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商业化部门人员变动(快手建立事业部型架构)

快手商业化部门人员变动(快手建立事业部型架构)(1)

钛媒体APP从快手方面获悉,快手9月28日以内部邮件的形式,宣布了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并公布了各大事业部主要负责人,其中,被视作快手商业化元老的高级副总裁严强即将离职。

新的组织架构模式以事业部为闭环,替代了此前的职能型架构。

具体来看,内部邮件显示,主站产品运营、电商、商业化等在内的多个核心业务单元,经过此轮架构调整基本实现业务闭环;而包括研发、数据分析、PMO业务等在内的中台职能型部门中,涉及与业务强相关的,都将按加强业务闭环的方向,对应拆分至各业务事业部。

快手官方表示,改革组织架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业务组织运作的高效性和流畅性,以提供组织方向上的支撑。

截至9月28日收盘,港交所快手股价上涨5.65%,每股报价86港元,当前总市值为3577.73亿港元。

收拢多项业务,设立主站产运线

此轮组织架构调整中,快手正式设立了主站产运线,对主站产品部、运营部、用户增长部、游戏生态、搜索等业务进行收拢。官方称,这是为了打造有温度的社区生态。

此外,电商事业部、商业化事业部、国际化事业部、游戏事业部等四大事业部,至此也基本成型。

快手各事业部的负责人也最终确认。在部门和人员方面,原产品负责人王剑伟任主站产运线负责人,原X7业务负责人笑古任电商事业部负责人,原商业化业务负责人马宏斌任商业化事业部负责人。

快手官方表示,此轮调整,意味着快手将实现从职能型架构向事业部制架构转型。

职能型架构(Functional Structure)的核心特点,是公司自上而下按照相同的专业领域,把部门、中心等组合起来,比如苹果公司和早期的腾讯等;而事业部制架构(Divisional Structure)的公司,则是按照产品、服务、业务集群或利润中心来组建部门,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等。

快手相关负责人对钛媒体APP表示,公司十年来不断发展,业务在不断多元化,组织也在不断升级。公司在过去的几年中也积累了各职能行业领先的专业能力,夯实了支撑万人组织的专业能力。

“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通过转向加强事业部制的新型组织架构,进一步释放组织红利,让各职能‘能兵强将’更贴近业务一线,更贴近市场,让业务迭代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商业化元老严强离职,未来关注技术研究

此次调整中,快手商业化元老、原运营部负责人严强即将离职。

在全员邮件中,严强透露,因为个人及家庭原因,将在10月24日加入快手5周年之际,告别公司,去“拥抱另一种生活”,希望未来能把注意力,放在机器如何让人变得更聪明、更好的激发创造和表达,以及,其背后的核心技术研究上,如通用人工智能、无限算力和脑科学。

严强于2016年加入快手,历任算法工程师、商业化负责人、运营市场增长负责人,并在2020年12月成为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之一。

1988年出生的严强,是为快手商业化写下第一行代码的人,也是宿华早年创业的合伙人。严强以技术能力擅长闻名行业内,他曾是百度凤巢系统架构师,随后加入了阿里搜索部,2016年被宿华引入快手团队。2018年,快手正式启动商业化,由严强带领团队实现业务从零到一。

不过,去年5月,严强已经离开了他一手搭建的商业化团队。当时,快手进行了上市之后首次的组织架构大调整,主要涉及商业化、运营、产品等多个核心部门。其中,原运营负责人马宏彬与原商业化负责人严强调换岗位。

今年4月22日,以快手商业化为主题的“2021光合创作者大会”在广州召开。彼时严强还宣布,今年快手将在直播电商2.0时代,泛生活服务和平台社区和社交价值三个方向发力。

如今,半年时间不到,严强选择了离开工作5年的快手。对于严强的离职,快手两位联合创始人CEO宿华和首席产品官程一笑,在全员邮件中,感谢严强陪快手共同度过了5年时光,并对他数次临危受命迎难而上,对他的尽职尽责表示认可和感谢。

8月25日,快手发了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截至 2021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快手营收191亿元,同比增长48.8%;净亏损70.4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为378.9亿元。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李程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