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交恐惧症会自愈吗 孩子进入恐交期

孩子进入“恐交期”,想参与又不敢怎么办?三招打造小小外交官

小品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平时特别喜欢看书和听父母讲故事,父母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习惯。因此虽然小品比较少出门,但父母也没有怎么在意,觉得孩子年纪还小。

平时亲戚朋友带小孩来串门的时候,小品也会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什么的。小品很乐意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等,和小朋友玩的也挺开心的,没有出现害怕交流之类的情况

由于快上幼儿园了,父母想着带小品出去外面多走走逛逛,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以后能更好的融入幼儿园的生活。

儿童社交恐惧症会自愈吗 孩子进入恐交期(1)

一天,父母带小品去儿童公园玩,公园里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着游戏。妈妈对小品说,“过去一起玩吧”。小品表示不愿意:”不要,我想回家”。

妈妈有点郁闷,平时和亲戚朋友家孩子不是玩的挺好的吗,怎么现在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

妈妈和小品沟通的很长时间,小品还是不愿意,妈妈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好由着孩子。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父母们不断的去发现,然后解决。相信很多父母在孩子3-4岁准备上幼儿园的时候,都会发现孩子不太敢参与到其他人的游戏中去

儿童社交恐惧症会自愈吗 孩子进入恐交期(2)

孩子平时和邻居小孩玩的都挺好的,怎么突然就害怕”外交”了呢?

其实孩子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进入了“恐交期”,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

01“恐交期”的孩子会有什么表现?

儿童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情绪障碍,是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

“恐交期”的孩子,在陌生环境中过分害羞、尴尬,对自己的行为过分关注或进入新环境时自己感觉到痛苦和身体不适,或出现哭闹不语、退缩。

儿童社交恐惧症会自愈吗 孩子进入恐交期(3)

主要表现为:

1.在公众场合,孩子感到害怕、紧张,与人接触采取回避态度。如公园、游乐园、幼儿园、商场,当父母让孩子自己去和小朋友玩耍时,孩子会拒绝,躲在你的身后,依赖着你

2.在一些人多的场合,孩子会害怕与人面对面地交流,或者即便交流了,也是在惊恐之中度过的,交流过程中说话往往会口吃、表述不清,躲避他人的视线,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

3.孩子不敢直面陌生人,更不敢与他们交谈,或者见到陌生人就心慌耳热,有一种抵触的心理,把陌生人拒之门外。

02 孩子出现恐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有教育专家研究表明,孩子出现恐交现象,主要是因为紧张。

如果我们把让孩子感到紧张的几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帮孩子顺利渡过“恐交期”,并且可以很好的提高孩子的外交能力。

几个让孩子感到紧张的主要因素为: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无法转换游戏角色、缺少自己熟悉的人

儿童社交恐惧症会自愈吗 孩子进入恐交期(4)

(1)缺乏语言表达能力

有调查报告显示,如果我们平时的表达能力是100分的话,在10个朋友面前时,表达能力会降到80分,随着人数的增多,表达能力会继续下降。

平时孩子和家人在沟通交流时,都是比较轻松随性的,语言表达能力无法得到足够的锻炼,只能应付比较简单的聊天。到了人多的环境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下降,容易出现表述不清、发愣、结巴的情况。

(2)无法转换游戏角色

另外在家里玩游戏时,父母会让孩子承担主角的角色,但在实际生活中,孩子能当上主角的几率是很少的。如果自己不是主角,孩子就会感到紧张,因为这不是他所熟悉的角色。

儿童社交恐惧症会自愈吗 孩子进入恐交期(5)

同时在家里玩游戏时,父母和家人都会迁就孩子,和小伙伴玩游戏,别人不会迁就自己,因此孩子会更加紧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孩子玩游戏时,不妨试试让他担任配角。同时,不要每次都让孩子赢,要尝试让孩子在游戏中输。

(3)缺少自己熟悉的人

孩子和亲戚朋友的小孩玩的都挺好的,但换了环境换了人,孩子就不敢参与了。其实主要是因为缺少自己熟悉的人,孩子觉得所有人都很陌生,感到紧张,所以不想或不敢参与到游戏中去。

每个孩子的个性都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大方、开朗,有的胆小、羞涩。前一类的孩子能很快的适应新环境,而后一类的孩子在新环境和陌生人面前则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紧张、羞涩。

03 遇到孩子恐交现象应该如何引导?

