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的兄弟姐妹(1990年林青霞与远在河南的亲姐姐相认)

林青霞的兄弟姐妹(1990年林青霞与远在河南的亲姐姐相认)(1)

1984年,河南许昌的林莉,突然知道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大名鼎鼎的台湾女明星林青霞是自己亲妹妹。而且她的父母也远在台湾。这在她36年的人生中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一件隐情。为何林青霞有一个做山村教师的姐姐,而且姐妹俩的境遇竟是如此不同,这一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1

1948年,林莉的父亲林维良在军队中做军医,母亲麻兰英也在军中从事医护工作。同一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是一个女儿,名叫林莉。一家人欢天喜地,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林维良接着命令,部队要去台湾,当时林莉只有3个月大,肯定是不能与他们一起前往台湾。于是他们夫妇商量,把林莉送回山东莱阳老家,托付给父母照顾。

林青霞的兄弟姐妹(1990年林青霞与远在河南的亲姐姐相认)(2)

他们夫妇本来以为部队去台湾几个月之后就会回来,没想到,这一走就是40年。林维良开始仍然干着军医的工作,后来退休,就和妻子一起开了一间小小的诊所,之后也开过酒店,卖过衣服。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生活的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林维良夫妇,日夜思念着远在山东的女儿,但那时海峡两岸还没有通关开放,书信往来也不容易。所以他们也无法把女儿接回到身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与山东老家失去了联系。心中虽然牵挂着女儿,但想与老家取得联系一点办法都没有。

后来林维良夫妇又生下了儿子林成森,和两个女儿,林青霞和林丽霞。孩子们都很小,父母也没有告诉孩子们大陆还有一个他们的亲姐姐。父母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思念着女儿。

林青霞的兄弟姐妹(1990年林青霞与远在河南的亲姐姐相认)(3)

当年林莉被送到山东老家后,一直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祖父母家条件艰苦,只能给予林莉最普通的生活。再加上祖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常常生病住院,照顾孙女力不从心。老俩口心疼孩子,于是与林维良的弟弟林维云商量,把小林莉托付给林维云照顾,并嘱咐他一定要像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小林莉。

林维云家里很穷,但他心疼自己的侄女,毕竟血浓于水,于是二话没话,把小林莉接到了自己家中,把她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抚养着。

林莉小的时候,家里的条件很差,人口多,吃饱都很困难,更别奢望能吃上白面馍馍了。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也靠乞讨为生,所以小林莉从小营养不良,身体很差。

但海峡对面的林家三兄妹却过着富裕的生活,有漂亮的衣服穿,有可口的饭菜吃。

林青霞的兄弟姐妹(1990年林青霞与远在河南的亲姐姐相认)(4)

60年代初期,叔叔林维云为了一家人能吃饱饭,考虑再三,带着一家人从山东来到了黑龙江的一个煤矿工作,虽然辛苦,但还算是稳定。所以林莉就随叔叔全家在煤矿定居了。孩子们能吃饱饭,叔叔马上安排林莉上了学。但他们的离开,使得林维良与他们的联系彻底断开。

2

林莉乖巧懂事,学习努力,成绩非常好。21岁那年,她也加入了下乡的行列。下乡回来后她在城里做了一名小学老师。后经人介绍,她与钱深永相识。钱深永是一个知识分子,毕业于中戏,当时做着写剧本的工作。林莉被钱深永的才气所打动,没过多久,两人就恋爱了,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但好景不长,钱深永写的剧本出事了。他写的几个剧本被认定内容有问题,所以单位把他下放到河南许昌的农村工作。林莉在这个时候非但没有离开钱深永,还坚定地和钱深永站在了一起。钱深永到许昌半年后,林莉来到了许昌与钱深永结了婚。他们没有盛大的婚礼,只有一间茅草屋,但他们忠贞的爱情令他们倍感幸福甜蜜。

林青霞的兄弟姐妹(1990年林青霞与远在河南的亲姐姐相认)(5)

婚后,林莉在村里搭建了一间简陋的教室,当起了孩子王,她很开心和孩子们在一起,给孩子们传授知识。

时间不长,钱深永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被调回到厂里工作。这样林莉又追随丈夫回到了工厂,在厂幼儿园做了一名老师。

1978年林莉过着普普通通平淡的生活。而海峡面对18岁的林青霞在逛街时被星探发现,从此命运发生了变化。林青霞美丽的外貌、谦和的为人,高超的演技,使她迅速在两岸成了红得耀眼的明星。那时林莉看着海报上的林青霞,只知道她是一名家喻户晓的港台明星,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个女明星与自己有着血浓于水的血缘亲情。

林青霞的兄弟姐妹(1990年林青霞与远在河南的亲姐姐相认)(6)

林莉婚后生下了3个儿子,日子过得很艰辛,经济拮据。

这时,海峡两岸开始开放,互通友好。林维良试着与内地的亲人联系,因为林维云搬家不在原地了,所以没有任何消息。这时林维良的儿女们都已经长大,他们夫妇告诉孩子们,他们还有一个姐姐林莉在大陆。林青霞知道后震惊不已。

为了早日找到姐姐,一家人团聚,林青霞利用在内地拍戏的机会,托朋友打听、寻找,尤其在山东拍戏时更是格外上心。但由于姐姐早已离开了山东,所以一直没有任何消息。

1984年,林维良通过多方打听寻找,终于找到了林维云。他们通过书信来往,林维良知道女儿在河南许昌。林维云于是给林莉写了一封信,告诉了林莉的身世,并说明她的父母希望和她相见、相认,弟妹们也期盼着和她团聚。

