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峰歌曲(用艺术宣传齐河)

一位马集的60多岁老大爷宁愿坐一两个小时的公交车也要找到他?

“俺是马集那边的,打小就喜欢捣鼓这玩意,但是小时候家里穷,没这个条件,这不从他们那听说,咱齐河那个谁冷厉害,俺就想着过来学学,几门早上(今天早上),俺在家里打完约(农药),就坐车来了,县城里边俺也不太认识,一道上打听了三四个人才找到这了……”一口地道的齐河话,却也能听出老大爷心里的激动。

翟峰歌曲(用艺术宣传齐河)(1)

此时,43岁的翟峰穿着一身利落的运动装正坐在办公室中,半头白发也没能掩盖住他那股子干劲儿,沧桑的脸上挤出一道笑容,正在津津有味的向我们讲述着他的经历。

当兵十年期间,只要一有时间就开始自己咂摸曲艺和乐器,一上手,就感觉触摸到了齐河的土地。2004年,他转业来到我县文化馆工作,到今天也有15年的时间了,上海、南京、滁州、武汉、平邑……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翟峰歌曲(用艺术宣传齐河)(2)

一说到这,翟峰老师的情绪更加激动了……回忆起平邑,那是最让他难忘的一次演出了,演出结束之后,突然身后一句“老乡,我也是齐河滴……”,让翟峰停住了脚步,熟悉的齐河口音让他在炎热的夏天感到了一丝清凉。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找了个小饭馆,两瓶啤酒,一盘花生米就聊了起来,这位老乡已是十年没有回齐河了,听朋友说有个齐河老乡也来参加这次演出,所以特意过来看看,因为“老乡”二字,两人之后的联系也从未断过。

翟峰歌曲(用艺术宣传齐河)(3)

身处异地,遇到老乡之后的幸福感让他有了感悟,他渐渐意识到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好的文艺作品,必须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与群众打成一片,

只有坚持不懈深入到生活的第一线,才能感受到群众的呼声,在生活中寻找真善美,在群众中发现时代风采,才能创作出更多接地气儿的作品,真正把齐河唱出去、走出去!

翟峰歌曲(用艺术宣传齐河)(4)

“农民也入上医保了,大病也能报销了,养老保险都全了,六十就能领钱了;咱们的社区更美了,有花有草有水了,楼房盖的更高了,马路修的更宽了,乡村处处景观了,旅游度假参观了……”

翟峰创作的这段山东快书,道尽了咱齐河现在的变化,新中国成立70年间,农民的收入快速增长,消费观念与时俱进,衣食住行都得到极大改善,消费水平飞跃式提高,大家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变的越来越丰富,幸福感也日益增强。

翟峰歌曲(用艺术宣传齐河)(5)

就拿马集镇那位60多岁的老大爷来说,坐公交一个多小时也要来县城里面寻找翟峰老师学习曲艺,为了感谢翟峰老师,身上里里外外的兜掏了个遍,十块的、五块的、一块的凑了一把……非要让翟峰老师收下。

翟峰老师不但没有收钱,而且还送给大爷一副快板,和一副表演山东快书用的鸳鸯板,后来大爷用矿泉水瓶装了两斤自己种的绿豆带来给他,以表心中感谢之情。

翟峰歌曲(用艺术宣传齐河)(6)

现在,翟峰一直坚持给孩子们上免费课,手把手的去教,左右手该怎么拿板,手指该怎么放,该怎么用力,怎么表演……从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培养孩子们,为的就是能够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在现场,翟峰老师还亲自为我们表演他的拿手绝活,用锯子演奏了《打靶归来》的精彩片段,确实是把我这个“门外汉”给彻底震撼到了,齐河锯琴“达人”这个称号果然名不虚传!

“身为一名齐河人,写家乡,演家乡,唱家乡,宣传家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群众文艺工作者感到无尚荣光和自豪,把党的方针政策指示精神和优秀的“精神食粮”传达奉献给更多的人,才不负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才不负广大人民群众对我的信任和喜爱,才不负我对故乡热土怀有的一片深情大爱……”,谈及未来,翟峰老师的语气更加笃定,信心满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今后的日子里相信翟峰老师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各项文化宣传工作中去,为建设美好齐河做出贡献。

《齐河赞歌》视频赞无法查看,可关注“齐河资讯”公众号进行查看!

满怀豪情唱齐河

这首写给家乡的歌

把齐河描绘的淋漓尽致

小伙伴们

请不要放过你的“在看 朋友圈”

给他们看看

齐河到底有多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