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作饲料每亩收益翻番)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超过1.1亿亩,居世界第二。传统种植油菜,主要取籽榨油,由于当前油菜籽国内外价差悬殊,国内油菜生产效益并不高,如何提高油菜种植收益呢?

近日,根据今年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为科学指导今年油菜秋冬种生产,农业农村部油料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提出2020–2021年度油菜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其中一大亮点是,为拓展油菜用途,提高综合效益,指导意见推荐了“一菜多用、一种多收”4种方式。对此,结合公开报道资料,这里作一解读。

其一,大力发展观花油菜。

指导意见指出:在城郊及旅游资源丰富地区,通过种植不同花色品种、设计景观图案、延长花期等方式,发展观光旅游、养蜂产业。

如何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作饲料每亩收益翻番)(1)

解读:油菜因其花色鲜艳,花期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因此一些乡旅和景点开始推广种植观光油菜,观光油菜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作为观光油菜,人们一般选择花期偏长、株高适中、不同熟期的高产稳产品种。种植时将不同熟期、不同花色品种分区域规模化种植,这样可延长花期,增加旅游收入。而科研人员也不断发力观光油菜的培育。经过4年多的科研攻关,江西农业大学青年教授付东辉团队已培育出38种彩色油菜花,其中13种颜色达到稳定效果。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张冬青则耗费十余年时间,研发出一款可三季开花的油菜新品——迎春一号。该品种通过育种技术,破解了油菜只能通过低温春化、在春天开花的难题,可以在秋、冬、春三季开花,花期能长达3个月。冬季里观赏油菜花,不再是梦想。

其二,发展绿肥油菜。

指导意见提出:种植营养生长旺、茎叶产量较高的品种,在前茬播种(移栽)前10–15天粉碎翻压还田。

如何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作饲料每亩收益翻番)(2)

解读:绿肥是我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宝贵遗产,20世纪80年代以前,绿肥还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氮素、有机肥料和饲料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加之收益不高,绿肥种植面积这些年急剧下降。虽然油菜作绿肥有着其他绿肥不具备的优势,但由于一般油菜品种株型高大、茎秆粗壮坚硬等原因,存在腐解慢、翻压难等问题。针对此,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在全国率先选育出油菜绿肥专用品种——油肥1号、油肥2号。目前,油肥系列品种以稻—稻—油菜绿肥、中稻或一季晚稻—油菜绿肥模式在湖南水田推广应用,初步实现了油菜绿肥的回归。

其三,推广“菜油兼用”。

指导意见提出:选用早发、再生能力强的高产早熟品种,早播早栽,薹高30–40厘米时,摘取主茎顶端15厘米左右菜薹作蔬菜,利用分枝生长收获油菜籽。

如何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作饲料每亩收益翻番)(3)

解读:油菜苔即油菜的嫩茎叶,是人们餐桌上一道美食。河南信阳市农科院目前在该市推广的油菜品种就是甘蓝型油菜。甘蓝型油菜由甘蓝和白菜经过杂交加倍进化而来,不仅清香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硒、钙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蔬菜。而在2019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率领的科研团队,培育出全球第一个“硒高效”蔬菜——杂交油菜苔新品种“硒滋圆1号”。该品种种植技术与种植菜苔类似,播种后2个月即可采摘,一次种植可采摘3-4茬,亩产油菜苔量可达600公斤-800公斤,配套密植栽培措施可实现更高产。

其四,推广饲料油菜生产技术。

指导意见提出:宜选用硫苷含量低、青饲产量高的“双低”饲料油菜品种。根据饲喂方式和加工要求,在蕾薹期至角果形成初期进行机械采收。

如何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作饲料每亩收益翻番)(4)

解读:冬季是青饲料缺乏季节,让油菜“改行”喂牛羊,效果如何呢?贵州省农科院油菜所研究员杜才富团队顺势而动,自2018年筛选出高蛋白甘蓝型油菜作为饲草,育成了三个蛋白饲料油菜新材料及两个蛋白饲料油菜新组合。经测定,其植株粗蛋白(干基)含量最高达到26.92%。油菜青饲料市价一吨300元左右,一亩田收获5吨就能有1500多元的收入。此比收油菜籽收益几乎翻了番。通过密植和多次收割,还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对于上述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技术,实现“一菜多用、一种多收”,提高种植效益,你怎么看?你有何更好提高油菜综合收益的妙招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