林莉接到信后,被这个消息惊呆了。原来叫了那么多年的爸爸竞是自己的亲叔叔。亲生父母在台湾过着富裕的生活,自己的亲生妹妹还是红透海峡两岸的大明星。这一切让他有点眩晕,应接不暇。她无法面对这个事实。她恨他的父母为什么当年舍弃她让她受了这么多苦。但一切又不是父母的错,他们也是情非得已。爱与恨交织在一起,想和父母相认,但心中的怨恨又无法排遣。就这样她迟迟没有给林维云回信。

林青霞的兄弟姐妹(1990年林青霞与远在河南的亲姐姐相认)(7)

丈夫钱深永看到妻子承受这么大的伤痛和折磨心疼不矣,他劝妻子凡事要往好处想,当年父母也是不得已才把她留下来的,是历史造成的伤痛,父母也很心痛,找了她这么多年,现在终于找到了。毕竟血浓于水,不能让父母和她自己都再遗憾了。在丈夫的劝说和安慰下,她的心结打开了,她决定与父母相认,与家人团聚。

3

1987年11月28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林莉终身难忘。在机场等待父母,在茫茫人海中,她一眼就认出了亲生父母。这迟到了40年的一声“爸爸、妈妈”,让他们相拥而泣,这压抑了40年的感情奔涌而出。待情绪平稳后,他们互诉了这些年来彼此的生活。

林青霞的兄弟姐妹(1990年林青霞与远在河南的亲姐姐相认)(8)

林维良告诉林莉,林青霞本来准备一起来和姐姐团聚,但考虑到她一露面,媒体会纷纷追逐,会给家人的团聚带来麻烦,所以这次不能和姐姐相见,但她给姐姐送上了一台最新款式的照像机。林维良夫妇也给女儿带来了许多礼物,彩电、微波炉等等,做为补给女儿的嫁妆以弥补这么多年女儿缺失的爱。林莉陪父母在上海逛街、散步、一起吃饭、聊天,他们有着说不完的话,他们想把这40年遗失的爱都补回来。

上海之行之后,他们一家人准备回山东祭拜林莉的祖父和祖母。在酒店里,林维良和林维云相见了,兄弟两个老泪纵横。林维云向哥哥讲诉了林莉小时候的过往。弟弟为了林莉吃了不不苦。林维良想在经济上弥补一些钱给林维云,但林维云拒绝了。

林青霞因为是大明星,工作非常忙,暂时没有与林莉相见,但他们通过书信联络感情,互诉衷肠。林青霞常常给姐姐寄自己的照片,每次在信结尾的地方都会写上“纸短情长”四个字,以表达对姐姐的思念和情义,以及想早日相见的愿望。

林青霞的兄弟姐妹(1990年林青霞与远在河南的亲姐姐相认)(9)

1990年,林青霞在东北拍《红尘滚滚》,与姐姐林莉约定了见面。姐妹两一见面就紧紧拥抱在一起,接着林莉细细端详着妹妹,满眼都流露出欢喜和疼爱。林青霞拍完戏后,就陪着姐姐说话,拉家常,从姐姐的口中了解了姐姐的生活,知道姐姐受了很多苦。她想帮助姐姐,但姐姐表示,能够和妹妹相见她已经非常开心了。

林莉在长春陪了林青霞一周,所有的一切都是妹妹安排的,妹妹给订的酒店,安排姐姐到高档餐厅就餐,林青霞挽着姐姐的胳膊有着说不完的话。看到姐姐的头发长了,特意找来了理发师,给姐姐做了造型。姐妹俩看着镜子中两个长相相似的姐妹,心中无限的感慨和甜蜜。

林青霞的兄弟姐妹(1990年林青霞与远在河南的亲姐姐相认)(10)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们舍不得分离。

林莉回到许昌后,生活恢复了正常。林青霞经常给姐姐写信关心姐姐的生活,她告诉姐姐不必为了生活太过劳累、奔波,她会养姐姐一辈子的。但姐姐林莉拒绝了。姐姐不想接受别人的馈赠,她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她想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林莉和家人相认后,没有和家人要过一钱一物。妹妹林青霞常问姐姐缺什么,她买给姐姐。但林莉总是说什么也不缺。后来林青霞携全家移民到美国,她想带姐姐一起到美国生活。一是因为姐姐的签证迟迟没有办下来,再者姐姐也表示不想到美国去生活。所以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林青霞心里过意不去,要在上海给姐姐买套房子,姐姐坚决地拒绝了,表示坚决不会收。

林青霞的兄弟姐妹(1990年林青霞与远在河南的亲姐姐相认)(11)

林莉在1990年下岗后每月拿着450元的退休工资,与丈夫一起住着50平米的老房子。屋子的角落里堆着父母给她补买的嫁妆。

写在最后

回顾林莉的一生是平凡而曲折的,艰辛而甜蜜的,不幸而又温暖的。她平凡如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工作、结婚、生子。她身世曲折,却有一个耀眼的明星妹妹。她从小与父母离散,吃尽了苦头,因此艰辛,但却得到了祖父、祖母和叔叔一家人的疼爱。她从小失去父母是一件不幸的事,但最终能与亲生父母团聚,不能不说是一种温暖的结局。如今她与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安度晚年,平时能与林青霞弟妹们打个视频电话,交流问候彼此,这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