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平公和祁黄羊简介(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

“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世界的发展史其实是一部战争史,每一次战争都会让平民们流离失所。战争的残酷性往往让人想象不到,尤其是在古代战争中,战场上没有国际公约,没有战争条例,受到战乱的影响,食物减少,没吃没喝,易子而食的不在少数。

拍拍今天要说的就是史上惨绝人寰的“两脚羊”

晋平公和祁黄羊简介(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1)

《灵魂摆渡》剧照

拍拍相信许多朋友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两脚羊”的传闻,究竟什么是“两脚羊”呢,网上对此传闻颇多,大多源自于五胡乱华时期,汉人女子被北方游牧民族掠夺当成“粮草”。大家不要震惊,这里说的“两脚羊”就是指一种可以吃的人。

晋平公和祁黄羊简介(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2)

五胡十六国

然而,史实真的如此么?五胡乱华时期表示不背锅

虽然中国历史上确实有食人之事,十六国时期也确实是个悲惨黑暗的年代,然而“两脚羊”这一称呼却不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食人是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食人的记载,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也就是唐朝末年的时候食人现象大量出现。

晋平公和祁黄羊简介(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3)

五代十国

而最早关于“两脚羊”的记载出现在宋代。

宋人庄绰在《鸡肋编》里写道:“自靖康丙午岁,金狄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榛千里,斗米至数十千,且不可得……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登州范温率忠义之人,绍兴癸丑岁泛海到钱塘,有持至行在犹食者。老瘦男子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之‘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晋平公和祁黄羊简介(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4)

《鸡肋编》

拍拍为大家翻译成大白话,大意是由于金国入侵,许多地方粮食涨价,百姓为了活命开始吃起了人肉,人肉的价格甚至不如猪肉狗肉,肥壮的人也不值几个钱,老瘦男子的肉叫做“饶把火”,年轻的和女人的肉叫“不羡羊”,小孩的肉则叫“和骨烂”,所有人的肉通称为“两脚羊”。

拍拍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由于兵祸导致中原一带粮食无收,无论兵匪还是良民,都靠吃两脚羊过日子,人命贱到充当食物还不如猪狗价格的地步。

求生的欲望主导了一切,为了一线生存,灾民们已不再顾及世态人伦,人肉相食的惨痛事件不可避免的发生。这一现象既是当时社会秩序败坏的产物,也是残酷军事斗争的结果。

拍拍说到这里,不得不感叹生在当下的幸福,感慨祖国的稳定富强,让我们不再经历战争,不再重复那黑暗的年代。

晋平公和祁黄羊简介(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5)

诗人艾青

拍拍忽然想起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愿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