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疼痛感在晚上会比较严重(为什么夜晚疼痛)

为什么疼痛感在晚上会比较严重(为什么夜晚疼痛)(1)

在所有让人体不舒服的感觉里,「痛觉」不但种类繁多,还会连累身心。

你可能发现,酸痛、痒痛、胀痛、凉痛……无论是哪种痛感,到了晚上似乎更加强烈。近日,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背后机制。

为什么疼痛感在晚上会比较严重(为什么夜晚疼痛)(2)

每年10月第三个周一为“世界镇痛日”,《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疼痛为何会在晚上加剧,并教你几招科学镇痛。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 杨立强

北京医院疼痛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赵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药事部药师 徐晓宇

一天中痛感有峰、谷值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疼痛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很多医生和患者早就注意到疼痛会在夜间加剧,但其具体机理一直是谜。

近日,美国科技类杂志《连线(Wired)》刊载法国一项新研究,揭开了疼痛在夜间加剧的奥秘。

法国里昂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人体对疼痛的感知与体内昼夜节律有关,并会出现疼痛强度高峰和低谷。痛感在凌晨3点左右最强烈,下午3点左右最轻

研究员克劳德·格朗弗博士带领团队,对12名年轻男性参试者展开持续34小时的实验研究。实验中,参试者必须在昏暗的房间里以半横卧姿势躺下至少24小时,不能睡觉、离开或起身上厕所,食物提供方式是每小时一次零食。

为确保实验不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参试者可以与研究小组聊天,但研究人员对相关时间信息一律避而不谈。

研究人员通过绑定在参试者前臂上的一个装置,每两小时测试其疼痛敏感反应情况。该装置温度会一点一点增加,直到参试者报告疼痛为止。

参试者通常会在该装置达到46℃之前停止使用该设备。研究人员还记录了该设备达到特定温度(42℃、44℃和46℃)时参试者对疼痛程度的打分。

通过每小时收集的唾液样本,评估参试者的褪黑激素变化情况,进而评估参试者的生物钟节律。

分析结果显示:平均而言,疼痛反应的周期模式为,疼痛灵敏度在凌晨3点~4点间达到峰值,而大约在12小时之后(下午3点)达到最低值。

格朗弗博士表示,这项疼痛昼夜规律的研究启发医学工作者,可以根据生物钟管理疼痛,为患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有效治疗。

4种疼痛各有发作特点

2020年,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与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

生活中,创伤、炎症、神经病变、精神因素等都会引起疼痛。按照疼痛的发生机制,可归为两类:

  • 伤害感受性疼痛:病因多是组织器官发生损伤或病变,而感觉神经传导通路良好;
  • 神经病理性疼痛:由于神经本身出现问题产生的疼痛。

从疼痛程度的分布时间来看,晚上很多病的痛感都会更强烈一些。

  • 痛风:常为夜间加重,晚上关节肿胀、疼痛加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穆荣解释说,这是因为导致关节炎症的炎性因子分泌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性,夜间炎性因子释放增多所致。
  • 心绞痛:很多心血管病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容易因呼吸不畅导致低氧血症、血压升高等,进而造成心脏缺血缺氧,加重心绞痛,特别是白天劳累后。
  •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会有“早不痛晚痛”的特征,往往早上腰痛减轻,甚至完全不痛,但是工作到中午过后即开始疼痛发作,越到傍晚越痛。

以下常见疼痛类型,每种都有发作特征:

撕裂痛

胸背突发最凶险

表现为撕裂样疼痛的疾病有很多种,如外伤后肋骨骨折、胸膜炎等,但情况最危急、临床最多见的原因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从心脏发出,沿脊柱下行,并在胸腔和腹腔内分出很多分支,向全身各处输送血液。

夹层位置会决定痛感,若夹层病变累及近端升主动脉时,表现为前胸痛;夹层位于降主动脉时,多表现为肩胛区疼痛;若疼痛出现迁移,则提示夹层进展。

对于本身具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若突然出现胸背部撕裂痛,应提高警惕。

为什么疼痛感在晚上会比较严重(为什么夜晚疼痛)(3)

