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土司城(昔日割据一方的)

2015年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由湖南永顺老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囤和湖北唐崖土司城共同组成的“中国土司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此之前,恐怕很少人知道“土司”是何方神圣,现在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那些曾经隐没于深山的“土司秘境”,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真正的土司城?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真正的土司城(昔日割据一方的)

真正的土司城

2015年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由湖南永顺老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囤和湖北唐崖土司城共同组成的“中国土司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此之前,恐怕很少人知道“土司”是何方神圣,现在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那些曾经隐没于深山的“土司秘境”。

在贵州高原深山密林中的土司军事城堡 海龙囤遗址。张江涛 摄

“土司制度”的兴衰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存在过多种政权形式。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曾经历过数百年的“土司制度”就是其中之一。中央政权通过这种“以土官治土民”的制度,实现对西南地区的有效管理。

湖北恩施土司城是一个园林式景点,重现了昔日土司城的繁华景象。马耀俊 摄

有鉴于此,在元、明、清等朝代,中央政权推行了“土司制度”。这种制度是由中央委任当地民族首领担任世袭的长官“土司”。元朝的土司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 3 种武官职务。明朝起增加了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 3 种文官职务。土司在服从朝廷的前提下,对部族“齐政修教,因俗而治”。

然而,由于“父传子、子传孙”的世袭制,使土司势力逐渐坐大,成为割据一方的“土皇帝”。有些土司仗势欺压百姓,有些则是家族内争权而互相残杀,有些甚至造反作乱对抗朝廷。为了解决土司割据的日久积弊,明清两朝的帝王开始设法整治土司制。清朝雍正时期,国力强盛,中央政府已经有足够力量加强对边远地区的统治,于是恩威并用地推行“改土归流”,即由中央选派“流官”(因“任期限定”而流动性颇高的官职)直接管理边区的政务。实行“改土归流”之后,中央集权得到了巩固,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也进一步加快。

尽管土司制度在清朝废止了,但其衍生的土司文化,对中国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留下了多个文化遗址。列入世界遗产的 3 处土司遗址均为土司制度鼎盛时期的突出代表,它们各自见证了土司时期不同区域的 3 段传奇历史。

中国最大的土司遗址 湖南永顺老司城

老司城现存的一座土家族宗祠,具有明清建筑风格。陈一年 摄

彭氏土司世代效忠中央朝廷。在明朝,彭氏土司曾回应朝廷遣派军队东征抗击倭寇,为国立下大功。清朝雍正六年,彭氏末代土司彭肇槐接受朝廷招抚,带着子孙离开湘西,回祖籍江西定居;土司城改为由流官统治,从此永顺土司政权宣告结束。

永顺老司城遗址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园内已出土、征集各种文物 6,680 件。要瞭解古溪州彭氏土司的传奇历史,一定要到老司城博物馆看看。遗址和博物馆全面反映了西南地区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并且体现了湘西土家族(湖南省西部)的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永顺老司城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土司城遗址。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城以东 20 余公里的麻岔乡司村,这一带是土家族聚居地。灵溪河畔的山坡就是老司城遗址所在。

在老司城遗址发现卵石环城道路、环城排水系统、城内建筑护坡等丰富的遗迹,图为石砌的水渠。陈一年 摄

这座古城是土司王朝的古都,古溪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遗址范围达 534 公顷,呈“三纵五横”的棋盘式布局,分布着居民区、衙署区、土司家族生活区和祭祀、文教、手工业等功能的聚落。

这些聚落建筑大部分已坍塌,剩下墙基而已,但是仍然可见清晰的石筑道路、沟渠等。当地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史书所载“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随着考古发掘而得到印证。显而易见的建筑是紫金山的土司古墓群,明代著名土司彭显英、彭冀南等人的坟墓至今尚保存完好。

以老司城为统治中心的彭氏土司政权,始于后梁开平四年(910 年),直至清朝雍正六年(1728 年)“改土归流”而止,经历了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历时 818 年,世袭 28 代,共有 35 人出任刺史或土司。在鼎盛时期,彭氏土司政权辖20州,范围涉及今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重庆、云南等省市,俨然“西南之王”。

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 年)的“溪州铜柱”是老司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陈一年 摄

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老司城博物馆地址: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村交通:到灵溪镇后乘景区公车至灵溪河渡口,再乘船到遗址。电话: 86 74 3523 9002营业时间:9am-5pm网址:www.lscbwg.com

土司军事堡垒 贵州海龙囤山城

兀立在贵州高原崇山峻岭上的海龙囤是另一种土司城,是一座极险要的军事城堡。海龙囤位于黔北大娄山东支(今贵州遵义以北 90 里),是古代播州杨氏土司的军事防御城堡,始建于宋代,集中使用于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末)。

晚唐时,南昭国乘唐朝衰落而占据了播州(辖境主要在今贵州遵义),太原曲阳人杨端率军击败南昭军队,于唐朝干符三年(876 年)夺播州自立,成为一个世袭播州刺史的家族政权。历经两宋与元朝统治后,杨氏统辖 19 个长官司和广大苗族部落,范围遍及今贵州东北部和重庆的一部分。

