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得交流分享(谈谈我的写作经历)

张存超/文

写作心得交流分享(谈谈我的写作经历)(1)

(摄影:陈玉洁)

我今年52岁,从事基层的村党务、宣传工作,真心喜欢“写作”并入行不到5年。一开始从写各种工作份内的汇报材料到“豆腐块”式的小通讯稿,再到叙事、乡土文学的撰写等等,后来,写作这门活让我感受到文字就是我们生活中真情实感的回忆录,文字带给我们爱心情缘。

下面,我从“写作的初心、怎样写好文章、感悟”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写作感受,同时分享给我所有的朋友,不妥之处有望朋友指正。

一、我的写作初心

大约在2017年,金神镇党委布置并要求村党务工作者、村宣传委员每周写一篇组工信息和一篇新闻报道。那时期的我没有写作基本功,文字硬梆梆的,心中的“作业”任务都是应付式的,偏偏“党建、宣传”两项工作都与我心结情缘,烦就烦在一股脑的想着文字包围了我。

动笔时更惨,本身压力无法摆脱,可镇里领导今天找我要计划明天要我报总结,还要写组工信息、新闻报道等等,让人“烦不胜烦”。身边的事例不鲜明、不突出,一写就是熬眼磨屁股,烟头多了一小堆,可没有一篇像样的文章能发表,尽做了那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在村里,其他同志宁愿多跑腿也没有人愿意写材料,文字似乎很吓人,谁都想和它离得远远的。不过,话又说回来,文字材料这活总得要人干吧!同在一间办公室,想到有人闲得要死而我忙得要命,心里骂着领导捏柿子专找软的捏。今天任务未完成,明天又来新任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过,在每年的评优光荣册上基本少不了“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中有我的名字。

写作心得交流分享(谈谈我的写作经历)(2)

(摄影:陈玉洁)

那么,我在写作之初,有那么多的文稿投稿后消息竟石沉大海,什么原因呢?后来在多次的写作培训、学习、交流会上才发觉。

例如:当初我写一篇关于村级发展事项的报道,文中出现了3处错误。

错误一:文中出现“该村”和“我村”的字样。其实写新闻报道时,语式应由报道人“我”采访对方,一切信息来源均由被采访方告诉我,这是人称关系的错误,应纠正为:该村、某某人说、某某人告诉我、据了解等,千万别出现形同于“我采访我”错误的逻辑思维。

错误二:绞尽脑汁找来的“好词”竟是累文,亮点找不到,废话却连篇,形同画蛇添足。其实撰写新闻稿子掌握好: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何、过程如何这六点,把事情说明白、把亮点写出来就行了。文中哪怕是多出现一个字,这个字显得多余就必须删去,让文字精炼语言通顺即可。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在生活中便能体会到,例如在某一时间是我最忙的时侯,手机百度界面突然出现一条新闻:X年X月X日X时,XX镇XX村举办了桂花节,市领导XXⅩ同志参加了系列活动。文中所有人物、地点、亮点一目了然,这就是新闻的特效。

错误三:新闻虚拟的危害性。2020年4月的某日,闻讯村民张某某在杨塘村小圩顺利施救了落水者。哇噻,人救活了,喜讯、题材都来了!我得赶紧以村通讯员身份骑车一溜烟地赶到现场采访,到了现场,眼前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一辆红色的四轮电动轿车在水里晃着影子。我立即到附近的村民组打听,按村民的证词“抢”了篇报道发给镇宣传部门审核。不料,接二连三、不同村民有不同参与人数的证词全来了,一天内电话改动稿件3次,很便宜让上司轻松地给我落了一顿,其实自家当时也挺揪心的。

一次教训让我意识到写报道终生须谨慎:一定要到场,以见为实。

写作心得交流分享(谈谈我的写作经历)(3)

(摄影:陈玉洁)

二、怎样写出好文

新闻写作和文艺创作二者是有区别的,写法有所不同。为了加深印象,先聊聊记者与作家都在怎么忙他自家的活儿。

1、记者学会“抢”,作家采风“忙”(忙于采风,体验生活,寻找创作灵感)。

记者是记者,作家归作家,不是一家人,有点像亲戚。

例如:杨塘村于1月1日开展了一场“乡村春晚”演出活动,记者和作家同在现场,对于同样的这件喜事,经过他们之手,文体有所不同。

记者的手法:记者为了达到新闻的时效性抢几个镜头,写上短短的几行字,肯定在当天发表。文中必然写道:桐城市六尺巷社区文艺表演队于1月1日上午在金神镇杨塘村大舞台上演了一场以“喜迎冬奥会”为主题的乡村春晚节目。歌舞、儿童架子鼓表演、有奖竞猜等节目精彩纷呈,演出活动让观众一饱眼福。此次演出活动给村民带来一顿精神上的文化大餐。现场王奶奶喜悦地告诉我们,希望每年都能在家门口看上一场乡村春晚节目表演。(新闻内容包含了“六要素”格式)

