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护杀掉的是哪三个皇帝(南北朝的最后五十年3.1权臣之怒)

第三章 铁血权臣宇文护1权臣之怒:宇文护弑杀天王宇文觉

宇文护杀掉的是哪三个皇帝(南北朝的最后五十年3.1权臣之怒)(1)

随着独孤信之死,北周的权力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此之前,西魏和北周的朝堂,三股势力保持着此消彼长的微妙的三角平衡关系:一是关陇系,二是荆襄系,三是宇文家族(从关陇系中分化)。

随着赵贵谋反案发,以及独孤信被诛,这种三角权力平衡被瞬间打破了。

关陇系和荆襄系,一夜之间变成了落水的凤凰,宇文家族取得绝对的最高权力。

然而,这种三角权力关系被打破之后,新的一种二元权力对抗关系形成了,这也是中国两千年来最主要的权力斗争关系,即皇权和相权。具体在当时而言,就是以天王宇文觉为首的皇权和以宇文护为首的相权。

此刻的宇文护是当之无愧的北周帝国的第一权臣,赵贵独孤信一死,朝中已经没有人可以和宇文护抗衡。

当时有个叫齐轨的大臣,有一天私下里和人议论,天下应该是归天子所有的,怎么至今都在某个权臣(宇文护)手中。然而这个大臣刚刚发完这通牢骚,就有人把他举报给了宇文护。宇文护知道后,二话不说,一个字,杀。

这就是得势之后的宇文护,一朝得势,权倾天下。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此时的朝廷上下,已经遍布宇文护的眼线,也许你稍不留神说一句牢骚话,都有可能锒铛入狱。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就是此刻宇文护的人生哲学。

此时的宇文护,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惧怕,即使是天王宇文觉,他也不会放在眼里,甚至越来越不恭敬起来。

而当宇文护亲自处理国家政务的时候,他根本不经过天王宇文觉的应允,就直接对满朝文武发号施令,这显然已经无视了坐在天王宝座上的宇文觉,这让宇文觉内心很不高兴。

宇文觉虽然有不满,但是他也没辙,因为自己能够坐到天王的宝座,全赖宇文护之力,自己的能力太弱小。

整个朝廷只知宇文护,却不知天王。

天王都没办法约束宇文护,大臣们更加噤若寒蝉,没有一个人敢说个“不”字,甚至于私底下也都不敢随便议论,齐轨就是前车之鉴。

宇文护杀掉的是哪三个皇帝(南北朝的最后五十年3.1权臣之怒)(2)

掌权后的宇文护,也终于可以好好享受一番胜利之后的喜悦和放松了,他也真正品尝到了权力的滋味。

在宇文护过去的40多年里,他默默无闻,所有人都把他当作路人甲,他的哥哥宇文导始终压压制着他,他生活在哥哥的光环之下,让他丝毫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终于,这一天来了,宇文护成了众人仰视的人物,用他那沾满鲜血的屠刀,警戒世人,谁敢和我宇文护作对,我就让他去见阎王。

然而宇文护错了,有些人宁愿去见阎王,也不想见你宇文护,因为阎王都比你可爱。

年幼的宇文觉,看着那些昔日的权臣,一个个都死在宇文护的屠刀下,他突然不寒而栗起来。

现在朝廷上下,所有人叩拜的都是宇文护,我这个天王到底算什么?难道只是元宝炬和元廓的翻版吗?

宇文觉这样想着,越想越苦闷。

此时此刻,宇文家族已经坐稳了北周王朝最高权力的宝座,宇文护和宇文觉也不再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了,宇文护越来越无视宇文觉的存在,而宇文觉也越来越痛恨宇文护的跋扈,二者势必将爆发矛盾。

对于天王宇文觉的处境,朝臣看在眼里,也是心知肚明,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默不作声。

然而,也有一些投机分子似乎发现了人生的机遇,开始在宇文觉面前煽风点火起来。

有一天,独坐深宫的天王宇文觉听到宫人禀报,有四个人前来觐见。宇文觉不禁纳闷,对于自己这样一个提线木偶,谁会有事找上门呢?难不成是知道自己深宫里待着憋闷,陪自己来玩的吗?