(1)利用“家长版十万个为什么”,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以后慢慢提高。其实孩子在3岁时,家长就可以利用家长版十万个为什么”帮孩子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思考问题。

儿童社交恐惧症会自愈吗 孩子进入恐交期(6)

“家长版十万个为什么”是一种儿童版的“苏格拉底提问法”(一种不断提问引导对象思考的提问方法),通过简单的提问,提高孩子将思考转化成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三步骤:

  1. 为什么?
  2. 是怎么样的?
  3. 其实......

举个例子:

小桐:“妈妈,我想看《阿凡提》那本书。”

妈妈:“为什么想看《阿凡提》呀?”

小桐:“我想看看他的衣服,和今天爸爸穿的衣服好像。”

妈妈:“好的”,说着把书拿给了孩子,“妈妈也来看看,是什么样的衣服?

小桐指着说:“咦,好像有些不同,爸爸衣服的袖子是短的,阿凡提的是长的。”

妈妈:“噢,其实爸爸的是白色衬衫阿凡提的是民族风衣服。”

接着妈妈还拿出衣服图鉴的书籍,让孩子分辨各种衣服。

儿童社交恐惧症会自愈吗 孩子进入恐交期(7)

这样,通过“家长版十万个为什么”,不仅可以锻炼孩子把思考转化成语言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学会分辨不同的物品,一举两得。此外,“家长版十万个为什么”还可以很好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积极提问的兴趣。

(2)父母和玩游戏时,多交换角色且不过于迁就孩子

从上面的原因中我们知道了,让孩子在游戏中多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孩子慢慢接受和熟悉自己不是主角时的情景,同时也可以减少孩子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另外玩游戏时,家长不过于迁就孩子,偶尔让孩子玩输,让孩子学会面对输也是很重要的。

孩子输的时候,家长可以进行鼓励引导;孩子赢的时候,家长可以教育孩子不要骄傲自满。

儿童社交恐惧症会自愈吗 孩子进入恐交期(8)

建议做法:

  1. 平时在家和孩子玩游戏时,可以用小游戏来决定每个人的角色,如抽扑克牌,用大小来决定角色分配
  2. 孩子玩游戏输的时候,家长要先肯定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努力,先说哪里做得好,在说哪些地方做的不好,下次要如何提高等。

(3)从朋友圈中寻找相似特征的“熟人”

如果孩子不敢参与集体活动,可以从众多的小朋友当中,帮孩子寻找到一个有特征的“熟人”。给孩子营造出安全感、熟悉感,从而让孩子容易参与到其中。

很可能新交的第一个朋友就是家长介绍的朋友,有了一个“熟人”在里面,就容易融入新集体了。

儿童社交恐惧症会自愈吗 孩子进入恐交期(9)

举例:父母找一个衣服或者行为和孩子差不多的小朋友,对孩子说:“你看,那位小朋友和你的衣服颜色差不多呢,可能和你一样喜欢xxx”。

这个方法很多老师都在采用,专家称“熟人”小朋友可以作为“心理医生”,孩子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这个“心理医生”的作用比家长和老师都大。

经过这3招,孩子已经建立起一定的“外交”能力了,在往后的日子里,孩子自己会自觉使用这些“外交”能力,打造出一个广大的朋友圈,同时也不会再害怕参与了。

最后

教育孩子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在孩子做的不好的情况下,家长们不要着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来教育孩子,这样教育效果更佳哦。

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给予孩子更多的了解和耐心,和孩子建立友好的亲子关系,多点沟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对应的原因和方法。

你家孩子有“恐交期”的现象吗?当孩子恐交的时候,你又是如何教育他呢?

如果您有好的教育方法,欢迎在留言区评论一起交流。

家有一宝,职场妈妈@暖妈育儿,愿与您一起分享育儿路上的那些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