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川苹果业 陕西洛川做强苹果产业

本报记者 黄永旭 北京报道10月,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的50余万亩苹果陆续成熟,沉甸甸的果子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于果树之间忙碌采摘看着一车车飘香的苹果运出,果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陕西洛川苹果业 陕西洛川做强苹果产业?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陕西洛川苹果业 陕西洛川做强苹果产业

陕西洛川苹果业 陕西洛川做强苹果产业

本报记者 黄永旭 北京报道

10月,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的50余万亩苹果陆续成熟,沉甸甸的果子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于果树之间忙碌采摘。看着一车车飘香的苹果运出,果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国家乡村振兴局规划财务司发布《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公示公告》,洛川县入围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这是继入选陕西省乡村振兴案例之后洛川取得的又一佳绩。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洛川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依托苹果优势产业,大力实施果畜富民战略,使苹果园成为洛川大地上的“绿水青山”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洛川苹果已经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增收之路

洛川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部,因洛河穿境而得名。全县辖8个镇和1个街道办,196个行政村,总人口20.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15万人。

在种植苹果之前,农民们都是向地要收成,但辛辛苦苦一年的收入,长期无法和富裕沾上边,贫困成为困扰许多农户的问题。

“以前家里6口人,总共12亩地,春种秋收,都想方设法种好地,但总是富不起来,反而日子越过越恓惶”,洛川县槐柏镇洼里村果农张兴东(化名)说,“2012年的时候,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的积蓄眼看就花光了,那段日子真是难熬。”

举步维艰之际,张兴东鼓足勇气,放手一搏,响应洛川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我从县里贷了2万元,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2万元,把家里的地全都栽上了苹果树。现在想来,当初那些苹果树,把我们全家从贫困线上拉了出来”。

尝到了种植苹果的甜头,张兴东适时扩大种植规模,现如今已有65亩果园。随着这几年苹果价格不断走高,张兴东家每年收入稳中有升,“不仅盖了漂亮的新房子,去年还添置了两台车,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

记者了解到,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期间,洛川县充分发挥苹果产业优势,不断提升苹果产业发展质量,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3亿元,帮助脱贫户新建果园6801亩、改造提升老果园11698亩、搭建防雹网6179.86亩,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实现苹果产业全覆盖,苹果收入占到脱贫户总收入的90%以上,夯实了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

同时,洛川县不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开展“农民夜校”“乡村大课堂”“苹果技术大比武”等活动,培训脱贫劳动力3000余人次。启动乡土人才、技术领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加大脱贫劳动力产业发展技能培训。

洛川县乡村振兴局表示,如今,洛川县苹果种植面积逾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全县95%以上的农民从事苹果种植,95%的收入也来自苹果产业。2021年底,洛川苹果总产量98.5万吨,鲜果总收入65亿元,苹果产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万元。

产业之路

忆往日,洛川县在脱贫增收上,咬定苹果不放松,切切实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许许多多村民走上致富路。看如今,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洛川县在主导产业发展上,再次锚定苹果产业,走产业化之路,延伸产业链成为重要方向。

2018年,洛川县首次尝试苹果产业化之路,开始大力推行矮化密植园。当时,号称“中国苹果第一村”的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率先挖除效益低的老果园,建起了全县第一个大规模、高标准的新型矮化密植园。

“刚推行(矮化密植)的时候,原来的果树要挖了,再重新栽种,好多果农不理解,甚至是很抵触,但是看到实惠之后,积极性都起来了,矮化密植园的规模也迅速扩大了”,阿寺村果农韩晓(化名)说。

记者了解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为了解决苹果如何继续促进果农增收这一问题,洛川县围绕苹果产业,出台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洛川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八项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等多个指导性文件,实行部门单位包建苹果专业村活动,调动全县力量,全力推动苹果生产、管理、经营方式转型升级。

《重点任务》提出,到 2025 年,洛川县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苹果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农民人均苹果收入突破2万元的总目标。并确定了矮化密植、优化品种、改良土壤、科技赋能、园区带动、防震减灾、品牌保护、健全组织八项重点任务。

洛川县乡村振兴局表示,洛川县通过推进果园改造、加强分选冷藏、打造产业集群、扩大品牌营销等一系列措施,延伸了产业链,也促进了果农增收。

在果园改造方面,洛川县《重点任务》要求,按照“乔矮同步、宜乔则乔、宜矮则矮”的思路,大力推广黄土高原旱作节水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每年新建矮化密植园2万亩,5年内新建10万亩,累计达到 20 万亩,矮化、乔化果园比例调整为4∶6。

另外,为推动苹果产业集群化发展,洛川县先后建成了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国家洛川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洛川苹果产业后整理示范园区,按照“1 3 X”总体规划布局,高标准建设苹果关联产业加工区,引导配套产业和果品精深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条。

通过不断探索,洛川县形成了“企业 脱贫户”“企业 村集体 脱贫户”“企业 基地 脱贫户”等多种联农模式,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升级。

韩晓告诉记者:“以前大家都各种各的,很少能形成规模,在收入上也有差距。但是产业化发展指导下,果苗品种更优良,果子质量更好了。而且通过企业联农和电商直播等渠道,果子销路更宽,收入更有保障了”。

品牌之路

由于洛川县境内气候较温和,太阳辐射能量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优势自然条件,使得洛川正处于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的核心地带。洛川生长的苹果具有肉质细嫩致密、汁多松脆、酸甜适口等特征,洛川也成为陕西苹果主产区之一,远近闻名。

洛川县乡村振兴局介绍,目前,洛川苹果已成功出口中东、西欧等30多个国家,高端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2019年,洛川苹果品牌价值达687.27亿元,高居全国水果类榜首。

而在《重点任务》中,洛川县对苹果产业品牌营销方面要求,2022年内完成“洛川苹果”汉字商标注册,积极申请“马德里国际商标”。到2023年,完成县内企业“区域公用品牌 企业品牌”授权使用,努力打造“洛川苹果”千亿级民族品牌。

洛川县乡村振兴局表示,依托洛川紧靠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延安革命圣地的区位优势,坚持“开门办节会”与“走出去推介”相结合,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洛川县已成功举办了多届世界苹果大会和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

记者了解到,9月底闭幕的第十五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线上),通过多个平台进行直播,总计有50万余粉丝在线观看并参与互动;近300位专业采购商在线观看;累计达成苹果意向购销合同106份,共计55.3万吨;苹果产业招商引资会签约项目26个,总投资超20亿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