宇文觉随即召见了这四个人。

为首的是李植,大将军李远的儿子。

另外三人分别是军司马孙恒、宫伯乙弗凤、宫伯贺拔提。

为首的李植率先说道:“宇文护自从杀了赵贵、独孤信,势力越来越大了,现在所有的人都去依附宇文护,军国大事全都他一个人说了算,依我看,宇文护这个人迟早会图谋不轨的,天王陛下您应该早作决断,除掉宇文护。”

李植发表完这通讲话之后,宇文觉的内心顿时波涛汹涌了起来。这是宇文觉自即位以来,听到的最入耳的一席话,句句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这无疑引发了两人心灵间的共鸣。

一旁的乙弗凤继续附和道:“李植和孙恒都是先帝(宇文泰)委任,是值得托付之人,陛下如果有他们二人的辅佐,何愁大事不成?宇文护经常说要效仿周公辅政,臣听说周公辅政要七年之久,然后才能还政于陛下,陛下岂能苦等七年?”。

宇文觉激动地上前拉住众人的手,发自肺腑地说了句,“就听你们的。”

于是,宇文觉和这些侍臣们展开密谈,密谈的结果就是,把宇文护召来,埋伏下武士,然后一举拿下。

说干就干,宇文觉立刻组织人手,在后宫里蓄养武士,开始搏击训练,甚至于宇文觉亲自担任搏击教练,反复练习如何捆绑,如何抓人。

这一幕完全和《鹿鼎记》里的康熙擒拿鳌拜的场景一模一样,但是宇文觉不是康熙皇帝,李植也不是韦小宝。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宇文觉和李植的智商太让人着急了。

既然密谋抓当朝首辅,居然还如此大张旗鼓地召集人手,保密性肯定无法保证。人手凑够了,还要进行专业的搏击训练,等训练好了,宇文护也差不多该知道了。

果不其然,李植等人觉得人手还不够,于是又另外联络了一个叫张光洛的宫廷内官。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一定可以擒拿宇文护。

宇文护杀掉的是哪三个皇帝(南北朝的最后五十年3.1权臣之怒)(3)

没想到的是,这个张光洛其实是宇文护安插在宫禁的眼线,张光洛把李植等人谋逆的事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宇文护。

宇文护知道后,不禁想嘲笑宇文觉和李植的智商,他只想对天王宇文觉说,呵呵,你小子太嫩了。

宇文护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李植和孙恒驱赶出了京城,然后亲自面见了宇文觉。

看到一脸稚气的宇文觉,宇文护摆出了一副委屈的模样,且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起来:

“天王陛下啊,天底下最亲的就是兄弟,如果连兄弟的不相信,还有什么人可以相信呢。我对您的忠诚是兼有兄弟之情和君臣之义的,我会竭尽全力辅佐您。”

宇文觉哑口无言。

“如果您可以总理一切国家事务的话,那么我死了也不算什么。如果把我除掉的话,小人得志,不仅对陛下不利,而且也会危害国家啊,我哪有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太祖陛下(宇文泰)。”

宇文觉依然哑口无言。

“而且,我是您的堂兄,我的官位已经是丞相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还有什么奢求的吗?愿陛下不要相信小人谗言,疏远了我们的骨肉之情啊。”

宇文觉彻底无语。

听了这番告白,我们不得不佩服宇文护的演讲口才,可谓是句句入理,字字动情啊。看着如此诚恳的宇文护,宇文觉除了发懵还是发懵,他确实说不过人家宇文护,不过,宇文觉的沉默并不代表自己放弃反抗。

而宇文觉之前组织在身边的乙弗凤等人开始害怕了,如果宇文觉反悔的话,宇文护迟早都会找他们算账。

于是,他们一个个撺掇着宇文觉,可别相信宇文护的鬼话,快动手吧,再不动手就晚了。

宇文觉沉思片刻,虽然你宇文护口才很好,我也说不过你,但我还是必须要除掉你——宇文护。

宇文护杀掉的是哪三个皇帝(南北朝的最后五十年3.1权臣之怒)(4)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宇文护,我跟你拼了!

