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婆媳之痛(杨绛先生的育儿经)

讲到教育的问题:“好的教育”一开始是启发学习兴趣

问:您从小进的启明、振华,长大后上的清华、牛津,都是好学校,自己家的家训就是这个:如果有钱,应该让孩子受好的教育。杨先生,您认为怎样的教育才算“好的教育”?

杨绛:教育是管教,受教育与教育之间是不一样的,孩子在父母身边最开心,爱怎么淘气就怎么淘气,一般总是父母的主张,说“咱们到点了,可以收拾去上课了”。

杨绛先生婆媳之痛(杨绛先生的育儿经)(1)

孩子第一天上学,穿了新衣新鞋,拿了新书包,欣欣喜喜地“上学了!”但是上学回来,多半就不想再去受管教,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老师身上。

杨绛先生婆媳之痛(杨绛先生的育儿经)(2)

我体会,“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由此看出言传身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在生活中,家长怎样做到言传身教呢?

首先,家长要学会倾听。这是沟通的第一步。当看到孩子正为某件事烦恼时,为人父母者不妨抛下手头的事情,好好地听孩子诉说一番,家长学会倾听孩子的话,孩子就会增强自信心,感觉自己在家里并不只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有呼吁全得到尊重的孩子。

杨绛先生婆媳之痛(杨绛先生的育儿经)(3)

其次,家长与孩子携起手来,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当孩子遇到问题向父母寻求帮助时,父母给出的指导越具体越好。至于如何解决问题,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讨论,然后确定最佳方案,就算是遇见不一样的问题,家长应该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找出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你会发现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增强了与孩子之间的默契度。

杨绛先生婆媳之痛(杨绛先生的育儿经)(4)

再次,家长要充分信任孩子。具有良性沟通的家庭,除了让孩子拥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还让孩子有更多的被信任感。在学习生活中,这种被信任感往往会变成孩子前进的动力。

杨绛先生婆媳之痛(杨绛先生的育儿经)(5)

最后当孩子离开我们的身边,去与他小伙伴玩耍的过程中,也是在跟别人学习,再喝同学学习的时间里就是一个过程,他在这种过程中会不断的接受新的事物,当然也不会全是好的消息。所以我们作为家长也应该跟上小朋友的脚步,帮助孩子找到自身的优点,并学习去帮助他们挖据出来,与孩子共同改进就是我最关键的一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