作家的手法:作家与记者的写法不太一样。通常,新闻的结束语便是作家的开头语。作家的行当:像是从一粒种子能看到一亩地的未来景象,把一亩地的春种秋收等以生动的画面形象般的跃然纸上。对于这篇文章,他会插入生动的细节描写。如:男高音歌唱家张小康老师,他今天春风满面显得特别潇洒,当他迈步舞台时,一步便是一个响亮的“吻”。(视觉和听觉跟上才能展现文章的艺术性)

作家会以哲人般的思考能力,以倒叙方式先写演出的火爆场景,接着回到自己的小时候或从前,那时的生活是如何的艰苦,几年看不到一场正规的大戏,并回忆自己经历的感受,如:从我儿时到现在,耳旁常常回荡着我熟悉的歌声。从雄浑高昂的《东方红》到清丽婉转的《春天的故事》,从豪情满怀的《走进新时代》到期盼满满的《一起走向未来》,歌声一路见证了中国从建国梦到富国梦到强国梦,人民生活从贫苦到步入小康社会,再到迈入新征程,今天的杨塘村“乡村大舞台”就是村民迎来幸福、美好生活的见证!

写作心得交流分享(谈谈我的写作经历)(4)

(摄影:陈玉洁)

作家写东西以小事联想大世界,阐明新思想新观点。若把这篇关于唱戏或演出的文章写完,无疑体裁能多种多样,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类都行,深度浅度也不一样,写作耗时从1小时到1天、2天,若写成中篇小说甚至需1个月或半年不等。

形象地说,从事例中不难想象,在舞台演出的现场,记者就是个敲锣的,声张杨塘村今天唱戏了,新鲜!而作家是个卖糖的,说这台戏像糖一样甜到无法比拟的程度。不难看出文学与新闻有共性,都是生活中出现过的事实。文学事实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在的,作家采风或下乡体验生活,就是为了寻找创作灵感。文学可以虚构,但也要存在合理。新闻必须是现在发生的事实,原生态写出,不可随意拔高虚构情节!即使同一个人既是记者又是作家,但角色各归各的。多数记者一辈子当不了作家,而作家不一定当不了记者。也就是说记者改行当作家难,而作家改行当记者易。作家写新闻题材的作品,一般称“报告文学”,又名“非虚构文学”。所以报告文学讲究内容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以这样的形式写好一篇文章一定是一篇感人佳作,假如文采飞扬而脱离事实,却是不可原谅的败笔。切记:新闻是以人写事,文学是以事写人。

写作心得交流分享(谈谈我的写作经历)(5)

(摄影:陈玉洁)

记者和作家都是笔杆子,记者应严守新闻纪律,写作的内容有标尺的;作家属自由写作者,自由发挥空间大,但同样必须守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谈谈常见的文体架构

新闻:把握好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这六要素。如果用文学表述: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何,过程如何。写新闻要求文字精炼语言简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充分的信息。它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为主体部分,后二者为辅助部分。

写作心得交流分享(谈谈我的写作经历)(6)

(摄影:陈玉洁)

散文:把握好立意、结构、语言三要素。

形象地说,散文也像一把撑开的大雨伞,伞布抱着伞柄这个伞“心”能伸能收,乃形散神不散。

衡量一篇散文的优劣,往往要把这三大要素作为切入点,品味文章立意是深是浅,看看结构巧不巧妙?严不严谨?看他表达的语言是否含蓄、精当,是否富有感染力,以散文创作的方法来看,最常见的描写基本是景色、人和事。例如写花,如果说年年花开花相似,春夏秋冬皆如此,那么写这些花儿的时候文章就是平淡无味,失去灵魂,这就需要我们细心观察事物的动态,添加丰富的想象力,结合春的希望,秋的收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把人、事、希望都写进去,这样,读者从文中能通过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来补充画面的细节,正是这一系列的意象,构成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意境,传达出作者的文章立意。散文中回忆内容很多,什么童年、乡愁、曾经经历的一段时光,如果是个日记账,含意少,那么试问你写这种回忆录的目的是什么?要是仅仅想当年,那么七八十岁的老大爷、老大娘也能够回忆自己的经历,平平淡淡地说事就不叫创作了,所以,要把每个人经历写入作品中,应该写进感悟到了什么?再者如果大家所感悟的事情相并统一人人皆知,这样的文章写得再长,也没有人去看,只不过浪费时间和笔墨罢了。好的文章体现在哪一方面呢?我认为它所表达的思维、内容是常人不可想象的,要是达到这样的境界,这样的文章会让人一咏三叹,琢磨起来颇有趣味性。

