一的菱形纹,而且每个剑与剑之间的菱形纹的误差是不超过1毫米,用今天的现代科技来说,这或许就是在同一批下的机器中铸就而成。

  然而在秦始皇的时代中,是根本没有这么先进的机械,完全靠人工打造而成,0.1毫米是很难用肉眼辨别出来的,如此精密的做工,是怎样做到的呢?

考古发现古墓里的宝剑(秦俑挖出穿越神剑)(3)

  19把青铜剑材质非同一般

  这19把剑为何会发生反弹平直?精密做工是如何做到的呢?要知道在青铜时代中,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的多少决定了一把刀剑的软硬程度,比如锡放的太多,那么这把刀剑就会非常硬,是很容易被折断的。

  所以在对这19把青铜剑进行深入分析的时候,考古专家发现这里面的铜锡配比度是恰到好处的,让这19把青铜剑硬度和韧性得到了有机结合,这样的工艺技术可以说是登峰造极,攻击性也得到了了提升。

  此外,之所以这些剑不会被腐蚀,主要是因为在它们的表面镀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因此保证了剑不被腐蚀。药知道铬盐氧化保护法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是德国在1937年研究出来的。

考古发现古墓里的宝剑(秦俑挖出穿越神剑)(4)

  那么,为何这样的技术在秦始皇的时代中就会出现了呢?而且对于一毫米连肉眼都无法辨别的技术,古代先人是如何做到的呢?在查找相关史料中,考古专家们从一本古籍中寻求了答案。这本古籍就是《拾遗记》。

  这本古籍是东晋人王嘉写的神话志怪小说。古代的小说和现代的小说概念是不一样的,并不一定是完全虚构的文学作品。

  在《拾遗记·卷四》有一则关于秦始皇的故事。在这里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当时的海外有一个名叫“宛渠国”的地方,“宛渠之民”乘坐着一艘形状像螺的船,这个“螺舟”能够钻进大海底航行,也叫作“沦波舟”。

考古发现古墓里的宝剑(秦俑挖出穿越神剑)(5)

  这些人穿着用鸟兽羽毛编织的衣服蔽体,就驾着这样的船找到了秦始皇,双方达成了协议。这协议条件就是宛渠之民帮助秦始皇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而宛渠之民可以在秦国内建成基地“以窥视天下”。

  虽然《拾遗记》这则故事很多细节都将矛头指向外星人,但是毕竟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证实这一点。秦国统一天下后,始皇帝就下令“收天下铜以铸十二金人”,此后“金属涂铬”、“形态记忆合金”类的兵器消失。

  这些超前的高科技为何已经变成绝技突然消失了呢?难道是跟《拾遗记》中记载的那些“宛渠人”已经离开把技术收回有关吗?

考古发现古墓里的宝剑(秦俑挖出穿越神剑)(6)

  尽管专家们并不认可这本古籍,但是,这些谜团依旧没有被揭开,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秦始皇的地宫真正被打开的时候,所有的真相都会浮出水面。不过就目前而言,我们知道了两千多年前,秦国依法治国,依靠工匠精神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令人佩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