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日落叶渐寒昼短夜长(藏着故园念的是故人)

秋分日落叶渐寒昼短夜长(藏着故园念的是故人)(1)

文|秦延安

吃了月饼,秋分就来了。

田里的庄稼开始陆续回家。场院里的大豆在日光中破壳而出,绿豆、红豆紧随相伴,大小豆子,五颜六色,满地滚圆,晃得人眼花。比胳膊还粗的玉米,神气十足地站到了屋顶、树杈上,金黄耀眼。红红的辣椒,挂在檐前屋后,一串串的鲜艳,毫不逊色于院中树上,正在日益变红如灯笼的柿子。谦卑的稻谷还在田地里,随风起舞,等待锃亮的镰刀最后的召唤。棉花裂开了嘴,一朵一朵的白,如天空中的云朵。田间地头,院里院外,农人的脚步是轻盈的,欢快中隐藏着喜悦,沉稳中携带着丰收。

秋风秋阳中,田野裸露了肌肤,还原了本来的面目。一垄一垄田沟里,在阴阳相半、昼夜均等的二分秋色中,麦子孕育着新的希望。《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八月中……解见春分”。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即为“半”之意,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时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从此,天将由日长夜短,逐步变为日短夜长,气候也由热转凉。

秋分平分了秋季,日夜达到了均衡。日不再那么灼热,夜不再那么凄寒。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丹桂飘香,蟹肥菊黄,这样美好宜人的时节也只有秋分才有。此时正是踏秋的好时光,既可行走天南海北,亦可登山看水。秋山自如,缘于苍穹的辽阔无邪;秋水深沉,缘于池塘的浓如墨绿。“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霄日色胜春霄,万里霜天静寂寥。”除了郊游,还可送秋牛、吃秋菜,亦可放风筝、粘雀子嘴。虽然南北风俗、城里乡下,各不相同,但祈求的都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没有了雷、虫骚扰的大地,并没有沉寂,于是一场秋雨便裹着一场寒,款款而来。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人的衣着起居也变的早晚有别。《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中国人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寻求的是“阴平阳秘”。

当然这种阴阳是很难保持均衡的,就像在同样的秋分,各人的感觉和心境也是不同的。

秋分日落叶渐寒昼短夜长(藏着故园念的是故人)(2)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诗人马戴羁旅他乡,忽见落叶纷披,秋气袭人,孤灯独坐,情思顿生,那秋中藏着故园念的是故人,思乡的情愫便日益均增。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贾岛听着松下叮咚的泉声,看着头顶夜风吹走浮云露出的皎洁月光,心里满是碰见友人的喜悦,秋分之夜的静寂与欢喜跃然纸上。

大才子苏轼的心境,在每一个秋季也不尽相同。在他的笔下既有色彩斑斓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有往事如烟不可追忆之苦,“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还有人生如梦不堪回首的浩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秋分之后的清冷、萧瑟、寂寥、悲凉、质朴和大度、稳重、洒脱、温和、宽容,是人生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写照。

秋分,是自然界的临界点,一变将生。秋分,是岁月的补丁,让你把日子的根,远远地缝住,在默数时光中,品味人生的滋味。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