在写作前选好题材立意要好。主要加入什么样的人物什么样的场景,下笔前先要问问自己,我要写这个景色、这个人、这件事分别为了什么?写这篇文章完稿后,是要让我告诉读者什么,表达了什么,能让读者产生什么样的共鸣,接下来才是写好的问题。

3、谈谈语言表述应注意的问题

例1,如:镇刘书记给我们布置任务,要求今天参加写作交流会的人今晚都要写一篇散文。我心想,天哪,我哪有这水平呀?(“我心想”这三个字是多余的,应去掉)。

例2,在写人的外貌时,不能说某某人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并有一头乌黑的头发。(表述中“有”字去掉)

例3,写报道或文学创作中,文中千万别出现“灾民、难民”等词语,因为在新社会中没有灾民或难民,人人都是幸福的。即使群众遭遇洪涝灾害,按实称转移因洪水受困群众。

例4,写报道时不能表述群众因灾受苦了,因为群众受苦说明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没做到位,可以报道爱心人士如何救援群众。

写作心得交流分享(谈谈我的写作经历)(7)

(陈玉洁)

例5,作文时,文章中描写的故事须一波三折才有品味性。

我在创作经历中,曾写过“农家书屋里的烦恼”小杂文。文中主人翁、屋里的老校长是读书常客,而我家外孙小书童天天来捣乱,大家深知孩子玩耍和调皮是天性,为了哄他回家别在书屋捣乱,于是,我用糖果哄他回家没有半点效果。而智慧的老校长瞄准孩童心态,以反向思维用糖果哄他来书屋玩耍,来一次给一次糖果,但是越给越少,最后被小书童识破了,反问老校长:你用糖果哄我来玩却越给越少,我上当受骗了,明天再想我过来陪你,门儿都没有,不来了!

这篇文章的立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村干部,手头工作更有可比性。生活、工作中的不顺属于正常现象,“路”走不通就得绕道走;“理”想不通就得换角度。只有洞察更多的人生智慧,只有精准施策工作才会顺畅,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例6,注意词汇的适用。简单直白的词便是好词,不要用些高深、古怪的词语,哪怕只掌握小学生词汇也不碍事。

例7,把握好语法。一句简简单单的“主谓宾”,清清爽爽、简洁明了,戒掉长句用短句,且多用名词和动词,易读好理解。

例8,词汇语法的连贯要有风格。好的风格要素:连贯好词汇、语法,深入风格。要讲究基本原则:使用主动语态;使用肯定、明确、具体的词语;省略不必要多余的词;避免一连串的结构松散的句子,多用名词和动词,不要生造不伦不类的副词。句子也是一样,满足了简洁宜人的基础要求,在合适的语境中,它才真正的好,余华(中国当代作家),她写过“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出自《活着》中福贵的自述,看这句子简约,不着修饰,全是短句,也没有一个副词。

写作心得交流分享(谈谈我的写作经历)(8)

(陈玉涵、陈玉洁)

我认为在写作时一味追 求华丽的词句,结果立意娇柔、词藻堆砌,往往使最简单的情节,用了最复杂的语言去表达,别人读他这文章,需要反复去揣摩个半天才弄懂其意。

例9,多交文坛朋友,多阅读佳作,在阅读中善于发现优质文章中人物的刻画,让人物活动表现得情真意实。

例10,在写人物的报道中,尽管事例再突出再典型,但有一条很重要的线索不能忽视,就是他获得最高的那项荣誉。例如:我写王长生书记,文章前部分写他如何带好班子,如何带动村民致富,抓好村级发展,取得了很多成效。一般情况下,陌生的读者朋友只了解王长生是位村书记,他为村里做了很多事,至于他怎么优秀,就得靠最高荣誉说话了。

三、写作中的感悟:

最初,有朋友问我,你写作有灵感吗?我说没有感觉到,只觉得文字很烦人。后来经过培训、阅读、习作,特别在阅读中发现不少佳作对描写的故事,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值一提的小事,通过作家的生动描写,让故事变得妙趣横生。那我为什么不能用身边的事也写一写呢?先尝试,写一遍改三遍,故事同样越改越精彩,这样让自己产生了“写文字”好美的感受。

感悟一:带着感情写能激发写作热情;

