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所说匹夫是什么意思(古代普通人为何称为)

匹夫一词,在古代指普通平民男子,多有贬义,如“匹夫之勇”,“老匹夫”等,皆把匹夫译为有勇无谋之意。匹原是数量单位,古代4丈为一匹,也说2丈为一端,二端为两,每两就成一匹,长4丈。两而成匹,是相合的意思,按照这个意义,夫妇两者也相合,因此叫匹夫、匹妇,匹夫、匹妇便成了普通、平常人的代称。

段玉裁注《说文》时说道:“虽其半,亦得云匹?犹人言匹夫也。”也就是说匹夫、匹妇拆离开来单独也可使用。后来,匹夫便仅仅指男子,而泛指为普通、平常、平庸的人。至于匹夫的出处,翻遍史料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太过准确的记载,关于匹夫的出处大概有几种说法。

一是《左传·昭公六年》:“匹夫为善,民犹则之,况国君乎”。二是《韩非子·有度》:“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三是汉班固《白虎通·爵》:“庶人称匹夫者,匹,偶也,与其妻为偶,阴阳相成之义也”。

且不论哪种说法,从这几句里可以看出,匹夫贬义太过明显,《左传》中匹夫轻于民,《韩非子》中匹夫轻于臣,还算中庸,《白虎通》中匹夫等于庶民,却把匹当作配当作夫的配偶,阴阳相辅相成,明显匹夫的含义再高了一层。不过自始自终,匹夫始终指代平民,仅仅是贬义或者中义的区别,找不到有褒义的典故。

古代人所说匹夫是什么意思(古代普通人为何称为)(1)

除此之外,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也是出自春秋时期的《初秋左传》,其义指百姓本无罪,但怀有碧玺就有罪了,会被人觊觎,在这里匹夫依旧代指平民百姓。

而且纵观历史典籍,关于匹夫的记载,多是出自《战国策》、《孟子》、《国语越语》等书,这些皆是春秋时期的著作,如此看来,“匹夫”这个词还是出自春秋时期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为何始终以匹夫指代平民呢?

有典故“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天下缟素”,出自《唐雎不辱使命》,这里提到的匹夫,意义有所不同。大部分人中学都学过这篇古文,唐雎奉命出使秦国,欲说服秦国退兵,当时还没有称始皇的嬴政没有同意,于是唐雎便借引专诸、盖聂、要离三人的例子,暗示自己要效仿他们三人,然后说下那句典故。

在《战国策》原文里这样记载,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其实以秦始皇的为人,不太可能做出这么有失体统的事,不过这里且不论历史记载是否符合事实。

古代人所说匹夫是什么意思(古代普通人为何称为)(2)

看唐雎的描述,在秦始皇讥讽唐雎后,唐雎一句“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也”,很好表现了唐雎对于后面所说“匹夫”之意,并非庸人,而是忠肝义胆、有勇有谋的士,“匹夫”二字,以专诸、盖聂、要离为先,唐雎为后,若秦以强权逼人,便匹夫一怒,天下缟素。可以看出,这里匹夫拥有极高的含义,绝非贬义或者平民。

按照前面的说法,即便是不确定“匹夫”的出处,但是旁征博引,不难看出最早也就是出自战国,距秦国也不过短短数十年,如果以《韩非子》为考据,那正好也是秦朝那个年代,那么匹夫到后世怎么发展成了贬义呢?

按照历史所记载的秦始皇,无论是否有长跪而谢其实,只要唐雎真的说出要做刺秦第四人,便意味着他身前身后都将无以存志。所以,唐雎自称匹夫之怒,这让秦始皇如何不怒,即便当时真的被唐雎镇住。

所以自己匹夫便成了秦始皇的耻辱,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而这么一个象征秦始皇愤怒的词,从此很长一段时间便被丑化成贬义。为了消除屈辱,匹夫一词则译为无谋莽夫,如此便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将唐雎行为弱化,减小秦始皇所受到的侮辱。

古代人所说匹夫是什么意思(古代普通人为何称为)(3)

在秦朝匹夫还是贬义为主的,而后的几千年里,匹夫贬义渐渐去除,并非仅仅指代无谋之人。宋朝大儒朱熹在《答董叔重》中写到“箕子岂固欲自经于沟渎,而为匹夫之谅哉?”。其意为普通百姓所遵守的诚信,到了这里匹夫已经有了独立的人格,能遵守诚信,并非秦朝时期的所代表的贬义。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里,匹夫的贬义在逐渐去掉。

清军入关,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史》里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于是这句话成了后世所流传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了这里,匹夫已经去掉了秦朝时无谋莽夫之名,成了一个普通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天下的兴亡,与普通百姓也有关系。

对照时间进度,不难看出“匹夫”这个词所蕴含的意义经历了很多阶段的变化,从最初春秋出现这个词,到秦始皇开始变成贬义,再到宋朝逐渐去除贬义,而后清朝时期,匹夫俨然已经成了中性词,没有任何贬义。

古代人所说匹夫是什么意思(古代普通人为何称为)(4)

回过头来看,无论哪个朝代,匹夫最多也就是意为普通百姓,却始终无褒义或者指代权贵,即便秦朝流传后世的三大刺客也被冠以“匹夫”之名。

总的来看,秦始皇的原因有,却不是重点,大概是因为匹夫与匹妇同出,匹又是计量单位,马用的也是匹,在重礼仪的中国古代,无论如何都无法与权贵挂上关系,即便后世一些名人给匹夫戴上国家兴亡的高帽,也只能表示普通人的意思。

参考文献:

《左传·昭公六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