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驻村工作长效机制(五常市紧扣四个环节)
五常市把加强驻村干部管理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紧扣“管、训、促、用”四个关键环节,着力强化乡村“活血、造血、输血”功能,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分级“管”,推动作用发挥。强化三级管理责任落实。实行组织部门备案管理、乡镇党委日常管理以及派出单位跟踪管理的“三级监管”机制。组织部门发挥监督管理责任。加强日常检查,坚持“日考勤、周督查、月抽检”机制,严格请销假制度,掌握驻村干部工作动态。采取“四不两直”“实地走访 视频抽查”方式抽查检查4次,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工作整改。乡镇党委强化直接管理责任。各乡镇党委设立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对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建立周例会制度、月会商联络制度、结对包联制度等多项制度,确保驻村干部全面掌握各级党委部署要求,参与推动重点工作。派出单位落实协助管理责任。派出单位党委(党组)每半年至少研究1次驻村工作,主要领导每半年至少到村进行1次现场办公,主管领导每2个月至少到村指导1次帮扶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帮扶村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为民服务等方面实际困难。
系统“训”,促进能力提升。开展驻村工作培训交流。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培训、座谈交流的形式,全面提升驻村干部履职能力。教育培训“提素质”。按照省、市驻村办培训安排和要求,充分利用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高驻村干部工作能力等课程内容,全年开展培训35次,参与培训1394人次。座谈交流“强思想”。定期召开派出单位、派驻乡镇及派驻村三方参与工作座谈会,帮助指导驻村干部找准工作定位、把握发展方向、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定期谈心谈话,掌握驻村干部思想、工作动态。帮带培养“抓业务”。建立“派出单位主管领导+乡镇包村领导+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帮带工作机制,全市建立帮带小组40个,对驻村干部进行点对点、面对面帮带培养,不断提升驻村干部业务能力。
激励“促”,坚持严管厚爱。落实待遇保障,激发干事活力。加强驻村干部重点培养和生活保障,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强化激励培养。对年度考核优秀、成绩突出的驻村干部,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职级晋升、选拔任用时优先考虑。强化生活保障。明确组织部门、乡镇党委、派出单位工作职责,实行帮扶单位责任、项目、资金、人员“四项捆绑”,将驻村干部工作经费、生活补贴等纳入财政预算,按时按要求进行发放,切实解决驻村干部“后顾之忧”。强化人文关怀。严格落实驻村干部带薪休假、意外保险、健康体检等,在节日、日常工作期间,对驻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15次,帮助协调解决驻村干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精准“用”,加强工作落实。以“党建+六化”模式推动驻村工作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以“党建 制度化约束”建立村党组织发展秩序。助力干部“输血”,紧紧抓牢党建工作主线,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组织“第一书记”讲党课、主题党日等活动120次,全面推进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党建 组织化赋能”引领基层战斗堡垒进一步夯实。坚持人才“活血”,五常镇镇西村、拉林镇正黄村两位省派驻村第一书记,通过结对培养、入户走访、群众推荐等方式,帮助派驻村培养储备后备干部,有效破解村党组织“后继无人”发展难题。以“党建 集成化发展”激发基层党组织发展动能。培育产业“造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牛家满族镇兴富村,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发展“蔬果采摘 休闲观光”,建立蔬果温室大棚17栋,带动10余名村民就业,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超20万元;在龙凤山镇东兴村,建立光伏发电站、笨榨油坊等,年均分红20万元以上。“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了驻村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