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人物(为梅兰竹菊寻找代言人)

李大嘴 大嘴读史

麻将里的四个混——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历代文人翻来覆去再三歌咏,有的纯粹写实,有的借物言志,随便找找相关诗文,数量是以万来计算的。

其实,把四君子放在一起,要感谢一个名叫黄凤池的明朝人,他搞了一本《梅竹兰菊四谱》,从此,四君子就相提并论了。

梅兰竹菊人物(为梅兰竹菊寻找代言人)(1)

中国的文人,喜欢给实在的东西添加人文色彩,指东打西、指桑骂槐,套路很深。

从历史上看,“四君子”都有自己的代言人,提到“四君子”中的任何一个,就会想起对应的文人。

虽是一家之见,却也别有趣味。

梅代言人——林逋。

这个选择是让人很犹豫的,因为林逋的知名度并不是那么的高。

林逋是北宋时期的隐逸诗人,著名的典故“梅妻鹤子”,就是出自他的经历。

林逋一辈子不肯当官,也不娶老婆,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跑到西湖边上,在孤山上造了个小房子,种了很多梅树,还养了两只仙鹤,悠哉游哉。

林逋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于是就有了“梅妻鹤子”的说法。

梅兰竹菊人物(为梅兰竹菊寻找代言人)(2)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道:“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仙鹤充当了消息树的角色。

林逋有一首诗,名为《山园小梅》,其中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仅把幽静环境里梅花的清影和神韵写绝了,而且还把梅品、人品融汇到一起,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这也是林逋当选代言人最重要的一个砝码。

事实上,有资格代言梅花的还有两个人。

一个是南朝诗人鲍照。鲍照有一首不那么有名的诗《梅花落》,是诗歌史上最早赋予梅花人文内涵的诗歌。

另一个是南宋诗人陆游。陆游关于梅花的诗词作品足有百多首,恐怕是写梅花最多的文人了。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兰竹菊人物(为梅兰竹菊寻找代言人)(3)

兰代言人——屈原

如雷贯耳的屈原,在作品中写得最多的植物就是兰。

在《离骚》、《九歌》、《九章》等许多诗篇中,屈原都写到自己如何滋兰、佩兰、纫兰、搴兰、刈兰,反复吟唱。不强求去理解那么多生僻字的含义,反正记住一点,屈原跟兰花杠上了。

最出名的当属《离骚》中的“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用兰花作为身上的小挂件,显示自己品德高尚,洁身自好,不和世俗同流合污。

此外,“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等等,在屈原的笔下,兰花是君子,德行高洁,屈原不断地借助兰花,来强化凸显自己的人格。

梅兰竹菊人物(为梅兰竹菊寻找代言人)(4)

竹代言人——郑燮。

郑燮就是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

这个代言人的当选也有一番挣扎。

最终让大嘴做出决定的是郑板桥那首著名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通过歌咏立根破岩中的劲竹,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梅兰竹菊人物(为梅兰竹菊寻找代言人)(5)

郑板桥画竹是一绝。

《清代学者像传》说他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为竹“传神写影”。他自己也说:“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通过细致观察和创作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算是画竹方面的集大成者。

如果不是这首诗,大嘴最初的选择是苏东坡。

苏东坡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在《於潜僧绿筠轩》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梅兰竹菊人物(为梅兰竹菊寻找代言人)(6)

苏轼还发展了画竹的方法,纯用水墨渲染,为画竹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此外,“竹林七贤”貌似也有代言的资格,算是组合代言。

菊代言人——陶渊明。

陶渊明一生爱菊,与菊结下不解之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诗就此奠定陶渊明菊花代言人的地位。

陶渊明的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植物就是菊。“秋菊盈园”“松菊犹存”“芳菊开林耀”“秋菊有佳色”等诗句,实实在在地说明他对菊花的钟爱。

冷淡之趣、隐逸之风、卓尔不群、清风高洁,说的是菊花,也是陶渊明自己。

梅兰竹菊人物(为梅兰竹菊寻找代言人)(7)

不过,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却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庄稼把式。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出晚归侍弄庄稼,结果呢?“草盛豆苗稀”,野草丛生,比正经种的豆苗还多。

幸亏菊花好打理,还有野菊花啥的,如果是娇贵的牡丹,估计陶渊明根本种不活,呵呵。

想听听大家的看法,你们心中梅兰竹菊理想的代言人是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