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物道之极(白话庄子.庚桑子)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据传庄子隐居南华山,唐玄宗天宝初年,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

下面来看看其中的“庚桑楚篇”:

庄子物道之极(白话庄子.庚桑子)(1)

1.庚桑子曰:小子来;夫函(hán)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gǔ)之患;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蚁能苦之

庚桑子曰:小子来:小子们过来;表示非常不客气,老师要教育教育你们。

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口能吞车的野兽,一旦离开山林,难免遭到陷阱的灾祸。

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蚁能苦之:口能吞船的大鱼,一旦离开水,连蚂蚁都能伤害它;比方说那个鲸鱼搁浅了,只能等死。

2.故鸟兽不厌高,鱼鳖(biē)不厌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miǎo)而已矣

故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所以,鸟兽不嫌山高,鱼鳖不嫌水深。

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为了保全身体,就要隐藏自己;不嫌深山老林,越是荒无人烟,越是没人知道越好。

庄子物道之极(白话庄子.庚桑子)(2)

3.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称扬哉;是其于辩也,将妄凿垣(yuán) 墙而殖蓬(péng)蒿(hāo)也;简发而栉(zhì),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举贤则民相轧(zhá),任知则民相盗

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称扬哉:“尧与舜”两人,又哪里值得称赞呢?

是其于辩也,将妄凿垣墙而殖蓬蒿也:像他们那样善恶分明,就是在胡乱地破坏大自然;就像砸开围墙,种上毫无用处的蓬蒿那样愚昧;再打个比方,就像现在挖山填海,用来造房子那样。

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选择头发来梳理,数着米来下锅,斤斤计较又怎么能够救世呢?

举贤则民相轧,任知则民相盗:推举贤能,标榜仁义道德,百姓就会相互伤害,按照现在说法就是“内卷”;任用智慧的人,就会出现虚伪欺诈。

4.之数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péi)

之数物者,不足以厚民:这种作法,不能使百姓醇厚朴素;大家都精明能干了,天下就坏了。

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百姓过于追求私利,就难免有儿子杀父亲,臣子杀国君的事情出现了。

正昼为盗,日中穴阫:就有“大白天打劫,光天化日之下偷窃”的现象出现。

5.吾语女:大乱之本,必生于尧(yáo),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

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我告诉你,天下大乱的根源,必定产生于“尧舜”的时代。

其末存乎千世之后:而它的危害,又一定会留存到千年之后。

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千年之后,还会出现人吃人的现象;看来庄子实在是看得深远。

庄子物道之极(白话庄子.庚桑子)(3)

“庚桑楚篇”“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就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如何养生。

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他所关注的“道”是以人为核心,从人的生命,人的精神,人的心灵去阐释“道”。

《庄子》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在哲学领域有较高研究价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常常翻阅,使得心灵安静下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