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开始的始末(三八线上的炮声)

1950年6月25日,朝鲜夏天的雨季刚刚开始大雨滂沱,倾泻到绿色的稻田和贫瘠不毛的灰褐色山坡上朝鲜半岛“三八线”北朝鲜一侧,一排接一排的大炮摆开40英里的阵势,突然同时轰鸣起来开始时,炮声还是稀疏的,因为那些小型排炮还等着122毫米榴弹炮发出讯号但不久以后,突然万炮齐发,喷出一片又一片的火焰雅克式和斯多尔摩维克式飞机腾空而过,穿过温暖湿润的天空,向着不到50英里外的汉城飞去军号一响,北朝鲜步兵越过分界线,朝着他们的第一批目标前进尽管大雨如注,又是一团漆黑,不可避免地有些混乱,但北朝鲜人民军崔庸健将军还是把9万名军队开进南朝鲜,没有发生任何拥挤堵塞的现象他们又用帆船和舢板把两栖部队运到韩国防线以南登陆被枪炮声惊醒的南朝鲜人,在慌乱中摸索着自己的衣服几小时以后,他们便仓皇出走,以便躲开从地平线那边打过来的隆隆的炮火,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朝鲜战争开始的始末?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朝鲜战争开始的始末(三八线上的炮声)

朝鲜战争开始的始末

1950年6月25日,朝鲜夏天的雨季刚刚开始。大雨滂沱,倾泻到绿色的稻田和贫瘠不毛的灰褐色山坡上。朝鲜半岛“三八线”北朝鲜一侧,一排接一排的大炮摆开40英里的阵势,突然同时轰鸣起来。开始时,炮声还是稀疏的,因为那些小型排炮还等着122毫米榴弹炮发出讯号。但不久以后,突然万炮齐发,喷出一片又一片的火焰。雅克式和斯多尔摩维克式飞机腾空而过,穿过温暖湿润的天空,向着不到50英里外的汉城飞去。军号一响,北朝鲜步兵越过分界线,朝着他们的第一批目标前进。尽管大雨如注,又是一团漆黑,不可避免地有些混乱,但北朝鲜人民军崔庸健将军还是把9万名军队开进南朝鲜,没有发生任何拥挤堵塞的现象。他们又用帆船和舢板把两栖部队运到韩国防线以南登陆。被枪炮声惊醒的南朝鲜人,在慌乱中摸索着自己的衣服。几小时以后,他们便仓皇出走,以便躲开从地平线那边打过来的隆隆的炮火。

此时的美国刚刚入夜,杜鲁门总统正在堪萨斯休假。晚餐后,总统一家人像往常一样坐在一起闲聊。一阵突然的电话铃声响起,屋内轻松愉快的氛围霎时凝固了。

电话是国务卿艾奇逊打来的,他用急促的声音向总统报告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北朝鲜人冲过“三八线”,入侵南朝鲜了。”朝鲜半岛再次陷人一片硝烟之中。

朝鲜战争的爆发既在人们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自二战结束以来,朝鲜半岛的局势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战争的爆发是迟早的事;意料之外的是,没有人预料到战争会来得这么快。事情的原委还要从战后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态度和行为讲起。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朝鲜宣布解放,却没有实现朝鲜人民所要求的统一,而是根据美国发布的“总命令第1号”,以北纬38度线划界,北部是苏军受降区,南部是美军受降区。由此,朝鲜半岛形成了美、苏两个占领区,迅速向分裂方向发展。美国为了冷战的需要,竭力阻止南、北朝鲜的统一,很快在1948年8月扶植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北朝鲜迅速给予反击,在9月宣告成立以金日成为国家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正式形成。

此后不久,美苏各自撤出了在南北方的军队,但是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却没有丝毫的缓和。一方面,在美国的操纵下,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通过了“关于承认大韩民国政府”的决议,李承晚政府以朝鲜“合法政府”自居,多次叫嚣要武力统一朝鲜半岛;另一方面,北朝鲜在金日成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武器装备和军事实力在原苏联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增强,也希望能及早解决统一问题。最重要的是,随着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南朝鲜日益成为美国在东亚实施遏制战略的前哨阵地,“三八”线实际上成了两大阵营对抗的前线,朝鲜半岛也成了多种矛盾的焦点,形势已是一触即发。

1950年6月25日,“三八”线上响起的枪声终于打破了沉寂多日的紧张空气,让全世界一片震惊,而美国的反应最为强烈。

杜鲁门总统立即中断了休假返回华盛顿,于27日下令美国空军和海军“支援”南朝鲜。同时,美国利用原苏联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缺席的机会,操纵安理会通过了一系列非法决议,组成了一支以美国麦克阿瑟将军为总司令的所谓“联合国军”赴南朝鲜与北朝鲜作战。名义上有16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军”实际上绝大多数是美国士兵,麦克阿瑟也直接听命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指挥。美国的如意算盘是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在道义上使北朝鲜陷于不利的境地,同时利用美军的优势,帮助已经溃不成军的南朝鲜军队。

战争一打响,北朝鲜的军队势如破竹,仅在三天之后,即6月28日,就占领了南朝鲜首都汉城,并迅速向南推进,很快控制了南部90%以上的土地和人口。

9月15日,麦克阿瑟调集美军在朝鲜半岛中部的仁川登陆。9月28日,汉城失陷,北朝鲜人民军后撤到“三八”线附近。

这时,“联合国军”的军事目标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因为“三八”线作为南北方的分界线,南朝鲜军队,包括其他国家的军队,都是无权越过的。所谓“制止侵略”的口号在北朝鲜军队撤回到“三八”线以后就不能再生效了,进一步的行动只能使“制止侵略”变成对另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略”。但是,美国却在此时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最终断送了它赢得这场战争的希望。

对于美国干涉朝鲜战争,原苏联和社会主义中国提出了强烈抗议,但是在战争初期,两国除了口头上的抗议外,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美国因此对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原苏联和中国不会参战,于是贸然决定把战争扩大到“三八”线以北。10月7日,“联合国军”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向北朝鲜大举进犯,很快占领了朝鲜首都平壤。

战场上的胜利冲昏了美国人的头脑,麦克阿瑟率领的“联合国军”在北朝鲜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中朝边境,甚至对中国东北及山东沿海领空进行轰炸。这些行动已公然构成了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和挑衅。

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新中国的安全面临威胁之时,中国政府果断地做出了派兵赴朝参战的决定。经过周密的部署和精心的准备,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抗美援朝之路。

从10月25日到1951年5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北朝鲜人民军共同作战,发动了5次大规模战役,共歼敌23万多人,把“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队赶到了“三八”线一带,朝鲜战争进入僵持状态。此后两年,战争变成了交战双方反复争夺的拉锯战。

中国的参战和美军的失利,激化了美国政府内部的矛盾。杜鲁门总统与麦克阿瑟的分歧越来越大,万般无奈之下,杜鲁门解除了麦克阿瑟“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朝鲜战争在美国国内也激起越来越多的反对。

本来,从二战结束到进入50年代,美国人正在享受历史上最为舒适和惬意的时光。美国的普通家庭已可以支付得起一辆家用轿车的费用,休闲、度假、娱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渴望安享幸福安逸的生活,反对残酷的战争呼声日益高涨。

1951年7月,美国开始与中、朝两国进行谈判,在此期间,双方仍进行了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在谈判桌上也是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1953年7月27日,各参战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宣告停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