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三件大事与三个历史性胜利 三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

来自:前线客户端

十年来三件大事与三个历史性胜利 三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1)

十年来,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讲到我们经历的这三件大事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这三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形象,以及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幸福感。我们要从这“三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中坚定信仰、感悟力量、增强信心、团结奋斗,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作出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三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要笃定信仰不动摇,永远跟党走

是非经过不知难。“三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信心、不畏艰险、排除万难取得的巨大胜利。一百多年来,我们党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初心使命,严格遵守党的纲领,抱定崇高的信仰,坚守远大的理想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踔厉奋发,砥砺前行,虽遇波折而不挠,历经艰难而愈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功伟绩。“三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用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是中国人民可以信赖的党,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是无比正确的。要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听党的话,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经历过百年奋斗历程的革命性锻造,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更加坚强有力。新时代新征程,党正在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要坚定信仰、笃定心态、振奋精神,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三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给了我们决心和朝气,要坚定方向不偏移,永远向前走

“三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百多年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启示我们,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因为我们在这条道路上保持了强大的政治定力,坚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实现了中国之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五项重大原则,第二条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不偏移,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阔步前行,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给了我们雄心和锐气,要抱定目标不分神,永远齐步走

一百多年来,在党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儿女义无反顾地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取得了辉煌成绩。我们经历的这三件大事,每一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魄干出来的。“三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锻造了我们的钢铁筋骨,凝聚了我们的团结力量,在前行的路上给我们鼓足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雄心壮志。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号角,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目标已经明确,宏伟蓝图已经擘画,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不怕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于洋

编辑:梁齐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