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糕为什么叫打糕(打糕打糕打糕)

01

一个叫月白的作者:

” 相遇不一定有结局,但一定有意义。

认识月白妹妹,实属偶然。

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周末,在作文纸条信手翻开一篇以为普普通通的文章。标题实在普通,叫《一碗馄炖》。她描写环境说,“太阳终于被白云赶在了山的那头,放学的铃声也终于赶在暖阳的夕晖中响起。”描写卖馄炖阿公说他“一件被天空漂得花白的旧衬衫,一年四季都爬在他肩上。”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就很动容,在阅读过程中不期而遇的感动,应如是。

然后陆陆续续又看了好多月白妹妹的文章,让人很难相信一个高二小女孩儿那份对待生活的虔诚,那份稚嫩又成熟的思考。总之,相见恨晚。说再多唯恐喧兵夺主的意味儿,折回来再说说妹妹这篇文章,那段关于值得珍藏的打糕记忆,当机器人替代传统打糕人,胖子也只能一个人坐着发呆。然而,然而,我们还是怀念从前的味道,那逝去不回的光阴。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遗忘。

总有些事情值得永远铭记。珍摄。

打糕为什么叫打糕(打糕打糕打糕)(1)

02

一个关于“ 打糕”的故事

常去那个巷子,只为尝一口刚打出来的年糕。

年糕很糯,但不稠,是打糕的人一锤一锤打出来的。打糕的人,我们都习惯唤之为胖子,但他人不胖,只是很壮。皮肤很黑,但很喜欢笑。

听闻胖子家世世代代都是打糕的人,打糕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技能,更像是一种对粮食的传承。

打糕为什么叫打糕(打糕打糕打糕)(2)

“这糕,打出来才叫香。机器做的,没有那味。”胖子边打边说。

每逢过年边,大伙们都会挤进那个小巷,去看胖子打糕。那地方不算大,大概就一个井盖这么大。一个大缸里放着刚催熟的糯米,年糕还未成型,胖子拿着一把饱经风霜的木锤,开始施展他的独家绝招。

“嘿咻——嘿咻——又香又糯的年糕啊——吃了这又香又糯的年糕——来年就会步步糕升——”胖子卖力地吆喝着,汗水涨红了脸,黝黑的皮肤开始发亮。手上的茧子起出来了,根根青筋暴起。

打糕为什么叫打糕(打糕打糕打糕)(3)

围观的人群紧紧地盯着,看着打糕,心里打着吃糕的小算盘。我也是如此,每次打完糕,胖子都会请过路的人尝尝。说是一种惯例,至于真假,我也不从得知。不过,不说假,那糕是真的好吃,又香又糯,不黏不稠,弹劲满满,米香回味无穷。爸爸每年都要从胖子那里买一大麻袋的年糕条回去,放在桶里过冬。说过年的时候吃。我常常吵着妈妈说,要吃红糖年糕。所谓红糖年糕,就是将年糕条切片,放在蒸笼里蒸熟,再蘸上沙沙的红糖,味道真的难以名状,这我也没吹牛,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另外,我觉得有必要提一提汤糕。这算是我们海边的一种特色。将刚买的海鲜洗净,有蛤蜊、牡蛎、鱼面、小白虾、墨鱼等等。再将年糕条切成小条,加水,入锅,煮上个十来分钟,无需佐料,一锅汤糕便完成了。小撮一口汤,挺烫,尝不出啥味,无碍,再来一口,你的舌尖就会适应,这是一股来自海洋的鲜味与大地上的米香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触感。那糕在经历过重重磨炼后,也变得更加有劲道,让人停不下来。

打糕为什么叫打糕(打糕打糕打糕)(4)

除了打糕,胖子家还以包嵌糕而闻名于街坊邻里。嵌糕,顾名思义,就是将各种熟食嵌入糕里。这手艺不仅考验年糕的软糯劲度,更考验嵌糕人的捏糕的手艺。好糕,除了靠打,还要靠捏。当然糕的多少也需要掂量,太多了吃久了会腻,太少了有感觉都是熟食的油味。真正合格的捏糕人,捏出的糕,总是不多不少,层层分明,那应该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味觉体验。由于好几年没吃到嵌糕了,近期吃到的却不太正宗,我快忘记嵌糕真正的味道了,有点遗憾。

打糕为什么叫打糕(打糕打糕打糕)(5)

年味真是一年比一年淡,再进那个巷子,不闻打糕人的吆喝,只见隆隆的机器声。来来往往的人还是提着大麻袋去装年糕,但装的不再是胖子打的了。

还是那个巷子,还是老地方,胖子一个人坐在缸前发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