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我的阅读故事读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文 | 小桥流水

早上散步,发现一个小伙子站在路边聚精会神在看书,我不禁有些惊讶。近年来路上所见之人十之八九都在看手机,看书已是罕见一景,如今乍然一见,倍感亲切。小伙子身上那一束晨光,更是让我随之进入了时光隧道一般。连忙掏出手机拍下小伙子读书的照片,发了朋友圈,然后发了点感想,也算为营造书香氛围,弘扬正能量出点力吧。不过,小伙子读书的那一幕倒勾起了我的回忆,想起多年以前老家那朴素的生活,还有那静心阅读带来的快乐。

阅读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我的阅读故事读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1)

也许因为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时候起,我们家所有的人都爱看书,即便是只上过几年学的妈妈,也会翻翻报纸,或者问我们看的啥书,书上讲的啥,这一切都源于我家当老师爱看书的老爸以及我家的那墙柜橱。

我们家里间的墙上有一个墙柜橱,那是我家最重要所在,爸爸爱若珍宝,我们视为大宝藏。墙柜橱是墙上的一个空间,小门是爸爸用祖传木匠手艺亲自打的两扇微型黄色木门,非常精致。里边书名和模样我记忆犹新,既有《红楼梦》《三国演义》《红岩》《金光大道》等古今名著,也有《雍正王朝》,《康熙大帝》等历史著作,还有《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三侠五义》之类的武侠小说,至于我们那会最喜欢看的《少年文艺》《故事会》《湖上小八路》以及《三毛流浪记》《从奴隶到将军》等连环画可以说应有尽有。那是一个真正的书橱,除了满满当当的书,啥也没有。而那所有的书,都是爸爸不惜代价甚至是节省了吃饭的钱一本一本集腋成裘累积而来的。

每次爸爸出发开会什么的,我们每个人心里都痒痒的,盼望着,放学都没心思找小伙伴玩,只盼着他拿回一本书,先睹为快。爸爸当时是民办老师,工资很少,孩子又多,生活在村里算是极困难的。记得小时候,有时连咸菜都接不上茬。可我家那书橱却是全村独有的,它给了我们振奋的力量,吃的不好反倒是其次的事。每次放了学,我们家床上、窗台上、地上、板凳上,都是我和同学以及小伙伴,每个人拿本书,看的津津有味,时而会有痴痴的笑声,会有跺腿撒脚的气愤声,会有激动的“嗨嗨”声,会有“吭哧吭哧”抹眼泪的, 偶然还会有跑到天井里跳脚大喊的。

记得那时候每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生怕别人抢去,上厕所都不撒手,拿着去再拿着回,于是那等着看的只有跟在一边等着,然后随着速度赶快看,或者干脆从对面倒着字看,还偶然为快慢争论起来。后来天快黑了,看不清,就跑到天井,趴在磨盘上,蹲在磨道里,门口石凳上,那个痴迷劲,比上课时都专注。

课外书,毕竟是闲书,有时候得推磨、推碾、喂鸡、喂鹅、饮羊,因为看书我们常会耽误了,妈妈催一遍,欠欠腚,催两遍,挪挪窝,催着催着就晚了,妈妈着急的就嫌我爸:“你看你,光带孩子看闲书,早晚气狠了我,一把火把这些书全烧了。”爸爸一看妈妈急了眼,就催促我们:“都干活去,不干以后不买书了 。”于是我们赶快跑去干活。

说归说,妈妈从小喜欢上学却没条件上到毕业所以也对书十分珍惜 ,一本本从我们手里夺下来,放时候还得平整下,生怕折了书页。看到我们藏到被窝下的,也得拿出来平整好再放进去。那时候,书带给我们无限的乐趣。因为心里挂着书干活也心急火燎你追我赶。而看书或吃饭时候,也经常会争论的不亦乐乎。记得那时候看红楼梦,我说讨厌薛宝钗太有心机,大姐二姐却说她会办事叫人省心,不给人添麻烦,有啥不好。

我说林黛玉冰雪聪明,不耍心眼子,她们则说她是个病秧子,身体都不行,还提啥别的。争来争去,吵起来了。哥就劝:“都是些小说中的人,何必这么认真,那不过就是曹雪芹写了他没落家庭中各色人物,有啥好争论的。”我却不依不饶,非让哥评理,到底他认为谁好,最后妈妈烦了:“吃饭堵不住你们的嘴,看看你们跟野雀窝捣了一棍子一样,没个安静。”听到妈妈形象比喻,想到我家后院那四个喜鹊窝天天“叽叽喳喳”那个闹劲儿,我们哈哈大笑着赶快各自狼吞虎咽吃饭去了。

有句话,书里自有黄金屋。我们没有黄金屋,但我们在那困苦的生活里却收获了无穷的快乐。我曾经蒙着被子抱着台灯看到凌晨,把被子烤黄了一大片;哥哥曾自己在房间看得哈哈大笑把妈妈吓到不行 ;大姐二姐亦是如痴如醉 ,边烧火边看书把饭都烧糊了。读书在不知不觉中开阔了我们视野,提高了水平。大姐高中时家里困难,为了让我们三个姊妹继续上学,她自愿回家务农,学校几次主动喊她去任代课老师,可见对她的肯定,尽管她最后也没去成。

二姐写作文,批语总是很高,经常是构思巧妙,语言流利,生动有趣之类;哥哥则在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偏理思想下,仍把文言文滚瓜烂熟背成一片,语文老师都听不出完整的一句,怔怔问他:“那一句是什么 ?吃柿子不吐软枣胡子?”全班哈哈大笑。那一句是“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问哥咋背的,说太快了,连趟连音成一片了。而我呢,理科很努力总得不了高分而语文几乎不大学 ,分数却总能叫人很开心,也许,这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走过的路,做过的事,经历过的岁月 ,都会留下深深的印记。小时看书的日子,家里那可贵的墙柜橱,曾经一起看过的书,都是我们深深的爱,会陪我们每个人一辈子,一直都在。今天那看书的青年,那看书的模样,唤醒了我的记忆,让我羡慕,让我留恋过往,禁不住提醒自己以后还是少玩手机,多看书。

现在自己感觉读书极少了,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今后要扭转疏于读书的现状。在每一刻有闲的时间里,静静地看一会书。就像那晨光中读书的小伙子。

阅读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我的阅读故事读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2)

作者简介:王翠玉,网名小桥流水,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山东工人报》《山东广播电视报》《文学百花苑》《东方散文》《淄博晚报》等报刊。曾获淄博市青年作家协会“十佳青年作家”等市级以上荣誉。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