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电影之都研究背景(奔流文化对话听守岛人编剧兰州姑娘丁涵讲述影片背后的故事)

由陈力执导,刘烨、宫哲领衔主演,根据“人民楷模”王继才夫妇守岛32年感人事迹改编的电影《守岛人》正在腾讯、爱奇艺等视频平台播出,很多观众为影片献上走心好评“没有炫技,没有煽情,自然真实”。

2月21日,奔流新闻记者采访了《守岛人》编剧丁涵,一个土生土长的兰州姑娘。

“在接这部剧之前,就曾在电视上看过守岛人王继才夫妇事迹的新闻,当时内心很感动,没想到后来会有人想将这个感人的事迹搬上大银幕。(我)能为这部影片做编剧,接触到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或许一切都是缘分。”丁涵说。

受访者:丁涵

90后,本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3级硕士。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报》特约评论员,发表多篇名家采访、影视评论文章。主要编剧作品: 电影《守岛人》荣获第 34 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提名)等;电影《功夫拉面》,甘肃省宣传部重点影视项目,2022年全国公映; 电视剧《石头开花》, 2020 年中宣部“圆梦 2020”脱贫攻坚主义文艺创作一等奖; 电视剧《神犬小七》 湖南卫视金鹰剧场热播,年度全网收视第三, 2015年第10届中美电视节年度金天使奖优秀电视剧;电视剧《星火燎原》中宣部重点扶持项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正在筹备拍摄。微电影《路过我温暖你》、网剧《完美恋人定制计划》等等。

奔流新闻:在创作《守岛人》剧本之前,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丁涵:准备开始写剧本之前,我就开始收集文字资料,看了很多有关王继才夫妻俩的报告文学,实地采访了一些跟他们夫妻二人有过接触的记者,包括灌云县的一些渔民。同时,制片方帮我找了几百张王继才夫妻二人在岛上的照片,这些准备工作让我对王继才夫妇的故事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其次,就是上岛采风。采风,是这个创作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一共上过三次岛。第一次是跟团队一起去的,大概待了两天。第二次,是我自己一个人去的,那一次时间最长,待了七天。第三次,是跟着导演团队一起去的。三次加起来,其实算是一个沉浸式的生活体验。

青岛电影之都研究背景(奔流文化对话听守岛人编剧兰州姑娘丁涵讲述影片背后的故事)(1)

丁涵采风照片

奔流新闻:189本日记,368面国旗,11680天出勤......当您近距离接触到岛上的生活,有哪些事令您震撼或难忘?

丁涵:最触动我的应该是岛上的环境。位于灌河入海口的开山岛,属于基岩岛屿,其上怪石嶙峋,险峻而陡峭,岛上既无树林泥土,又无淡水资源。我们第一次上岛的时候,正巧遇上了六七级的台风。船上非常颠簸,很多人晕船,虽然只有12海里,一路却很煎熬,感觉时间特别长。快到开山岛时,当我看到一座不大不小的岛矗立在眼前,那一瞬间心情特别激动。当时就有一种到家了的感觉,有一种莫名的归属感。王仕花带着几只小狗在岛边等我们,看到我们的船,她马上拉过缆绳,开始绑船,然后把我们拉上去。当她的手拉住我的那一瞬间,我能感觉到这双手跟陆地上的劳作之人的手不一样,很粗糙,骨节很大……那一刻,我似乎触摸到了开山岛的温度与质感。这个细节对我的冲击挺大的。

青岛电影之都研究背景(奔流文化对话听守岛人编剧兰州姑娘丁涵讲述影片背后的故事)(2)

开山岛

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跟仕花阿姨的相处。上岛之前,我心里比较忐忑。在岛上待了32年,又是烈士的遗孀,她可能未必会向我们敞开心扉。可实际情况是,在跟她的相处中,我发现她是一个很开明,非常善于为别人考虑的人。她很自然地带着我去逛岛;也会一边锄草,一边自然而然地跟我讲她与王叔(王继才)当年的故事。岛上的一花一草,她如数家珍。那天,我和仕花阿姨就睡在开山岛上她和王叔生活了32年的房间里,睡同一张床,盖一床被子,聊当年的事情,聊着聊着,直到我们不知道谁先睡着了。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夜我竟然睡得特别香,没有任何不适,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缘分。

