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84岁老人在网上创作各种古诗 四川68岁老人将自创
来源:中国新闻网
陈灿刻在石碑上的“诗集”。 钟旭娟 摄
中新网泸州11月13日电 题:四川泸州68岁老人将自创“诗集”刻在石碑上 却只念过小学
作者 邹立杨 钟旭娟 曾刚
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皇华镇石鹅村,陈灿老人算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这辈子喜欢看书,还痴迷于写诗作词。今年已经68岁的他毅然从城市回到农村“折腾”,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练书法,把自己几十年来的诗词作品刻在石碑上……
陈灿刻在石碑上的“诗集”。 钟旭娟 摄
陈灿说:“人这一辈子总得留点儿东西在这世上吧。我没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就把这些年身边的变化用诗词形式写下来,再刻在石碑上,让子孙们都记住今天的生活是怎么一步步走来的。”
尽管老人已将步入古稀之年,但依旧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聊起“创作”生涯,老人眉宇间流露出些许遗憾。陈灿说,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村家庭:“小时候家庭生活困难,只上到四年级就到生产队参与劳动挣工分。刚开始读书看报都吃力,是个正儿八经的半文盲。”
俨然“石碑博物馆”。 曾刚 摄
辍学后的陈灿才十多岁,回家后每天跟着父母在田里劳作,但就是这短短四年多的学习生涯,让他对书籍和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跟着父母学种地,陈灿再也没有踏进过校门,但读书的习惯却没受影响。后来,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积存的零花钱买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毛主席诗词》等书籍,反复阅读、潜心钻研。经过多年的知识积累,他开始在农闲时学写点诗词之类的东西。
上世纪90年代,古蔺地区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这些变化的陈灿决定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将这些变化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陈灿的手稿。 曾刚 摄
农村的生活稍显枯燥,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最常见的莫过于四季更迭,日出月落、风雨雷电,他认为这些都是作诗的素材。如作品《太阳》就这样写:身居宇宙最光明,金光万道射乾坤。天上人间都照遍,岂容黑暗与污痕……
陈灿爱上写诗后,只要有空余时间,他还会根据灵感即兴创作一些词句。“我的枕头边随时都放着小本子和笔,晚上睡觉前总会想想当天有没有值得记录的事情,要是想到了好诗句,我就会马上把它记在小本子上。”
“写诗词要讲究押韵,还要有意义,真的挺不容易。”陈灿说,要尽可能地多去学习唐诗宋词,阅读相关的书籍。“除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写作技巧,还要贴合生活实际,写出来的东西才有传承意义。”
对自己的作品,陈灿有着客观的评价:“我对诗词写作很执著,但并不是想要得到荣誉,也不特别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毕竟写了很多东西,既有反映生活变化的,也有社会发展的,还有记录国家大事件的……对于后人来说,看到这些诗词至少能了解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变化。”陈灿说,他不认为自己的作品毫无意义,于是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把它留下来。
不会电脑、没地儿发表,仅把手稿留下来,可能几年就找不到了。哪么,要怎么把这些诗词留下来呢?陈灿想了一个最原始的办法:把诗词刻在石碑上,这样至少可以传承好几代人。
有了“办法”后,他就开始行动。今年年初,陈灿开始整理自己的“诗集”手稿,整理完后又从中选出十余首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然后再请石匠师傅镌刻在石碑上。
找人打印、编排,购买石碑,请人镌刻,陈灿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这些年留下的积蓄,先后刻了10块石碑,然后又把这些石碑竖立在老房子墙壁下。站在院子里一看,整幢房子俨然就是个“石碑博物馆”。
随着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周边群众都知道石鹅村有个“石碑博物馆”,闻讯而来的“游客”一度络绎不绝。
同乡好友王先生评论说:“几十年的功底不易,从他身上能体现到,知识无年龄,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以他为镜。”
游客田先生说:“不去评论陈老的文学造诣如何,单从他身处艰苦的农村,几十年如一日爱好文学,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兴趣,这就值得后辈学习。”(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