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每个区的红色文化(一段跨越地域血缘的历史佳话)

澎湃新闻记者 陈少颖 巩汉语

【编者按】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在即,一座城市站上新的历史节点。

作为党的诞生地和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五年来,上海深入贯彻落实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上海迎难而上,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随着大上海保卫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上海将继续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常态化防控新机制,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回归正常轨道。

团结一致向前看,重整行装再出发。6月10日起,澎湃新闻推出“五年看上海”系列报道,全面回顾五年来的奋斗历程。上海韧性不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阔步向前。

“我是受过苦的人,但站在现在回望人生,仿佛过往的每一刻都是幸福的。”都贵玛说起那段历史,眼神坚定,常露笑意。

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中国正遭遇为期三年的自然灾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物资匮乏、食物奇缺,育婴堂的米粮眼看就要见底,被政府收养的几千名孩子面临饥饿。

在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安排下,3000名孤儿从遥远的南方来到内蒙古草原。其中28个孩子被分配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那个年代,四子王旗的牧区少有文化人,都贵玛因“上过学,识得几个字”,被选中成为28个上海孤儿的保育员。

2021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历史佳话,并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在这背后,是上海与内蒙古间的难忘情缘,也是党与人民的情感基石。

一段跨越地域血缘的历史佳话

上世纪60年代初,19岁的都贵玛成了28个孩子的额吉(妈妈)。

“那些孩子太小了,白天哭、晚上也哭,刚开始我也着急,相处久以后就适应了。”都贵玛回忆说,在蒙古包里,她把孩子们的床摆成圆形,自己睡在中间,年龄小的就挨着自己近一些。有时旁边的孩子哭了,都贵玛又累得起不来,就伸出手轻轻拍拍。

上海每个区的红色文化(一段跨越地域血缘的历史佳话)(1)

都贵玛 四子王旗委宣传部布赫 摄

都贵玛不懂汉语,记不住孩子们的名字,便为他们缝制了颜色、样式不一的蒙袍用来辨认。当周遭的一切都安静下来,都贵玛就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才能长大成人,将来会是什么模样,会不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1961年春夏之际,当地没有子女的牧民家庭,开始陆续收养这些孤儿。每个家庭来领养孤儿时,都贵玛都要逐个介绍孤儿的身体情况、个性习惯。每送出一个孩子,都贵玛都会让领养家庭为孩子准备新衣服,孩子沐浴后穿上新衣走向新的家庭,意味着迈向新的生活。

28个孩子中,呼和让都贵玛印象颇深。刚到保育院时,呼和只有1岁多,瘦得像只小羊羔,正是学说话的年龄。没过多久,当呼和叫出第一声“额吉”时,都贵玛的脸一下红了,她抱起呼和,呼和的小脑袋使劲儿往她的怀里钻,两只小手也在她胸前乱抓,都贵玛被这一幕深深触动了。

呼和快3岁被送走时,都贵玛叮嘱领养的斯仁敖登夫妇:“呼和肠胃不太好,喂牛奶的时候要兑三分之二的水,呼和爱吃肉,可是不能给他吃太多......”之后便跑到保育院后边的山坡上,偷偷抹眼泪。一整个下午,都贵玛不敢回到保育院去。

28个孩子,都贵玛经历了28次离别。白天闲暇时,都贵玛常会骑马到附近的收养家庭,看看孩子过得怎么样。

孙保卫也是“三千孤儿”中的其中一位。据新华社报道,他到内蒙古时只有1岁左右,经过都贵玛照料,一对来自河北的支边青年夫妇收养了他。

孙保卫再次见到都贵玛是在2006年。彼时,逢乌兰夫诞辰100周年,内蒙古“三千孤儿”中有许多受邀参加纪念活动。从其他孤儿那里,孙保卫知道了当初抚育过他的都贵玛,连同几位上海孤儿商定一同去看望。

这是一次时隔多年的见面。远远的,孙保卫看到草原上的一处土坯房,都贵玛站在门前,手中捧着哈达。夜晚,草原的星空下,按照当地习俗,他们放了一场绚丽的烟花。

从那之后,孙保卫便一直和都贵玛保持联系,前些年都贵玛从牧区搬到四子王旗,他去探望的频率就更多了。近些年来,其他孩子也陆续与都贵玛取得联系。他们之间建立了微信群,都贵玛像一条情感的纽带,将他们连结在一起。

