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喝四种汤(12月后多喝3碗肉汤)

汤,是中国人日常食谱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食补养生方式之一。生病喝汤、体虚喝汤、坐月子喝汤......这也足以验证汤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冬日进补喝什么汤好呢?

冬天多喝这3碗汤,不用医生帮!

冬天喝四种汤(12月后多喝3碗肉汤)(1)

鸽肉汤

一说到冬天进补,很多人都会选择牛、羊肉。然而,牛羊肉性温,常吃或是本身体质偏热,人就容易上火。这时,不妨换成这有平补之功的 “神仙肉”——鸽子肉。中医认为,鸽子肉性平,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可以消消体内的“燥火”。唐代《食疗本草》记载:鸽子肉有滋阴壮阳、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解毒之功。

冬天喝四种汤(12月后多喝3碗肉汤)(2)

天冷吃点鸽子肉,让你气血变足,就像身上自带一个“小火炉”,手脚冰凉、怕冷、爱感冒之类的症状,都能得到改善。此外,鸽肉中优质蛋白质含量可达21~22%,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可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是构筑免疫防线的“砖瓦”,因此冬天常吃鸽子肉,还有助增强免疫力,远离风寒感冒、流感等疾病。

冬天喝四种汤(12月后多喝3碗肉汤)(3)

说了这么多鸽子肉的好处,那煲什么汤最好呢?推荐一款食疗方,有助补血,喝完让你整个冬天都暖呼呼的,女人尤其要喝!养生推荐:当归鸽子汤食材:鸽子1只,当归20克,红枣30克,姜、盐适量。做法:鸽子宰杀洗净,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把红枣、生姜、当归洗净,连同乳鸽一同放入锅中,慢火炖1个小时,放入适量调味品即可食用。

冬天喝四种汤(12月后多喝3碗肉汤)(4)

鸡汤

说到冬日补汤,那就不得不提鸡汤了!外面寒风呼啸,这时喝一碗鸡汤,暖暖胃、驱驱寒,幸福感满满。当然,想要鸡汤更滋补,光有鸡肉还不够,最好在煲汤时给它“加点料”。这样不仅能让鸡汤更鲜甜,还能达到不同的滋补效果。如加黄芪党参,可补气养血,使人精力充沛;加入香菇,提鲜又补虚;加入五指毛桃,还能益气健脾......

冬天喝四种汤(12月后多喝3碗肉汤)(5)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道特别的食疗方——养生推荐:巴戟天炖鸡食材:巴戟天10~15克,嫩鸡半只(或500克鸡肉),枸杞5克,红枣2颗,生姜数片。做法:鸡肉斩块后洗净,加姜片稍腌片刻;锅中加适量水,再放入巴戟天和鸡肉,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再加入枸杞和红枣煮1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食用。巴戟天配上同样性温滋补的鸡肉,加上枸杞、红枣,能协同补充人体的阳气,尤其是肾、脾之阳。补肾之阳,相当于是给火炉添了柴;补脾之阳,好比如给火炉轻轻扇风。热源够了,身体四肢自然也就暖了。因此,想要补肾阳的男人,不妨多喝这碗汤。

鲫鱼汤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先后介绍过了,那“水里游的”又怎么能少呢!民间素有“秋鲤冬鲫”之说。冬天的鲫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最高。李时珍也赞美冬鲫:“冬月肉厚子多,其味尤美。”且在《本草纲目》载道:“诸鱼属火,唯鲫鱼属土,故能养胃。”简单来说,冬季的鲫鱼肉肥籽多,具有和中开胃、健脾利湿、活血通络、温中下气的功效。再加上,鲫鱼性平,冬补不上火,此时食用就再合适不过了。

冬天喝四种汤(12月后多喝3碗肉汤)(6)

鲫鱼最家常的做法大概是鲫鱼豆腐汤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个不一样的食疗方——鲜鱼芋头羹。此方载于唐代孟诜所著的《食疗本草》,有强胃健脾之功,适于虚劳乏力者。老人小孩想要补脾胃,喝这汤就再合适不过了。养生推荐:鲜鱼芋头羹食材:鲫鱼500克,鲜芋头250克,胡椒、猪油、食盐各适量。做法:将处理干净的芋头块和鱼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煮至熟烂,再加入胡椒、猪油、食盐调味服食。

冬天喝四种汤(12月后多喝3碗肉汤)(7)

喝汤虽好,但在喝汤前,大家得先搞清楚这几个小问题:

2个喝汤小问题,看完再喝!

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好?

其实,饭前喝汤、饭后喝汤哪种更健康,并没有绝对的答案。一般来说,饭前饭后来一小碗清淡的汤,对身体都没什么影响。饭前喝汤,可以补充水分、滋润消化道,使食物更容易下咽。此外,它还可以减少总的食物摄入量,对体重控制有益,因此更适合有减肥需求的人。饭后喝汤,总的进食量相对会大些,蓄能也更多,因此适合想增重的人和住在寒冷地区的人。但无论是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都要注意一点:不要喝太多。

冬天喝四种汤(12月后多喝3碗肉汤)(8)

光喝汤,不吃汤渣?

很多人相信“吃肉不如喝汤”,认为营养成分都在汤中。实则不然。即使经过长时间的烹煮,肉汤中依旧只能溶解部分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脂肪、蛋白质,绝大部分营养素还保留在肉中,汤的营养远远没有肉高。因此,喝汤同时也要吃肉,才能更好地摄取其中的营养。

以上配图均来源于壹图网。

综合养生每日推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