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八法与自我修养(道家经典恒先心气相生)

《恒先》

恒先无,有朴、静、虚:朴,大朴;静,大静;虚,大虚。自厌,不自忍,或作。有或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者(昔)未有天地,未有作行,出生虚静,为一若寂,梦梦静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气是自生,恒莫生气,气是自生自作。恒、气之生,不独有与也。或,恒焉,生或者同焉。

昏昏不宁,求其所生:异生异,畏生畏,韦生非,非生韦,依生依。求欲自复,复生之生行。浊气生地,清气生天。气信神哉!云云相生,信盈天地,同出而异生,因生其所欲。业业天地,纷纷而多采物。先者有善,有治无乱;有人焉有不善,乱出于人。先有中,焉有外;先有小,焉有大;先有柔,焉有刚;先有圆,焉有方;先有晦,焉有明;先有短,焉有长。

道家八法与自我修养(道家经典恒先心气相生)(1)

《恒先》是1994年发现的上博简中的一篇古佚书,因第3简简背写有"恒先"之标题,故名。其文字内容具有鲜明的道家色彩。《恒先》是一篇首尾完整的战国道家古佚书,最早由李零教授整理,现存于上海博物馆,因第3简简背写有"恒先"之标题,故名。是一篇勾勒宇宙生成序列的道家唯物哲学名篇 。

《恒先》共13简,510字,完简长39.5厘米。三道编绳,书体和《周易》相同,当为同一人所书。第三简背有篇题"恒先"两字,故名。和上博简其他竹书对比,《恒先》保存基本完整,没有缺简,没有残断,字迹也十分清晰,不需要做太多增补、推测,保障了文本的可信性,有利于进一步的研究。

道家八法与自我修养(道家经典恒先心气相生)(2)

《恒先》具有明显的道家思想倾向,但其倾向和《老子》、《庄子》、《鹖冠子》、《淮南子》、《文子》、《列子》、《黄帝四经. 道原》、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既相关又不同,为早期道家思想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恒先》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论述宇宙生成论,下半部分主要论述政治哲学,同时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对应关系,即上半部分的宇宙生成论是下半部分政治哲学的根据。而在这两部分内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恒先》"自生自作"的观点,它通过论述宇宙生成论中的"自生",最后导出"自为"之政治哲学的合理性。

如果把视野扩展到与"自生"相关的各种表现方法,扩展到"自然"的问题,那就可以发现,"自生"决非孤立的现象,相当多具有道家倾向的文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全方位地、极其详尽地讨论过和"自生"、"自为"、"自化"等相关的问题。从生成论角度讲,"自生"指的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并不是被故意"生"出来的。从政治论角度讲,"自生"指的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必然"自为",所以最高的政治一定是"无为"。

道家八法与自我修养(道家经典恒先心气相生)(3)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