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作者全名(快与慢之主角与配角)

正如上篇文章所说,假想我们头脑里有两个家伙: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家伙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思考模式:快而不费力的与慢而耗脑力的。他们有时相互独立,但有时又会相互影响。又假想他们是某部电影的主角与配角的话,那么他们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呢?

思考快与慢作者全名(快与慢之主角与配角)(1)

虽然系统2富有创造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然而,他处理事情却又慢又懒又费力,平时很难看到他的影踪,即使偶尔出现几次,也会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所以按出镜频率来看的话,系统2只能当配角。

系统2做配角的话,系统1必然是主角了。每当系统2要上场,系统1就会在前面做引导。而且,只有系统1认为自己无法处理当前的事情,才会让系统2出面解决,可见系统1的主导地位。

本章作者是以人类的瞳孔作为思维活动的灵敏指示器,采用加1的游戏,说明了系统1和系统2之间是如何作为主角和配角来运作的。作者在受试者做加1的任务的过程中,记录受试者做任务过程中瞳孔的大小变化,来反映受试者思维模式的状态。当受试者从开始到进入状态到完成加1的过程中,受试者的瞳孔由正常大小变大再变回正常大小。这反映了当一开始听到数字时,是系统1开始处理,当系统1发现自己处理不了后,就把这个任务传递给了系统2,这时瞳孔会变大,加1完成后,由系统1输出,最终完成任务。

另外,作者提到,当加1改为加2,加3…依次增加,以增加任务的难度。实验发现,当每次增加任务难度后,瞳孔的大小也会相应的变大。例如当到加3时,瞳孔的大小会扩散50%;当由慢走到快走时,由于需要对身体增加控制力,我们对周围的事物的注意力也会降低,瞳孔也会放大。

此外,正如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之间会相互转化。当任务越来越熟练,处理任务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也会降低,需要系统2的参与度也会降低,甚至完全不需要系统2的参与。例如,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们在考试当中便可以加快做题速度和提高正确率。

综上所述,作为主角和配角的系统1和系统2,系统1负责接收外部全部的刺激,并处理部分的任务,引导系统1无法处理的任务到系统2。通过重复的训练,任务的处理难度降低,可以减少系统2的使用,加快处理速度。我们利用这种大脑的运行机制,可以很好地服务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