在龙岩山悬崖边的一座险要堡垒。李有祥 摄

明朝时,杨氏政权经过数百年发展,在播州前后历经 29 代,被视为“苗疆土司”。到隆庆六年(1572 年),杨氏政权最后一任首领杨应龙继承播州宣慰司及都指挥使衔。杨应龙居功自傲,遂于万历十八年领军对抗朝廷。恰巧此时明朝正值多事之秋:首先要镇压宁夏博拜的叛乱;接着日本丰臣秀吉派兵杀入朝鲜,明政府要出兵抗倭援朝,无力抽身讨伐杨应龙。直到朝鲜战事完结,明朝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年)发兵 32万西征播州,才彻底灭了杨氏政权。这就是著名的“播州之役”,史称“明神宗三大征”之一(1592-1600 年间万历皇帝发动的 3 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包括宁夏之役和朝鲜之役)。

海龙囤有多座坚固的城门,这是位置最高的“朝天门”,保存相当完整。陈一年 摄

笔者经历一整天艰辛的旅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攀上险峻的龙岩山,探游构筑于山峰上的天险要塞海龙囤。这是一座设计完备的军事工程,山顶海拔约 1,350 米,四面都是悬崖,只有西南面有一条山脊与后山相连接。海龙囤分内城和外城,现存近 5.6 公里长的城墙,设置了多处坚固城关和城门。关前的道路也筑得比别的山路难行,石阶每级高达半米,须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如此艰险,难怪杨应龙有胆量对抗 30 万朝廷大军。

海龙囤是构筑于崇山峻岭上的天险要塞。张江涛 摄

上到山顶,又是另一番天地。这里是平阔的台地,可见到曾经作为土司衙署和住所的王宫建筑基础,这片大型建筑群称为“新王宫”,在“播州之役”时已被烧毁。另外其下方还有老王宫遗址。海龙囤遗址分布范围约 160 公顷,除了军事建筑外,还包括在此长期生活需要的农业和生活设施。

然而,占山为王、长期割据终究只是妄想。万历帝派都御史李化龙兼任兵部侍郎,兵分 8 路进攻播州。明军势如破竹,杨应龙退守海龙囤山城。明军会师于海龙囤下,轮番进攻,杨应龙令士兵以滚木、礌石阻挡。苦战两个月,海龙囤终被攻破,杨应龙知大势已去,焚毁宫殿后携妻自杀。平定播州全境后,明朝实行“改土归流”,苗疆才重获太平。

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地址:贵州省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囤村交通:在遵义茅草铺客运站乘往高坪方向的车;到高坪后转乘到海龙屯的专线车(5RMB/1SGD,车程 20 分钟)。到景区后,徒步 2-3 小时上山达遗址。电话: 86 851 2895 5565营业时间:8:30am-6pm网址:www.hailongtun.com

偏安一隅 湖北唐崖土司城

相比之下,唐崖土司是次一级的地方政权。它与前两处高等级土司遗址的组合,有助于展现土司制度层级的完整序列。

唐崖土司城址入口。陈一年 摄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咸丰县唐崖镇的郊外,古属施州范围,主要族群为土家族,元末起由覃氏土司世袭统治,管辖领地约 600 平方公里。唐崖覃氏是蒙古族后裔与当地土著融合演变而来,是鄂西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典型例证。

现在看来,唐崖土司城更像处在偏僻山野的一片隐世庄园。唐崖土司城背靠玄武山,面临唐崖河。沿着弯曲的石阶小道,穿过密林,来到一片开阔坡地,赫然看见一道华丽的石碑坊,上刻庄严大字“荆南雄镇”。这才让人想到,此地曾有不凡的过去。

唐崖土司陵墓气势不凡,像是一所仿木结构的石筑行宫。陈一年 摄

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鼎盛于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 年),废止于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 年)的改土归流,历 16 代共 18 位土司,计381年。

鼎盛时期的唐崖土司城占地 100 余公顷,比北京紫禁城的占地面积(72 公顷)更大。当年的“三街十八巷”,如今依稀可辨。史料上所述的衙署、钱库、书院、营房、跑马场、官言堂、御花园、万兽园及 8 大寺院等等,则已难觅踪影了。最显眼的建筑是“荆南雄镇”石牌坊,如今成为“镇城之宝”。

昔日的唐崖土司城已化作一大片田园,只有石牌坊告诉后人这里曾是“荆南雄镇”。张江涛 摄

此牌坊是明朝熹宗皇帝赐予唐崖第 12 世土司覃鼎的。唐崖土司历来以武功高强着称,先后 14 次被朝廷征调,多次褒奖,赐建土司王城。明朝天启年间,覃鼎奉命率兵征讨渝城(今重庆)的叛乱,屡立战功。天启三年(1623年),明熹宗为表彰覃鼎,颁授大坊平西将军、赐建石牌坊,并授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8字。覃鼎因此成为唐崖土司的一代天骄,他带领唐崖土司城进入了鼎盛时期。

在土司城遗址北面高地上,有多座土司陵墓,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土司王陵。建筑气势不凡,全是选用上等石料建造,像是仿木结构的行宫,上面还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图案,显示了当时土家族工匠精湛的工艺水准。

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交通:在恩施舞阳车站乘车到咸丰,在咸丰汽车站转乘到唐崖的车。到唐崖镇后乘景区摆渡车抵达遗址。电话: 86 71 8845 8166营业时间:8:30am-5pm

Travel Tips

土司遗址位于湖南、贵州和湖北 3 省交界处,可乘中国航空、中国南方航空等到湖南张家界、贵州贵阳或湖北宜昌(均需转机),抵达后再包车到各个遗址。

本文转自《畅游行》2018年9月号,由我方授权发布。陈一年、张江涛等/图 陈一年/文声明: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