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工人工作有什么优势(蓝领工人就业形势如何)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水平制造业,离不开高素质的“蓝领工人”,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蓝领工人工作有什么优势?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蓝领工人工作有什么优势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水平制造业,离不开高素质的“蓝领工人”。
“一线工人是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换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优化和提升劳动者的专业技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共同富裕研究院研究员赵忠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随着经济的转型和技术不断进步,“蓝领工人”就业和职业发展前景良好,但目前仍存在技能不匹配、供需结构矛盾等问题。
“蓝领工人”就业和职业发展机遇何在?
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形势良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此前介绍,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总量为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比重近三分之一。并且,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中国是‘世界工厂’,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蓝领工人’就业和职业发展产业基础良好。”赵忠说。
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事关我国制造强国战略,我国正稳步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先进制造业,包括5G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制造业等,增加值实现了18.2%的高速增长,远高于8.1%的GDP平均增速,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9.6%的增速。
“我国在稳步推进制造业转型过程中,产生了高质量就业岗位。”赵忠表示,目前,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新的经济形态变化和技术进步,高质量就业岗位增多,“蓝领工人”就业和职业发展路径良好。
此外,我国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我国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对此,赵忠表示,制造业体系中,各个行业相互支撑,“蓝领工人”就业和职业发展生态良好。
“蓝领工人”的职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目前,制造业领域‘蓝领工人’总量不足,结构性问题突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系主任、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凡表示,长期低生育水平,高校大学生从事制造业低意愿,传统制造业待遇差,以及全球经济体系重构,造成“蓝领工人”供需结构矛盾突出。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第二、第三产业蓝领工人规模为4.26亿。但根据“2020年一线蓝领用工荒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参与调研的企业中,近七成企业近期正遭遇用工荒问题、13%的企业表示一般会在春节以后遭遇用工荒,另有13%的企业则表示其常年存在用工荒及用工短缺的问题。劳动力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蓝领工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目前,企业‘用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存在。很多工厂出现一线工人‘用工荒’。”赵忠表示,工人就业和企业用工存在区域差异和季节性因素,“用工荒”问题依然严峻。
“高级技工和新兴产业人才出现缺口,已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大痛点。”杨凡表示,数字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正在重构全球的经济体系,要求“蓝领工人”提升技能,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如何突破“蓝领工人”的职业发展困境?
我国高度重视“蓝领工人”就业和职业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针对制造业转型过程中“蓝领工人”技能不匹配问题,赵忠表示“‘蓝领工人’就业和职业健康发展,培训体系是重要条件”,政府提供培训资金,企业打造培训计划,工人主动参与,最终形成公平、规范、有序、有竞争力的培训体系。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蓝领人群,其中3/4是由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蓝领人员组成。赵忠指出,外来务工的“蓝领工人”数量多,户籍制度不完善,“蓝领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中自由流动受阻。政府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灵活、充满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我国正推进共同富裕,合理的劳动报酬比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赵忠表示,目前,很多工厂的利润率低,需要控制人工成本,造成工厂待遇和工人期望存在差异,企业要平衡“蓝领工人”劳动报酬比例,使经济成果分享中资本和劳动达到合理的水平。
杨凡指出,高校大学生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从事制造业意愿低,要求进行舆论指导,提高社会对“蓝领工人”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同时,企业要转变重学历、轻能力、轻技术的用工思维,提高“蓝领工人”薪资和福利待遇,打造良好职业发展前景。
(实习生李皓对本文亦有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