这条情感纽带,也让上海和内蒙古的联系更加紧密。

为了传承弘扬这段历史佳话,2021年6月1日至2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率领上海市代表团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学习,期间沪蒙两地政府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代表团登门看望当时79岁的都贵玛老人,带着上海人民的诚挚谢意和崇高敬意,向她颁授“上海市荣誉市民”证章、证书。

这段三千孤儿受到党的关怀、被抚育长大的故事被拍摄成影视作品。2019年,由上海出品的电视剧《国家孩子》播出后收视和口碑双丰收。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东方卫视特意重播这部电视剧,把这个充满大爱的故事讲述给更多年轻人,让它代代相传。此外,大型电视主题节目《时间的答卷》于2021年6月起首播,第二章“血肉”聚焦解放前的“红军菩萨”龙思泉和建国后的“草原母亲”都贵玛这两位党员人物,呈现党和人民唇齿相依的温情故事。

蕴藏在红色资源中的城市底色

学史明理。不止“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历史佳话,红色文化还烙印在上海的城市脉络、文化基因之中。近年来,上海牢记嘱托,持续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把丰富的红色资源用得更活。

上海每个区的红色文化(一段跨越地域血缘的历史佳话)(2)

2021年3月16日,历经两年多整修的浦东新场古镇“第一楼”对外开放。受访者供图

2021年3月16日,历经两年多整修的浦东新场古镇“第一楼”,以“人间剧场”的崭新面貌对外开放。同时,这里成为浦东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基地。

1940年至1943年间,第一楼茶园曾是中共党组织和浦东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点。整修后的第一楼茶园不仅还原了当年的茶园一角,还设置了凯司令咖啡馆、平安大戏院等电影场景。游客可以穿上当年的服装,扮演当时的人物,在裁缝店里量体裁衣时偷偷用小纸条交接情报,感受风雨飘摇的年代。

中共一大纪念馆也创新形式,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革命精神,探索红色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上海每个区的红色文化(一段跨越地域血缘的历史佳话)(3)

2021年11月29日晚,周公馆升级版沉浸式体验剧《思南路上的枪声——向着光明前行》现场。中共一大纪念馆 供图

周公馆门口卖花的、擦皮鞋的、修车的,谁是特务?冷餐会上的刺杀,谁是凶手?观众不一样,结局可能完全不一样。2021年9月28日晚,《思南路上的枪声——向着光明前行》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上演,这是中共一大纪念馆推出的原创实景沉浸式戏剧。观众在其中扮演历史人物,参与历史抉择,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者在特定历史时期做出重要决定,更加有共情力。

在建党百年之前,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相继完成改陈布展工作,以全新的面貌再次向公众开放。

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内,穿过一扇扇石库门,观众仿佛置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里弄中。纪念馆融入了AR增强现实技术、多媒体投影动态展示、雷达互动捕捉等技术,让观展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童科介绍,纪念馆每季度都会有新内容。“我们会类比当下火热的国外IP,思考国内对于革命历史人物的记忆与再塑造。让现在的年轻人看到,百年前的先辈是如何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

如今在上海,只要轻点手机,就能感受红色资源的无限魅力。“红途”平台于2021年6月18日上线,仅用半年时间就吸引了超过170万注册用户,总点击量超2.6亿次。预约参观、在线观展、聆听课程……它汇集了全市红色资源,拥有3800余项学习资源。“以前我想去不同的红色场馆参观,需要找到各自的官网预约,现在都可以一键获取,方便多了。”市民顾先生说。

红色资源“家底”陆续摸清,一位负责的“管家”应运而生。2021年7月1日起,《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正式开始施行。条例创设了红色资源名录制度,既包含物质资源,也包括精神资源。通过将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纳入法治轨道,这座城市的软实力愈加强韧。

2022年4月27日,上海核定并公布《上海市红色资源名录(第一批)》。其中,重点旧址、遗址、纪念设施或场所类,共612处,包括旧址228处、遗址279处、纪念设施105处;重要档案、文献、手稿、声像资料和实物类,共236件/套。

作为党的诞生地,上海正不断深入激活和保护发源于此的精神富矿,坚守这一重要阵地,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上海每个区的红色文化(一段跨越地域血缘的历史佳话)(4)

白浪 设计

责任编辑:张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