青岛电影之都研究背景(奔流文化对话听守岛人编剧兰州姑娘丁涵讲述影片背后的故事)(3)

编剧丁涵与王仕花合影

奔流新闻:在剧本中,哪位人物比较打动您?您认为整部剧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丁涵:我觉得比较打动我的是张一山演的小豆子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其实是我塑造出来的一个角色。他有一个原型,是王继才当年救过的一个落难的小女孩。我对这个原型进行了艺术再创作。这个角色的意义在于,他就像一座桥梁,把岛上和陆地上的两种生活串联在一起。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小豆子其实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内心的写照,“我们成不了英模,但很敬仰英模”。小豆子很世俗,同时又有人性的那份善良,他在剧中反衬出王继才夫妇那种特别难能可贵的精神。这个角色的塑造承载着这样的一种情感。

要说亮点,影片上映后,我也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有的人说,剧中几只狗是亮点,这几只狗让开山岛一下子有了生气。当然,影片呈现出来的狗的形象确实令我很惊喜。还有网友说,剧中的饺子是亮点,说看到饺子就很想哭。影片中有三次包饺子的场景,饺子代表了团圆。还有网友说灯塔的意象很感人,很戳心。其实灯塔就好像是生命的一盏灯。大家的视角不一样,各有见解,我觉得这些都是亮点。

青岛电影之都研究背景(奔流文化对话听守岛人编剧兰州姑娘丁涵讲述影片背后的故事)(4)

奔流新闻:《守岛人》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要深刻还原王继才夫妇“时代楷模”这四个字背后弥足珍贵的坚守精神,又要贴近观众,对此,您在创作中作何考虑?

丁涵:这确实是一个难点。这部影片有一种特殊性,既是一个主旋律题材,同时也是真人真事。既不能过于虚构,也不能写得太实。我们团队一开始就定下一个目标,就是绝不以传统的主旋律英模的方式去写剧本,也不放大人物的苦难。我的想法是写一种幸福,夫妻二人心甘情愿在岛上32年,并从中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乐趣。我更希望影片呈现并还原出很真实的人。上岛采风,我感知到的王继才是一个特别有智慧,且很温暖的男人。

奔流新闻:刘烨塑造的王继才这个角色,符合您最初创作时的想象吗?

丁涵:非常符合。影片首映那天,我看到刘烨的第一个镜头,我就觉得,王继才就好像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刘烨的眼神中会有一种很闪光的东西,他有自己要表达的内涵。那场他送他女儿回家的戏,女儿冲他喊,说要做暴风雨里的海燕。船要开走的时候,他做了一个燕子的动作,那个瞬间,他的眼神在夕阳下泛着一种光芒。应该也是有感而发,才能演出来的。

青岛电影之都研究背景(奔流文化对话听守岛人编剧兰州姑娘丁涵讲述影片背后的故事)(5)

奔流新闻:“你守岛,我守你。”短而有力的六个字,是女主对丈夫的许诺和告白,倾尽全心全情在余生中证明“夫妻同命,不离不弃”。作为一名年轻的编剧,您是怎样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的?

丁涵:王继才夫妇这种爱情,我个人非常羡慕,它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男女爱情终极的一种状态。男女在热恋时候经常会有一个幻想,就是恨不能两个人到一个孤岛上去相濡以沫。而王继才夫妇确实是因为某种命运的力量,让他们在一个岛上生活了一辈子。这种感觉太奇妙了!夫妻二人的缘分得有多深,这辈子要把命交到对方的手上,而且他们两个人的世界永远没有人打扰,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份特别浪漫的爱情。因为上岛采风,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其实王继才夫妻二人在用人性中很美好的一面经营着这份感情,才有了他们多年来的相濡以沫。

奔流新闻:作为一名从兰州走出去的编剧,是否考虑过创作一些本土题材的作品?

丁涵:我是土生土长的兰州人,从小就知道甘肃文化底蕴深厚,未来,我也期望能与更多家乡的有识之士合作,共同来为家乡做些事情。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荆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