宇文觉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又开始和乙弗凤等人谋划起来,继续在后花园里操练武士,进行搏击训练。

这一次,张光洛再次把宇文觉密谋的事儿全部汇报给了宇文护。

对于宇文觉的智商,我已经不想再吐槽了,经历过第一次的泄密之后,傻子都知道应该先把内奸揪出来,然而宇文觉竟然无动于衷,继续堂而皇之地操练武士,几乎没有再采取任何防范举措,你当宇文护是瞎子不成吗?

宇文护开始愤怒了,第一次本想给你(宇文觉)个机会,没想到你还想着继续搞我,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了。

宇文护迅速派人邀请宇文觉身边的几个亲信前来喝茶,这些人来了之后,茶水没看到,明晃晃的屠刀倒是看到了,一个个跪地求饶。

宇文护又命令大将军贺兰祥和尉迟纲带兵进宫,直冲向宇文觉的寝宫。宇文觉宫中的武士,此刻一点用武之地也没有,迅速被贺兰祥的军队一锅端掉。

孤立无援的宇文觉,彻底惊慌了,此刻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宇文觉巡视四周,只有身边的几个宫女太监,宇文觉命令这些宫女:“你们都给我拿起武器,保护我。”

当禁卫军进入到天王陛下的寝宫之时,人们只看到一个唯唯诺诺躲在宫女身后的小孩子,惊吓中已然尿湿了裤子,这个孩子就是宇文觉,这一幕多么令人可笑可悲。

大将军贺兰祥看着眼前这个孩子,逼令宇文觉退位,同时,又将他驱赶出了皇宫,彻底软禁在了他以前的府邸中。

宇文护杀掉的是哪三个皇帝(南北朝的最后五十年3.1权臣之怒)(5)

宇文护还不忘收拾李植、孙恒。

李植是李远的儿子,李远是十二大将军之一,宇文护充分给了李远面子,于是把李植交给了李远,你的儿子参与谋反,想要杀我,你自己来处置。实际上,这是让李远自己动手杀掉李植。

李植在父亲面前,极力否认,声称自己并没有参与谋反。这下李远迟疑了,李远是个慈父,他以前向来疼爱自己的这个儿子,因而对李植的话开始相信了,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并没有谋反。

第二天,李远带着儿子李植,去面见宇文护。

宇文护以为李远已经杀掉了李植,对于李远的到访,问道:“阳平公(李远)一个人来是何意啊?”

李远答道:“我不是一个人,我儿李植也在门外。”

宇文护听到李植还活着,勃然大怒。

好你个李远,你竟然不相信我。

愤怒的宇文护,立刻召来了被软禁的宇文觉,让宇文觉和李植当面对质,李植顿时哑口无言。

李植就像是个撒了谎的小孩被戳穿谎言一般,一脸的惊慌,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李远也终于胆战心惊起来,瞬间仆倒在地,李远知道,这下真的要大祸临头了。

宇文护盯着眼前的这对父子,随即下令,处死这个敢做却不敢当的李植,同时逼迫李远自杀。

同时被处死的,还有李植的几个成年的兄弟。不过,李远的两个在朝为官的兄弟,李贤和李穆,并没有被牵连处死,而是被除名为民。

疯狂的宇文护再把目光转回到天王宇文觉身上,这样的皇帝,留着也是祸害。

宇文觉,别怪堂哥无情,是你自讨没趣,你去见你九泉之下的父亲吧。

最终,16岁的宇文觉被弑杀在了自己的府邸。

年轻的心没有经验,年轻的心容易大意,年轻的心不会预料结局,但是年轻的心不甘平庸。

为了诛杀宇文护,宇文觉用他16岁的青春买了单,也付出了他生命的代价。

我们不能说什么,因为我们也曾年轻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