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书店的现状(从神坛走下来的书店)

曾经,遍布天津的大小书店只有一个名字——新华书店随着经营范围的细化,才出现了少儿书店、科技书店、外文书店和高教书店等特色店名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汲取知识,增长文化都靠书本,书店是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地方,绝对的知识高地当时在书店上班也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令许多人羡慕,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极简书店的现状?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极简书店的现状(从神坛走下来的书店)

极简书店的现状

曾经,遍布天津的大小书店只有一个名字——新华书店。随着经营范围的细化,才出现了少儿书店、科技书店、外文书店和高教书店等特色店名。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汲取知识,增长文化都靠书本,书店是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地方,绝对的知识高地。当时在书店上班也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令许多人羡慕。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天津的商业繁华地段,无论是劝业场、小白楼、黄家花园以及南市、东北角、佟楼等地都有书店,而且生意都非常红火。

上小学之前,我都是被家长领着去书店,除了买小人书,还在过年前买过四扇屏的年画。我单独到书店买书是小学一年级,那年我八岁。记得那天放学前,老师让我们每人买一本《新华字典》,明天上课带来学习查字典。回家后我即刻跟母亲说了买字典的事,正在做饭的母亲拿出一元钱,让我自己去买。我当时有些犹豫,但母亲鼓励我说,书店离家也不远,以前也常带你去买书,自己去没问题。我于是大着胆子走进南市影院旁边的那家新华书店。尽管已接近关门时间,但营业员阿姨对我这个小顾客还是很热情。一会儿,我买到那本“厚重”的新华字典,一路小跑地回了家。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思想解放,老百姓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艺作品的需求非常旺盛,大量曾被打入另册的国内外名著名作重新出版——由于印量有限,只要有新书发行,各大新华书店门前都会出现排队现象。那时,需求量大的书籍还有学习辅导书,譬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共有17册,内容丰富,辅导性强,非常抢手。

记得我刚上初中时,需要买一本英汉字典,跑了几家书店都没买到,很是着急。后来听说佟楼的外文书店有售,就急忙赶到那,结果还剩两本,急忙买下一本。没想到几天后,从石家庄出差回来的父亲也给我带来一本。恰巧我同桌还没买到,便把那本字典转给了他。

当时,天津最火的书店当属百货大楼对面的新华书店,高台阶,大玻璃门,店面宽敞高大,庄重气派。它经营的书也很多,很全,顾客当然也是络绎不绝。记忆中,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体育报》组织过一次有关奥运知识的有奖竞赛,因为许多资料都要从书本上查找,这家书店每天人员爆满,还有许多青年人聚在书店门口对答案。那熙熙攘攘的场面成为当时和平路上的一道风景。

天津的书店先是受到图书批发市场的影响,后又在网上书店和新媒体的冲击下,逐渐走了下坡路。如今还在经营的实体书店已寥寥无几,而且到书店看书的人总比买书的要多。

作者:贵 翔

来源: 今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