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女儿多少岁染头发(黄磊女儿13岁染发引争议)

黄磊女儿多少岁染头发(黄磊女儿13岁染发引争议)(1)

前段时间,黄多多的新发色频频上热搜,昔日印象中的乖乖女染了发,而且是“离经叛道”的紫色。这引发了极大争议,话题阅读量高达6.8亿。

这么小的事情为什么会引发这种巨大规模的讨论?

其实,黄多多的发色只是一个触发点,触发的是近几年存在的3个教育矛盾,这才是激起公众情绪的真正症结所在。

黄磊女儿多少岁染头发(黄磊女儿13岁染发引争议)(2)

学校教育风格差异

很多人不能理解,父母不管就算了,为什么13岁的女学生染紫色头发,连学校都不制止?

这个矛盾的本质在于一个认知的错位,黄多多就读的并不是很多人最了解的体制内学校,而是一所北京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代表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西方教育,是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成为了体制内学校及留学之外的第三种教育选择

那么,对于学生染发这一行为,体制内学校和国际学校之间的态度有何不同呢?

在很多体制内学校,每天都会有老师站在校门口检查仪容仪表,染发是绝对禁止的,如果有同学偷偷地染了发,也会选择低调的棕色,假装这是“天然发色”。

而国际学校并不禁止染发。不光不禁染发,国际学校整体倾向自由化,比如在复联4上映时期,某所国际学校的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停课”包场看《复联4》。

黄磊女儿多少岁染头发(黄磊女儿13岁染发引争议)(3)

国际学校的开放自由也与学生受众有一定关系,由于国际学校学费相对高昂(一年学费几万到二十几万不等),学生家境都比较殷实,就像黄多多,她可以享受学习,同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无论是东方信奉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还是西方崇尚的“解放天性”,二者并没有优劣对错之分。

由于未来规划、社会阶层等各方面差异的存在,不同的孩子需要的教育也是有差异的。幸运的是,如今的学生有了选择的机会。

所以,很多人对“初中不制止学生染发”的不理解,源自于教育环境的巨大差异,不过,相信未来国际化教育的社会认知度会越来越高。

黄磊女儿多少岁染头发(黄磊女儿13岁染发引争议)(4)

爱美和学习是否对立

很多人抨击黄多多染发的一个原因在于这个思维定式——“爱美的女生,心思不在学习上”。

可是爱美和学习真的是相互对立的吗?

的确,学校里喜欢打扮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成绩不好,但对于这一部分成绩不好的学生,制止他们打扮之后,成绩就会进步吗?

不会的。

不打扮了,还可以打游戏、追剧……能够影响成绩的东西太多了。

所以,“爱美导致成绩不好”是一种错误归因,真正导致成绩不好的是自控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缺失。

换句话说,拥有很强自控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把握好学习和兴趣爱好之间的平衡。

黄多多的确13岁染发了,甚至9岁打耳洞,但是,爱美影响她学习了吗?

8岁坐飞机的时候读英文原著

黄磊女儿多少岁染头发(黄磊女儿13岁染发引争议)(5)

9岁能独立写话剧剧本

黄磊女儿多少岁染头发(黄磊女儿13岁染发引争议)(6)

10岁时用英文和斯皮尔伯格流畅对话

黄磊女儿多少岁染头发(黄磊女儿13岁染发引争议)(7)

11岁就能上台演奏钢琴了

黄磊女儿多少岁染头发(黄磊女儿13岁染发引争议)(8)

12岁上台表演话剧

黄磊女儿多少岁染头发(黄磊女儿13岁染发引争议)(9)

优秀的孩子就是有这样的能力,在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同时,还能不断学习与进步。

我认识一个同样在国际学校就读的女生,高中生,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每次见到她都妆容精致,眼影口红高光修容一样不落,耳环衣服鞋子都经过精心搭配。

她每天花这么多心思打扮,还有精力学习吗?

不但有精力学习,而且还是一个学霸。

第一次考托福,她考了110,托福满分120;平时其他同学需要1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她20分钟就能搞定,而且正确率在98%以上。

今天我特意去问她:“打扮对学习是不是会有一点影响?”

她说:“化妆和搭配衣服每天花费的时候不会超过15分钟,15分钟能对学习有什么影响?”

所以说,爱美和学习真的不对立。

黄磊女儿多少岁染头发(黄磊女儿13岁染发引争议)(10)

新时代中的旧教育观

近30年,中国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没有之一。

黄磊女儿多少岁染头发(黄磊女儿13岁染发引争议)(11)

这些年,外部的生活环境随着这样的发展势头日新月异着,然而,很多人的思想观念却来不及适应环境与文化的改变。

教育观念的滞后也是其中之一。

21世纪,中国基本已经从稀缺经济中走了出来,进入物质丰富的时代,同时,在文化上也逐渐走向全球化。

然而,很多人的教育观念依然停留在过去,将过去的经验生搬硬套到今天,不去考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爱美的批判,很多人可能是受到了“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影响,并且将这种符合当年时代特色的想法保留到了今天。

然而如今的00后、05后,是在一个经济与科技高度发达、文化极其多元的时代出生的,他们不会理解、也没有必要压抑地苦读。

学习对他们来说始于对知识的好奇,应是一种天然的动力。如果缺乏学习动力,需要做的是引导,而非压抑其他爱好。

在这个时代,“管束式”的教育方法已经不再是最佳选择了。

■ ■ ■

1998年,王菲曾给女儿窦靖童写过一首歌,《童》。

里面有一句这样的歌词——“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教育尺度的拿捏,应如是。

并不是鼓励所有的孩子都去染发,毕竟也不符合大多数学校的规定。

只是借此机会,家长们不妨考虑一下,对于孩子“没用”的喜好,你是否曾不由分说地阻止?

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试着给孩子多一点点独立空间,让孩子成长得更加灵气、鲜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