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基础理论(每日一学临床)

第十七篇 精神、神经系统

第一章 神经病学概论

考点一 运动系统

神经系的运动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上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小脑系及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又称锥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四个部分:上、下、外、小。其中常考的是上和外)。

1.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又称痉挛性瘫痪或中枢性瘫痪。其特点为: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肉不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神经病学基础理论(每日一学临床)(1)

★需要注意:1岁以下婴儿由于发育不完全,也会出现Babinski征阳性。昏迷、深睡、服用大量镇静剂之后也会出现。

2.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临床表现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又称弛缓性瘫痪或周围性瘫痪。

神经病学基础理论(每日一学临床)(2)

此表格着重记忆肌张力和病理反射的区别。

3.锥体外系统损害

锥体外系统病变所产生的症状有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两类。(这个知识点几乎是每年必考。)

(1)锥体外系性肌张力增强 又称肌强直,是伸肌和屈肌均增强。像弯曲软铅管样的感觉,称铅管样强直。肌强直兼有震颤者,当伸屈肢体时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上出现断续的停顿,称为齿轮样强直。

(2)震颤它是人体某一个或多个功能区的节律性、不自主运动。震颤可分为静止性震颤,位置性震颤,动作性震颤。

1)静止性震颤 指在肢体完全被支撑消除重力影响下,并且相应肌肉没有自主收缩时产生的震颤。

2)位置性震颤 指肢体或躯体某一部位抵抗重力而维持某种姿势时发生的震颤。

3)动作性震颤 指发生在肢体任何形式的运动中的震颤。

(3)舞蹈样动作是一迅速多变、无目的、无规律、不对称、运动幅度大小不等的不自主动作,可发生于面部、肢体及躯干,如挤眉弄眼、伸舌牵嘴、歪唇、耸肩、转颈、上下肢舞动或伸屈手指等动作。做自主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消失。

(4)手足徐动是手指或足趾间歇的、缓慢的、扭曲的、蚯蚓蠕动样的伸展动作,指趾呈现各种奇异姿态,如手呈“佛手”样。

(5)肌张力障碍 是一组由身体骨骼肌的促动肌和拮抗肌不协调地、间歇持续地收缩造成的不自主运动和异常扭转姿势。颈部肌张力障碍称为痉挛性斜颈。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称为扭转痉挛。

(6)抽动症 是反复而突然发生的、迅速的、固定或游走的,非节律的不自主运动或发声,如眨眼、急速耸肩等。在一定时间内能控制。

4.小脑损害

小脑病变临床表现有:主动运动时的共济失调,如站立不稳、摇晃欲倒(称Romberg征阳性);行走时两脚分开、步态蹒跚、左右摇摆,称醉汉步态。睁眼并不能改善此种共济失调。因发音肌的共济失调,患者出现暴发性言语,语音不清,且言语缓慢,断断续续不连贯,犹如吟诗状,故亦称“吟诗状言语”。

由于对运动的距离、速度及力量估计能力的丧失而发生“辨距不良(dysmetria)”,导致“动作过度”。检查时可发现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动作、指误试验等呈不正确、不灵活或笨拙反应,且写字常过大,反跳试验阳性。

考点二 感觉系统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1)周围神经 病变侵犯远端的周围神经末梢,故产生肢体远端对称性完全性感觉缺失,呈手套袜子形分布,可伴有相应区内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见于多发性神经病。

(2)后根脊髓后根受损,出现相应节段区域内的感觉障碍,常伴有相应后根的放射性疼痛,称为根性疼痛。如脊髓髓外肿瘤、椎间盘脱出等。

(3)脊髓横贯性脊髓损害,出现损害平面以下全部感觉丧失,同时有截瘫或四肢瘫、大小便功能障碍,如脊髓炎、脊髓压迫症等。脊髓半切损害,又称布朗-塞卡综合征,表现为损害平面以下病变侧深感觉障碍及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对侧痛温觉障碍,见于脊髓创伤、髓外肿瘤等。

(4)脑干 延髓外侧病变由于损害脊髓丘脑侧束及三叉神经脊束、脊束核,故出现病变侧面部及对侧半身痛温觉缺失,称为交叉性感觉障碍,如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5)丘脑病变引起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缺失。

(6)内囊内囊受损常有临床上所说的三偏征(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和偏盲),主要见于脑血管病。

(7)皮质 大脑皮质感觉中枢在顶叶中央后回及旁中央小叶附近,它们支配躯体的关系与中央前回运动区类似,也是自下而上依次排列,即口、面、手臂、躯干、大腿以及小腿,小腿和会阴部位于半球内侧面。

考点三 脑神经

脑神经共12对,记忆口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