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

“知网是什么东西”?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天临元年,每年临近毕业季,知网就开始向大学生们收钱。

如果你发现,自己当时写论文,没向知网缴过钱。

那恭喜你,说明你的大学图书馆,在为你负重前行,让你得以岁月静好。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各大高校已经被知网的涨价,压得喘不过气。

想让知网降价,不光需要我们来起底,更需要各位的努力。

大家好,我是同花顺。

注意啊,做篇内容,是希望还没毕业的大学生们,未来能少缴点查重费,知网真的该降价了。

毕竟,我们的经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创新和教育。

本期视频主要解答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知网是个什么东西。

第二,知网的高利润怎么来的。

第三,怎么样才能让知网降价?

我们这期一个一个说。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中国知网已暂停中国科学院对 CNKI 数据库的使用权限。


1►

知网是什么东西?

中国知网的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中国期刊网”,那个时候的大学生要写论文,只能用光盘检索文献,检索完了,还需要去图书馆借纸质的论文,很麻烦。

也就是那一年,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总经理王明亮,看到这个痛点,非常超前地建立了一套基于版面显示和全文检索的技术,这个技术对当时的中国学术界来说,意义重大。

老师和学生从此不再需要光盘。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网站上,就可以全文检索、原版浏览,论文的电子文档也可以在数据库中长期保存。

那个时候的知网,确实给中国学术圈帮了大忙,大家从此迈入了网络检索论文的时代。

知网,建立了网站和数据库,问题是,学术内容从哪里来。

老师们写了这么多论文,凭什么都发到知网上呢?

很简单,找学术期刊。

早年的知网,有着清华的背景,又有着公共的属性,在各部委的支持下,早在2002年,知网就低价整合了4000多种学术期刊。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2019年,中国期刊总量的43%被知网独家收录,远超对手维普和万方,成为了事实上的一家独大。

这也是各大高校离不开知网的原因。

正如教育专家朱永新所说,知网很特殊,他不只是一个互联网平台,更是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有着很强的公共属性。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6)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知网真的是大家的知网,那一家独大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是天临的灵魂问题,知网是个什么东西?

之所以变成了大家嘴里的“知网‘是个什么东西!

就是因为知网从一个技术提供商,变成了一个垄断论文的中间商。

有人说知网的检索技术好,我笑了。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7)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论技术,知网怎么可能比得过今天的互联网大厂,当然论背景,BAT和知网确实没法比。

知网的很多论文今天还是caj格式,想看必须用CAJ阅读器,这画风一看就是来自上个世纪。

百度头条阿里腾讯的产品经理,在门外站成一排,表示实名羡慕。

知网一没技术,二没学术,就这么个网,还年年涨价,让中科院都交不起费。

每次涨价起争端,大家大骂知网,最终结果都是高校妥协,被迫和知网签协议,明年这个时候知网的热搜,现在就可以预定。

说知网吃相难看,不是没有依据,上市公司同方股份是知网的母公司,知网的高利润从哪里来,在同花顺里翻一翻就很清楚。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8)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知网的高利润

打开上市公司同方股份的20年年报,下属的几家子公司,知网的毛利率最高,给同方股份贡献净利润2个亿。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9)

而从05年到20年的15年间,知网的营收一直在增长,从1.5个亿,一直涨到11个亿。

巅峰时期,毛利高达72%,让酱香科技都望尘莫及。

从营收数据看,知网在历史上,有四次营收大幅增长。

这背后,意味着知网至少有四次明显的涨价。

如今又出现中科院停用的事件,显然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知网又想用涨价大法,保住营收和利润,只是这种经济环境下,茅台都降价了,知网还想着涨价,是不是在想桃子吃?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10)

知网这么敢涨价,还有这么高的毛利,是因为像茅台一样受欢迎嘛?

显然不是。

那我们来起底一下,知网的力量之源,到底在哪里?

先看知网的收入哪里来?

知网的主要客户,就是各大高校,各大高校要缴年费大会员,会员费嫌太贵?

不愿给?

不给就断网,北大、社科院也没例外,谁不交钱谁断网。

因为知网拥有垄断的地位,所有的数据库论文的合法来源,是各大学术期刊,而这些期刊都已经被知网独家签走。

高校的师生想要去竞争对手那,比如万方、维普,看论文,或者论文查重。

他们会发现,万方和维普的覆盖范围就和知网没法比。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数据库的命脉,是数据,而数据的来源,已经被知网牢牢地捏在手里。

不管是万方维普竞、还是各大高校、各大期刊,在知网面前,都是弟弟。

对大家来说,能选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向知网交钱,在过去,降价是不可能的,能涨慢一点就已经欧弥陀佛了。

武汉理工、北京大学、太原理工、南京师范,包括这次的社科院,都试图举起反知大旗,无奈知网一个断网大逼兜下来,大家都只能牢牢实实签约。

所谓的闹上热搜,这么看其实挺可怜的,最好的结果也就是高校少付点会员费,但是如果真的少付了。

各大高校一看,上热搜还挺有用,就得再闹知网,那么知网明年上热搜;如果今年社科院闹了也没用,知网继续涨价,那明年肯定有高校受不了,被迫也得闹。

那么知网明年还是上热搜,所以我预判知网明年还得~停顿,啊。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知网独占了数据唯一的合法来源,想赚高利润,那还不简单,高校多收钱,作者少花钱,知网不就赚得朋满钵满。在少花钱这块,知网做的真的绝。

一个博士,论文在知网出版,知网可以按25元一份卖给读者。好的论文有个大几千次的下载,按这个价格知网就能收入超10万。

那这个博士的稿酬,是多少呢?