电击痛

多是神经受损

神经纤维传导迅速,当其受损时,引起的疼痛多为针刺、刀割、电击样的锐痛,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更有患者表现为触摸痛等痛觉超敏的情况。

典型的神经疼痛可以分为两类:

  • 以三叉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代表,是神经本身或一级神经元(脊神经节神经元)受损,或受损后诱发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疼痛;
  • 多由神经受压,缺血缺氧,继而影响通路所致,临床多见于颈、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颈肩腰腿痛,疼痛程度受到颈腰椎活动姿势的影响。

钝痛

病因难确定

当手被针扎或刀片划伤时,人会敏锐地感到具体疼痛部位,这种痛一般称作锐痛。

钝痛则不如锐痛具体,疼痛程度略强于隐痛,常见于内脏炎症或癌性疼痛。

钝痛的特点是定位不清,一些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炎、肾炎,会造成腰部和下腹部钝痛,女性常见的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也会导致下腹部钝痛。

牵涉痛

最具迷惑性

临床上,不少患者抱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念,给了一些疾病可乘之机,临床常提到的“牵涉痛”就属此类。

一般来说,每个内脏病变时都有较固定的皮肤牵涉痛区:

  • 食管病变会导致胸口、右上肢疼痛;
  • 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往往导致肾区疼痛(腰疼);
  • 肝、胆囊疾病可引发右肩、右肩胛痛;
  • 颈椎5、6节病变时,除颈椎神经根不适外,也有颈肩、肩胛区痛。
科学止痛遵循5个原则

几乎所有疼痛患者都需要使用镇痛药,且大多数患者靠药物即可解除疼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镇痛药物的使用应当遵循以下5项原则:

1口服给药

口服用药简单方便且无创,不会造成额外伤害和疼痛,是疼痛治疗的首选用药方法。

不宜口服的病人可使用外用贴剂,但这种剂型吸收速度较慢,故多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

为什么疼痛感在晚上会比较严重(为什么夜晚疼痛)(4)

2阶梯用药

根据患者本身疼痛程度及类型,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强度的镇痛药。

  • 轻度疼痛可选对乙酰氨基酚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
  • 中度疼痛选择弱阿片类药物或低剂量的强阿片类药物,并可联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
  • 重度疼痛优先选择强阿片类药物,并可联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及其他辅助镇痛药物。

3按时、按需用药相结合

对于存在持续性基础疼痛或可以预见的疼痛,应按规定时间间隔给药,以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减少疼痛发生。

对于无法预见、突然出现的疼痛,应在疼痛发生时及时给予快速起效的镇痛药,减轻病人痛苦,防止疼痛进一步恶化。

4个体化用药

根据病人个体化差异来选择镇痛药:

  • 老年骨关节炎疼痛,应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及心血管疾病风险;
  • 肝肾功能减退严重、心血管疾病风险高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 存在骨质疏松的骨关节炎患者,除给予镇痛药外,还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5注意具体细节

在使用镇痛药物时,要密切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和身体情况,同时注意药物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有些止痛药可能会对胃、肾、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一般不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有以下情况的人,吃止痛药前务必咨询医生:

  • 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腹痛、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穿孔;
  • 有心脏病、冠心病,服用止痛药出现心慌、憋气的病人;
  • 慢性肾功能不良、严重透析、高血压、水肿;
  • 有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 有呼吸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服用吗啡类药物或者吗啡合剂时注意呼吸障碍的出现;
  • 老人服用多种止痛药,同时服用失眠药、抗抑郁抗焦虑制剂时,一定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有药物过敏史,慎重使用止痛药。

除此之外,按照疼痛的轻重缓急,有几个提醒:

  • 对于急性疼痛,尤其急腹症、剧烈疼痛、外伤性疼痛等不存在“忍”的问题,疼痛可能是危险信号。
  • 对于慢性疼痛,尤其是反复发作,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基本一致,可以忍一忍、观察一下,以前的缓解方法试一试,一般不超过一周;
  • 如果局部疼痛性质有改变、新症状出现,尤其是伴有全身症状,药物不缓解,建议尽早就诊。
  • 对于顽固性疼痛,尤其是顽固性神经源性疼痛,药物治疗效果可能不佳或需要较大剂量,功能神经外科干预就成了重要选项。▲

本期编辑:张宇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