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sd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如何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

有些人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或容易不知所措,那么他们可能会猜测这是否和过去遭受的创伤性经历有关。

创伤性经历,例如情感或身体虐待、情感忽视和意外事故等等。不同的创伤性经历对人的影响也会不同,但它们都可能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持久的影响。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数据显示,大约有十分之一的人会在其成长的某个时候,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另一种与压力相关的疾病称为“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可能在反复或长期暴露于创伤后发生——急性应激障碍可能在经历创伤事件后的第一个月发生。

创伤后应激障碍,尤其是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标志之一是难以控制你的情绪,这被称为“情绪失调”。

ptsd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如何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1)

什么是情绪失调?

情绪失调,也称为“影响失调”,是指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这意味着当你感到不知所措、焦虑或愤怒时,你很难安抚自己、让自己平静下来,并且在这些感觉出现后你会发现很难恢复到“正常”状态。

情绪失调的症状表现可能包括:

·突然的情绪变化;

·看似无缘无故的哭泣;

·无法平静下来或发现很难安抚自己;

·难以控制的强烈或不成比例的情绪反应;

·容易被情绪淹没;

·难以应对压力;

·冲动行为,如暴饮暴食、非理性消费等。;

·愤怒的爆发;

·物质滥用,如吸烟、酗酒或吸毒等;

一些情绪失调的人可能还会被诊断出抑郁症、焦虑症或双相情感障碍,这些心理健康问题通常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起发生。

ptsd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如何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2)

情绪失调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新概念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人类并非天生就具有控制情绪的能力,学习如何适当地调节情绪是每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童年时期。但是,在童年或青春期遭受创伤性经历会破坏这一过程,最终削弱你处理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有研究称,创伤性经历可能会以复杂的方式改变大脑。人类大脑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成发育,因此创伤性经历会对你的情绪控制部分的大脑区域产生重大影响。例如,201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有创伤性经历史的青年人在杏仁核中表现出更高的活动,而杏仁核就是负责处理情绪的大脑区域。

如果你在童年时期经历过创伤性事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成年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甚至可能会觉得自己在情感上被困在遭受创伤时的年龄。而“发展受阻”指的是创伤性经历损害了你发展完全成熟情感的能力。

发生这种情况时,你可能会使用孩子般的情绪反应来满足你作为成年人的需求,例如哭闹、发脾气和情绪低落等,而不是通过言语或行动来表达你的需求。

童年的创伤性经历可能导致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当你经历持续的创伤源而感到无力逃避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情况包括:

·持续的身体、性或情感虐待;

·长期的忽视;

·长期不稳定或不可靠的监护人,这可能导致父母化创伤;

·医疗创伤;

·生活在战区或其他不安全的环境中;

任何年龄的创伤暴露都会影响其情绪调节能力,但201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童年中期(6-10岁)可能是最敏感的时期。

即使是成年人,经历创伤性事件也会导致情绪失调和情绪退化。

ptsd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如何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3)

与情绪失调有关的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荣教授强调,除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也可能导致情绪失调。其中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也与外伤史有关。

1.双相情感障碍(也称“躁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障碍,涉及情绪的极端变化,这可以被认为是情绪失调的一种形式。

根据双相情感障碍的不同类型,可能会有:

·躁狂症:一种情绪高涨、精力过剩和自尊心高的状态。

·轻度躁狂症:一种类似于躁狂症但症状较轻的状态。

·抑郁相:情绪低落、疲倦和绝望的状态。

·混合特征:同时出现躁狂症和抑郁症的症状。

·精神病特征:有些人患有具有精神病特征的双相情感障碍,包括与现实失去联系,例如妄想或幻觉。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可能出现执行功能障碍,包括冲动控制能力下降、难以处理多项任务以及容易分心。

2.边缘性人格障碍

情绪不稳定是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标志性特征。这种情况包括:

·经历不稳定和强烈的情绪;

·不稳定的关系;

·不稳定的自我形象;

·为避免被遗弃而疯狂地努力;

·不适当或不相称的愤怒;

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诊断手册《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边缘型人格障碍被称为“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EUPD)”。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经常被误解和污名化的心理障碍,通常源于童年所遭受的创伤性经历。

ptsd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如何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4)

治疗和应对

尽管情绪障碍难以控制,但还是有各种方法可以帮助你走向康复。

·心理治疗:你需要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寻求帮助和支持,他们可以帮助你了解和处理你的情绪,帮助你学习应对技巧以改变你的情绪反应。

·认知行为疗法(CBT):这种疗法对于情绪失调的改善可能特别有效,因为它侧重于调整导致情绪困扰的扭曲思维模式。

·自我疗愈:这在处理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情绪失调方面也非常有帮助,它可以让你对自己的情绪有一种控制感和力量感,这可能会帮助你减少不知所措的感觉。

·冥想和写日记:它们可以帮助你在情绪和反应之间建立一定的距离。

·深呼吸放松技术:这可以抵消作为身体战斗、逃跑或冻结反应的副作用而经常发生的浅呼吸,减轻因情绪失调所引发的躯体方面的紧张感和症状。


参考资料:

·急性应激障碍.(nd)。

·Biskin RS等(2012)。诊断边缘性人格障碍。

·Dunn EC等(2018)。成年期创伤暴露和情绪失调的发育时机:是否存在创伤危害最大的敏感期?

·Dvir Y等人(2014)。童年虐待、情绪失调和精神疾病。

·Marusak HA等人(2014)。童年创伤暴露扰乱了情绪处理的自动调节。

·Rosenberg J.(2017)。ADHD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失调和执行功能障碍。

·van Dijke A等人(2018)。影响失调、心理形态分离和成人关系恐惧介导了童年创伤和复杂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关系,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无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