就是100元现金,硕士更惨,只有60。

知网说了,你还可以用那100块钱,换成价值300元的知网阅读卡。

绝,真的绝。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1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生们不闹,因为是学校在付钱,大不了查重费被割一次,毕业了就再也不见。

高校的老师们,常年被割,但是谁都不敢跟知网闹,要是自己的论文被撤,以后老师就没办法统计转载率和引用率,那申报课题,评职称都要影响。

所以真正敢于和知网硬刚的,都是圈外人,比如九旬退休教授赵德馨,一直和知网打官司,获赔70多万。

可是各位学子,你去问问你们还在职的老师,老师老师,快去和知网打官司呀,能获赔不少钱呢。

老师温柔的眼神中,不争气的眼泪留了下来。

天下苦知网久矣,有什么办法能让知网降价?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14)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垄断的解法

我们先看看国外反垄断的例子。

要说模式最像知网的,就是荷兰的学术巨头爱思唯尔。

那些大名鼎鼎的学术期刊,《柳叶刀》,《细胞》,《四面体》,都是爱思唯尔出版的。

爱思唯尔本身提供的服务比知网丰富多了,除了论文和数据,你在爱思唯尔上可以购买图书,可以做语法检查和翻译,提供图表,甚至线下的教育会展。

但是就这,美国各大院校还抱怨爱思唯尔连年涨价,2019年,在经过了多个月的谈判后,加州大学在当年2月宣布,终止续订爱思唯尔。

一年后,麻省理工大学也终止了与爱思唯尔的合同,并在学校图书馆官网提供了专门的页面列举了爱思唯尔的种种“恶行”。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15)

加州大学评议会主席罗伯特·梅说:“知识不应该只提供给能付钱的人。”

这些抵制出现了一些效果。

继2019年谈判破裂后,2021年爱思唯尔和加州大学重新达成协议:不加价,而且支持加州大学10所分校的开放获取。

为了破除爱思唯尔的垄断,美国互联网巨头和各大高校、杂志都开始行动起来。

微软、谷歌,如今都发布了各自的学术搜索引擎,哈佛大学毕业生创建的 Sci-Hub,涵盖了超过6200万份学术文献。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创立了免费的科学期刊库,密歇根大学也公开了自己的论文库。

一些原本收费的学术文献网站,也逐渐走向免费,让利给使用者。

破除中间商的垄断,需要各大院校和各大网站共同努力。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16)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完了国外垄断的例子,让我们反观国内,知网为什么能独家签约中国的学术期刊?

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国家的学术期刊,非常的弱势。

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出版的学术期刊高达8439种。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期刊?

这些期刊中的大多数,其实并不是真的为了学术研究,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行政管理的需要。

而且大多靠行政补贴生存,很多刊物从创刊以来就没有真正销售过,如果不数字化转型,这些期刊都没有发行渠道去生存。

这时候,知网来了,各位期刊的朋友,只要独家授权知网,就可以让你们这些期刊,轻松完成数字化,还免费赠送查重和排行榜的功能,各大期刊因为自身的弱势,在谈判桌上其实没有多少选择,迫于生计需要,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选择独家签约。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17)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知网今天能涨价的底气,根本上,就是来自于这些已经签了卖身契的独家期刊,这些期刊原本都是可以免费获取。

但是在知网一家独大的情况下,面临着事实上“二选一”的站队困境,不签独家就被知网排挤,生存困难。

想让知网真的降价,根本上就是让这些期刊重新获得选择的空间,禁止知网各种“二选一”的授权模式。

让万方、维普、超新甚至百度文库,都能有机会重新整合这些学术资源,打破当下知网一家独大的局面。

这个方案行不行,各位老学长,可以在评论里轻轻点点赞,做个表示。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18)

图片来源于网络


4►

结尾

说到知网降价。

去年,知网确实降过一次价,靠的是一位耄耋老人的战斗。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19)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撼动知网这棵大树,90岁的老教授赵德馨,光取证,从家到校图书馆,往返三十多趟。

他得把被知网侵权的百余篇文章原件都找出来,拍下封面、目录、文章所在页。

从立案到全部审理结束历时一年多,对于一个90岁的老人,整个过程非常不易,法院最终判决知网败诉。

知网在 2021 年 12 月 10 日发布了道歉声明,随后下调了硕博论文的下载费用。

过去是25元一本的博士论文,如今下调到了9.5元一本。

但是这样的小降价,并没有改变知网垄断的格局,面对知网的涨价,今年社科院仍然无能为力。

3 月 9 日,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司,在网上回复记者留言说:「关于知网是否涉嫌行业垄断一事,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核实研究。」

知网最近怎么了(看到知网的霸道)(20)

图片来源于网络

嗯,既然正在研究,我们就静待花开,希望最终的结果,能和我们期待的那样。

还是那句话,我们的经济,从来就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创新和教育。

如果你喜欢我写的内容,认同我的观点,欢迎评论互动。

我是同花顺,我们下期见。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与入编期刊及其作者关系十论——从赵德馨教授诉中国知网侵权案说起(上) 朱剑

2、中科院都用不起“知网”了,国外文献也存在“天价订阅费”吗? 北美留学生日报

3、知网的问题在于缺少技术含量 佑斌

4、知网,织了一张垄断的网 螺旋君

5、知网续订费近千万,中科院不堪重负停用!知网回应:不属实,中科院回应:属实!EVEE

6、知网为什么突然涨价,为什么敢涨价 湘财Plus

7、让知网少一点傲慢 敬一山

风险提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