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安知鸿鹄是什么意思(燕雀与鸿鹄)

燕雀与鸿鹄司马公在他的无韵之离骚《史记》之《陈涉世家》之中写道:,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燕雀安知鸿鹄是什么意思?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燕雀安知鸿鹄是什么意思(燕雀与鸿鹄)

燕雀安知鸿鹄是什么意思

燕雀与鸿鹄

司马公在他的无韵之离骚《史记》之《陈涉世家》之中写道: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 ,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从此,这位陈先生的一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便成了一些人的口头语,凡是那些有些知识,又有些抱负的人便常常用这句话作为自己的的感叹,以示自己的志向,说明自己有很高的抱负,很大的志向,而眼前的这些人是没法理解的。自从《史记》问世以来,我想这句话可能被人引用了两千多年,这两千多年来,谁也没有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谁也没有去推敲这句话背后隐藏的问题。

诚然,燕雀是不能理解鸿鹄之志的,鸿鹄是什么?鸿鹄是天鹅,相对于燕雀可谓是大也,天鹅可一飞千里,同时又是高洁的象征,每天生活在方寸之间的燕雀怎么能和天鹅相比?每天只是在田间地头捕获一些小虫进食的燕雀怎么能和天鹅相比?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可说:鸿鹄安知燕雀之趣哉!鸿鹄有鸿鹄的志向,燕雀有燕雀的乐趣。在鸿鹄看来,燕雀天天跳跃于田间地头,于方寸之间,能见过什么样的大世面?然而在燕雀看来,你鸿鹄不也是为了吃顿饭吗?飞那么远值得吗?即便是如庄子所说: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一飞便是九千里,又能如何?最后不还是得回到大地上来吗?而燕雀天天跳跃于田间地头,其乐陶陶, 其乐融融,这是鸿鹄没有办法体会的。于是,我们说,大有大的乐趣,而小有小的奇妙,这是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不能用大来代替小,更不能说小的便不好。其实,关于此,庄子早就说得很明白了,在其开篇《逍遥游》里讲的便是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但我们到现在还是不能领会庄子所说的精髓。

说到这里,便引出一个问题,关于志向与情趣的问题。那就是每个人在志向上不一定要大,如果每个人都想当皇帝,那么这么国家肯定要出问题,那会纷乱不息。即便是不当皇帝,也不一定要有很大的志向,因为一件大事往往并不是一个人的能力做成的,而是一部分人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与时代、社会、家庭、能力、才气、机遇是紧紧相连的,因此,志向大往往是不能实现,从而在一种虚妄中度过一生,这是很可怕的。而志向小一些,便可能从容实现,从而生活的可能很充实,让你的一生很有成就感。但是,志向小并不是说你生活的一切便都小了,并不是你的生活情趣也要小也要低。不是,在情趣上,一定要高雅,不能因为自己的志向小便把自己的生活情趣也随之而降,这是很可怕的,如果是那样,那么这个人生将是一个很无趣的人生。高山流水,不一定全在庙堂之上,下里巴人,不一定全在村野之中。不能因为志向小而去吃喝嫖赌,而琴棋书画也不是志向大的人之专属。同样,志向大的人也能成为一个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人,而志向小的人则完全可能是一个高雅之士。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李斯,作为李斯,位居高位,不能不说此人的志向之大,也不能不说他没有实现他小时的志向,但他的情趣却令人作呕,那就是他那个有名的说法,仓鼠与厕鼠。其结果是落了个腰斩的下场。

时至今天,每每看到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心头便隐隐作痛,因为其龙其凤,在中国都是一种虚妄,一种虚无,让孩子去追求一个虚无的目标,这不是害孩子吗?但总有人乐此不疲。因此,我觉得最好是志向不可大,情趣不可低,特别是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这犹为重要。还有,劝一些人别再动不动就用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来表现自己的大志,殊不知,这可能是最为无能的一种说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