文学创作中让我体会到带着压力是写不好东西的,即使写完了也是硬邦邦的,连自己都懒得看,更发表不了。如带真情实感去入笔,想到文中的人物事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通过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包括什么样的人再什么样的环境中将会说什么样的话,想的越逼真,提起笔来就舍不得放开,灵感便悄悄而来。

感悟二:写好文章一定要掌握技巧:

其实最初我根本不会写出好的文章,因注重写文的技巧,通过阅读、借鉴、积累、练习,才使自己有了一些进步,总结了一下应掌握好四大秘诀。

1. 学会借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里所说的“抄”并非抄袭,而是指学习、借鉴。时间一长让自己慢慢会了,但注意的问题是,不可抄袭全文。目的是把它当作范文。抄框架就不能抄内容,抄内容就不能抄框架。

写作心得交流分享(谈谈我的写作经历)(9)

(陈玉洁)

2. 小事情讲出大道理:写东西一定要注意,题目要小,口子要小,立意要深,一般大作都是从小题目中分析出一些能给人以启发的新思想,能做到言有尽意无穷。例如,前不久我写了一篇题目为“闹”的杂文。文中概述我因什么原因闹心,因在村民组处理一对夫妻吵闹调处无果而闹心,在自家院子里看到家禽之间都这么和谐相处,而人为什么做不到呢?文中写道:第二天,天一亮,老婆如往常一样,下厨先给老张我泡茶,接着给院子里的公鸡喂食。我揉了揉疲惫的眼晴,下床洗嗽好,推开院子门和后门,把青山绿水也请了进来。眼前好热闹的院子呀,那只最漂亮的大公鸡翘起尾部漂亮的羽毛,张开彩色扇子般的翅膀,“扑——”地飞上墙头,两只瓜子紧紧扣住墙檐,威武雄壮。仰起头,卯足了劲,伸长脖子,半“弧”型从高向低“格格——格——”的高吭声叫唤着大家都起床了。老婆把我的茶泡好,盛上一盆子热食端到院子里,那只带着一班鸡仔儿的老母鸡,身披一身乌黑的羽毛,象关公的红脸,柱子般的两腿支撑着那肥胖的身躯,“科、科、科、叽、叽、叽”地乐呵着,小鸡全散开了,好像有母亲保护着啥都不怕。另有一只母鸡蹲在鸡窝里,“吭哧”、“吭哧”,哽着一脸通红,差点就憋出了眼泪。好不容易挣出一颗蛋,总算功德圆满了。一边呱呱嘎地叫着主人来欣赏它的功劳,一边呱呱嘎地唤主人来拾蛋。这时鸭公公挺个福肚像个阔老板似的,走一步身子偏一下赶来聚餐了。公鸡飞下墙来,直接跳入食盆的中间,示意鸭公不要抢食,先得保护弱者让小鸡吃,还用嘴夹根薯条送到母鸡嘴边,像是说,母鸡都有功劳,得尊重母爱。母鸡、小鸡都吃饱了,吃饱后的母鸡喜欢打盹儿。它先用爪子“刷刷”地在地上扒个坑,然后把身子蹲下来,眯几下眼睛,把头插进翅膀底下一动不动了。吃饱后的小鸡尽玩着追逐。这时,稍不留神发现两只老鼠也装着一副好人相进来了,跳进盆子里食来口到。老猫“警长”今天不知是怎么了,蹲在墙根边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也许是主人“好吃、好喝”太惯养了,也许是和老鼠彼此心照不宣达成如此默契了。也许老猫“警长”在思索着,只有老鼠的存在才能体现我的价值。鼠之不存,猫将焉附?故视而不见。猫警长今天只例行个“公事”,打个转儿便在墙边扯它的大觉去了。最可爱的便是狗狗大花了,它一直在旁边摇着尾巴,一定是等前客让后客,但它没有忘记一心一意恪尽职守的职能,这时慢步到老鼠跟前管上一回闲事来了,“汪汪”轻轻地叫了两声,管你五鼠闹不闹东京,别伤我家小鸡就行了,饭菜这年头不荒,随便吃。老鼠“叽叽”地应着,如今和谐社会,人类早实现资源共享了,我鼠辈也在十二属相内,把我也拉进这和谐的圈子里吧!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我在想,和谐社会连灵畜都配合得这么默契,而有些人为什么不能做到呢。

3. 会用标题刺激人: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想方设法把标题选好,达到语不惊人不罢休,让好的标题夺人眼球。

4. 文章要有创意:立意新,材料新,论证的方法新。

最后愿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升写作水平,都写出好文章!

(作者:安徽桐城作家协会会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