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通俗版本:品味经典名著国富论

#我在头条搞创作#品味经典,照亮人生!各位少爷们、小姐们好,我是洛王府的侍读,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关于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故事。《国富论》的发表与出版被誉为“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新纪元或者说是一场革命”,这是为什么呢?

书名:国富论

作者:亚当·斯密

字数:110万字左右

国富论通俗版本:品味经典名著国富论(1)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经济学的创立者,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官员家庭,自幼聪明好学,14岁便进入大学里面学习。在大学的学习期间,受到哲学上自由主义精神的影响,导致后来亚当·斯密在研究经济学的时候,把自由主义和经济学相结合起来,公开发表自由主义经济的主张,为后来写《国富论》打下了基础。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而《国富论》的创作时间正值工业革命的前夕,尽管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已经完成,但由于封建势力在政治上占有统治地位,封建经济存在大量残余,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相关的理论来支持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国富论》就这样诞生了。

《国富论》分为上下两卷,共五篇三十二章。在正文开始之前,斯密明确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通俗版本:品味经典名著国富论(2)

第一篇主要是讲了国民财富的源泉――劳动,介绍了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谈到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书中亚当·斯密认为增加财富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

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论述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交换是分工的起因,于是就接着分析了交换,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互通有无的倾向;同时斯密还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相互关系。因为要实现交换,必须得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实现,所以接着便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功能,由于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又引起了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于是接下来就阐述了衡量价值的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及变动。因为斯密坚持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国富论通俗版本:品味经典名著国富论(3)

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这一篇中,最先明确地说明了资本的构成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分。

“一,资本可用来生产、制造或购买物品,然后卖出去以取得利润。这样使用的资本,在留在所有者手中或保持原状时,对于投资者不能提供任何收入或利润。商人的货物,在未卖出换得货币以前,不能提供收入或利润;货币在未重新付出换得货物以前,也是一样。商人的资本不断以一个形态用出,以另一个形态收进;而且也只有依靠这种流通,依靠这种继续的交换,才有利润可图。因此,这样的资本可称为流动资本。

二,资本又可用来改良土地,购买有用的机器和工具,或用来置备无须易主或无须进一步流通即可提供利润的东西。这样的资本可称为固定资本。”以上节选自《国富论——第二篇: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

国富论通俗版本:品味经典名著国富论(4)

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财富生产发展的作用。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考察了不正确的政策主张和学说怎样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财富由货币或金银构成这一通常流行的见解,是自然而然地因货币有两重作用而产生的。货币是交易的媒介,又是价值的尺度。因为它是交易的媒介,所以,我们用货币,比用任何其他商品,都更容易取得我们所需要的物品。我们总是觉得,获取货币是一件要事。只要有货币,以后随便购买什么,都没有困难。因为它是价值的尺度,我们便用各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量,来估计其他各种商品的价值。有很多货币的人,被称为富人;只有极少一点货币的人,被称为穷人。俭朴的或想发财的人,被说成是爱货币的人;不谨慎的、不吝啬的或奢侈的人,被说成是漠视货币的人。发财等于是有了货币。总之,按照通俗的说法,财富与货币,无论从哪一点看来,都是同义语。

国富论通俗版本:品味经典名著国富论(5)

像富人一样,富足的国家往往被认为拥有很多货币。在任何国家,贮积金银被认为是致富的捷径。美洲发现后,有一个时期,西班牙人每到一个生疏的海岸,第一个要问的问题,就是近处有无金银发现。他们就根据这种情报,判定那个地方有没有殖民的价值,乃至有没有征服的价值。以前,法兰西国王特遣僧人普拉诺·卡尔比诺去见有名的成吉思汗的一位王子。

据这位大使说,鞑靼人所常常问到的,只是法兰西王国的牛羊多不多。他们的问题和西班牙人的问题有同样的目的。他们想要知道那个国家是否十分富足,值得他们去征服。鞑靼人和其他一切牧畜民族,大都不知道货币的用处;在他们中间,牲畜便是交易的媒介,便是价值的尺度。所以在他们看来,财富是由牲畜构成,正如在西班牙人看来,财富是由金银构成一样。在这两种看法中,鞑靼人的看法也许最接近于真理。”以上节选自《国富论——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五篇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的是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斯密强调了必须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促使资本的积累,才能增加国民财富。

国富论通俗版本:品味经典名著国富论(6)

从整体上来看《国富论》这五篇内容,不难发现《国富论》主旨是国家和人民都要富裕,而增加财富主要有"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一是加强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增加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人数,坚持经济自由主义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推荐语:

《国富论》在经济思想史上构建了第一个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关系的经济学体系,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为现在经济的自由贸易、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每当世界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总会从《国富论》中寻找解决之法,同时在读完《国富论》这本经典著作后,你会发现它对现代经济建设的影响非常深远,无时无刻都散发着经典的永恒魅力。

欢迎各位少爷们、小姐们留言,想听什么故事,侍读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分享给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